曲阜市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 理 试 卷 2006 、10、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填入答案栏内;每题2分,共计2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
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2、在一些城市的公路旁,常见到一种监测噪声的设备,当有汽车行驶过来时,设备上
显示的数字会发生变化,这个数字的单位应该是:( )
A.HZ B.dB C.Km/h D.Km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下面记录正确的是( )
A. 260.0mm B. 260.0cm C. 260.0dm D. 260.0m
4、在城市道路上常见如图5-2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 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 乐器商店的标志
C. 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D.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5、如图5-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长方体木块的长度,方法
正确的是( )
6、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 B. 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疾病 D.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8、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9、用标准的金属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果直尺遇冷后,长度减少,那么( )
A. 测量结果比实际长度长了一些 B. 测量结果比实际长度短了一些
C. 测量结果与实际长度相同 D. 上述说法均不正确
10、陨石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D.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 分)
11、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
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
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管
内空气柱_____________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
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2、如图4-2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
13、振幅一定的发声体,人离得越近,感觉到的响度就 ;当人与发声体距离一定时,发声体的
越大,响度就越大。
14、若用刻度尺测量一把竹杆的长度为19.38dm,则这一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 ,估计值是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15、2.5Km=2.5× m=2.5×105 .
三、实验与简答。(共计20分)
16、在物理学的声学实验中,敲击音叉产生声音的实验时常都有,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敲击音叉产生的不同现象,用乐音的三要素进行解释:
(1)先对音叉轻轻敲一下,再用较大的力敲击音叉一下,这两次敲击的结果
是 不同了;
(2)先用橡胶锤对音叉轻轻敲一下,再用金属锤稍大的力敲击音叉一下,这两次敲击的结果是 不同了;
(3)取两只不同的音叉,分别敲击一下,出现了 不同,而我们能知道两只音叉发声不同,是根据 判定的.
17、写出下列情景所对应的物理知识:
(1)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 ;
(2)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到振动,这说明 ;
(3)给摩托车的发动机装上消声器.这说明 ;
(4)工人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零件.这说明 ;
18、八年级(3)班昨日下午上了一节体育活动课.这节活动课是进行100m跑的测试,体育课邹老师对全班同学的100m跑的成绩做了详细的记录后,为了分析一下学生的成绩情况,以0.5m/s为区域将学生进行分组处理,从而得到了下表:
时间/s | 11.0~11.5 | 11.6~12.0 | 12.1~12.5 | 12.6~13.0 | 13.1~13.5 | 13.6~14.0 | 14.1以上 |
人数/个 | 2 | 18 | 12 | 3 | 2 | 2 | 1 |
根据上表的数据,请画好下面的直方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 这班同学100m跑的成绩都集中
在 的时间范围内;
(2)以12.5 s为合格成绩,全班的合格率为 ;
19、请欣赏下面的一首诗并回答声学问题:
傍晚农村小河旁,姑娘独自洗衣裳.
湿衣叠放石板面,棒打衣物响四方.
小弟沿河踏歌来,见景一事费思量.
棒打衣服悄无声,棒举空中何其响.
请问在这首诗的哪几句中包含了声学道理,并分别包含了什么声学道理?
20、根据声音传播速度的关系,在下列横线上写出对应的原因:
(1)夜晚,进行侦察的侦察员为了及早发现情况,常将耳朵贴在大地上倾听远处敌人的人踏地声和车辆的轰鸣声,其原因是 的缘故
(2)夜晚,把手表放在枕头下睡觉,隔着枕头能清楚地听到手表的“嘀嗒”声,若把枕头拿掉,反而听不到这种声音,这是因为 的缘故.
(3)某人用锤了敲打一根钢管,在较长钢管的另一端往往会听到两声声响,这是因
为 的缘故
四、计算与探究题。(共计10分).
21、探究圆形光斑形成的原因.
两位同学在树荫下玩耍时发现:在地面上有许多圆形的光斑,同时也能见到一些非圆形的光斑。
(1)对此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写出你的猜想和假设:
(3)请你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探究你的猜想.
22、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上都装有声呐.如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在考察时发出声音0.8s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2、B ,3 、A,4、D,5、D,6、D,7、D,8、D,9、A,10、D
二、填空题
11、振动,音调
12 、2。80
13、越大, 振幅
14、19.3dm,0.08dm,1cm
15、103,cm
三、实验与简答。
16、(1)、响度
(2) 音调
(3) 声音、音色
17、(1)、液体可以传声
(2)、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3)、噪声的减弱
(4)、声音具有能量
18 、(1) 、11。6-12。5s
(2) 、80%
19、略
20 、(1)、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快
(2)、固体可以传声
(3)、声音在钢管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快
四、计算与探究
21、(1 )、光斑是怎样形成的?
(2)、可能是太阳的像。
22 、已知:v=1500m/s t=0.8s
求:s
解:s=1/2(v/t)
=1500m/s *0.8/2
=6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