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物理试卷 -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4-5-11 0:27:26下载本试卷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00分 90分钟)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     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一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图1所示的现象,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__发声的,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中传播。

2.     绿化城市,不仅可以减弱_____________的传播,而且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

3.     2002年,“5·7”空难发生后,搜救人员在位于大连港外侧的海上,运用声呐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MD--82飞机残骸,实际上这是利用__________来测距定位,同时也说明了     可以传播声音。

4.     一部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爆炸的火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明在教室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玲,正是“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来判断的。小玲说话“声音洪亮”,是她说话声音的__________大。    

6.     如图2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则__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___是折射光线。

7.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                          (写出两点)

图5

 
8. 唐老鸭站在平面镜前3m处,它在镜中看见自己的像,它到它的  

像的距离为   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5所示,这时它    (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9.李明同学用蓝色墨水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些字,他在只有红色灯光的暗室里,看到的纸是       色,看到的字是      色。

10.古代钱币中间有一方孔。把古钱放在太阳光下,当古钱离地面比较近时,在地面上可以看到一个方形的光斑,这个现象可以用            原理来解释;当古钱离地面比较远时,在地面上可以看到一个圆形的光斑,这个现象可以用                         

原理来解释。

11.晚上,洗衣机没有放稳,产生烦人的振动噪声,解决方法:

(1)调节洗衣机的脚旋钮,使其平稳着地,这是用          的方法减弱噪声。

(2)把放置洗衣机的卫生间门窗关上,这是用            的方法减弱噪声。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使二胡发出不同的声调            B. 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 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13.“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站在岸上的人通过平静的水面能看到“姑苏家”在水中的倒影,该“倒影”是(   )

A. 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B.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

C.光的反射所成的实像  D.光的折射所成的实像

14.有人用照相机对着平面镜拍照,想摄出平面镜内的人物,结果(  )

A.    他不会成功,因为平面镜里成的是虚像

B.    他能摄出平面镜里的人物,而且和照相机直接对着人物拍摄没有区别

C.    他能摄出平面镜里的人物,但照片的左右与实际相反

D.   他能摄出平面镜里的人物,但照片的上下、左右都与实际相反

15.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声音太大

B. 声音太小

C. 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最大频率

D. 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最小频率

16.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17.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6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和原来比较。将(  )

A. 减小90°        B. 减小30°        C. 减小45°        D. 减小15°

18. 这张试卷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

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仅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能靠一切物质传播,且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一般比液体快

B.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但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一定相同

C.凡是人听不到的声音都是频率很低的声音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20. 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为声音向我们传递着很多信息,一位有经验的锅炉工发现,向瓶里灌开水,开始时,水的落差大,瓶里空气多,发出大声的并且低沉的“咚咚”声,水将满时情况相反,发出微弱的并且尖细的“吱吱”声,则该工人判断灌水多少的依据是:(  )

A、音色    B、音色和音调    C、响度     D、响度和音调

21. 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三、实验题:(22题4分,23题4分,24题13分,25题12分,共33分)

22.(操作性实验)如图4所示,一条入射光线从空气斜射向鱼缸中的水面,折射光线进入鱼眼(已画出)。请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明入射角。  

23.(设计性实验)小明要通过竖直井道把太阳光射到地铁车站A,需要纳降器材,请在图7中画出光路图。

  

24.(探究性实验)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4)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

(5)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25.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本中所涉及的探究实验中,有些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中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0.89

C

60

1.02

D

80

0.76

E

1.02

F

100

0.76

G

80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四、阅读与思考:(26题4分,27题11分,共15分)

26.图9的漫画说明了什么?

27.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

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像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的清清楚楚。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得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1) 从文中找出一个有关光学方面物理知识的句子填入横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有一处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在错误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3) 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或危害的实例: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光的折射现象生活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请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振动;空气   2. 噪声;大气污染   3.回声 水   4. ①声音比光速快;②声音在真空中传播       5. 音色;响度    6. ODOB   7物体振动发声,空气可以传声

8、6,能  9、红,黑  10、光的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 11、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二、选择题: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A

A

C

C

B

B

C

A

D

C

三、实验题:

22. 解:如图4所示。      23.

                      

i

 

24.(1)到平面镜距离之间(1分)  (2)大小之间(1分)

(3)便于找到像的位置(1分)  (4)不能  虚(各1分)

(5)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体和像大小相等,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的虚像(3分)

25. (1) A B C    A D  F   80  1.02

(2)取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的同种材料做实验  控制变量法

四、阅读与思考:

26. 解:由于光的折射使池水看看起来变浅了,图中的老人没有意识到光现象造成的这种假象,而盲目跳入水中遇到危险,现实生活中一定要实际调查才能作出判断。

27. 解:(1)玻璃幕墙的反光使她苦不堪言

    (2)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作用是相当可观的。

    (3)造成火灾隐患(或危害居民身体健康、暴露生活隐私等)。

    (4)建议对城市使用玻璃幕墙的范围、设计、制作和安装制订统一技术标准(或限制使用玻璃幕墙等)。

(5)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可以是如此情景:看不到海市蜃楼奇观了;筷子的一部分放入水中不发生弯折了;看不到美丽的彩虹了;星星不再是一眨一眨的了;眼镜起不到矫正视力的作用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