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物理试卷 -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初三物理单元过关质量检测题

2014-5-11 0:27:15下载本试卷

初三物理单元过关质量检测题

第四章 热现象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温度是反映物体      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如图4—1所示是测某温度时,部分温度计的示意图,液面稳定在如图所示位置。则所测温度应为   ℃,读作        


3.图4—2所示是两种物质熔化或凝固的图线。由图线可知:属于晶体物质的是    (选填“甲”、“乙”,下同);处于熔化过程的物质是  

文本框: 图4—1

文本框: 图4—2

4.人从游泳池内上岸后,被风一吹会感到冷得发抖,其原因是          

5.常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利用       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后装入钢瓶内。白炽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这是由于灯丝发生了    的缘故。

文本框: 物质	沸点/℃
煤油	150
酒精	78
水银	357
水	100

6.如图4—3中,甲烧杯内盛有水,乙试管内盛有表格内所列出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试管中的液体也发生了沸腾,则试管中装的液体是   

文本框: 图4—3

7.浴室内有人在使用时,墙上的镜子会变得模糊不清,浴室使用后过一会儿,镜子又重新变得光亮照人,其原因是      在镜面上先后发生了        现象。

8.蒸发和沸腾都是属于汽化现象,请指出两者主要区别(写两条):(1)       ;(2)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给体温计消毒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       B.用自来水加以冲洗晾干

C.用酒精灯的火焰直接加以烘烤   D.用酒精棉球加以擦抹

10.0℃时的水,其状态是(  )

A.一定是冰  B.一定是冰水混合物   C.一定是水   D.三种情况都可能

11.某学生在用温度计测水温时,下述做法中错误的是(  )。

A.把温度计放入水中,过一会儿再读数    B.温度计浸入水中不要与杯底、壁相碰

C.读数时将温度计取出到亮处读数      D.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12.用电烙铁对断开的线路用焊锡进行焊接,在此过程中焊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先熔化后凝固   C.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13.夏天吹电风扇时,人会感到很凉爽,其原因是(  )。

A.风把空气中的温度吹低了     B.风把人身上的热气吹掉了

C.电风扇吹出的风的温度较低    D.风加快人身上汗水蒸发有吸热效应

14.两位同学在同一个实验室做“水沸点测定”的实验,结果并不相等。下述原因中不可能的是(  )。

A.两人使用的温度计不标准  B.两人使用的酒精灯火焰有大小

C.两人测试的水质不一样   D.两人测试时温度计液泡碰到杯低或杯壁

15.在冷饮水杯中加入冰块后不久,杯的外壁就会出现水珠,其原因是(  )。

A.杯中冷饮水渗出了杯壁       B.杯中的冰块熔化成水溢出杯外

C.杯周围空气遇冷液化吸附在杯壁   D.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

16.有碘的小烧瓶,在酒精灯上加热时,碘消失了,变成紫色碘蒸气;停止加热后,碘蒸气又消失了,烧瓶壁上出现碘粉末。这个过程说明(  )。

A.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B.升华要放热,凝华要吸热

C.升华、凝华都要吸热     D.升华、凝华都要放热

17.实验室要制造低温环境,但又要干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实验室内放置大量冰块    B.用喷雾方法加快蒸发来降温

C.用干冰升华方法制造低温   D.用大功率的电扇吹风散热降温

18.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放热时,温度可能不变

C.晶体物质吸热时,温度一定不变   D.液体变为气体时,温度一定升高

三.作图题(每图4分,共8分)


19.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A、B。B的液泡上包扎有一团沾酒精的棉花。温度计A的管内液柱位置如图4-4(A)所示。则在图4-4(B)温度计中,画出液柱大致位置(把中间有液体的部分涂黑)

文本框: 图4—5

20.某同学在实验室做“水的沸腾实验”,他使用的水的初温为90℃,在加热过程中,记录了表格中的数据:

加热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水的初温/℃

94

96

98

100

102

102

102

102

请按表格所记录的实验测量温度,在图4—5的温度~加热时间坐标中,把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图线画出来。

四.实验与设计题(第21、22、26题各6分,第23、25题各3分,第24题8分,共32分)

21.某学生在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时,共设计了如下步骤:

a、记下估测的水温t

b、将温度计浸没入待测热水中(温度计的液泡不与容器底、壁相碰)

c、记下温度计实测的水温t /

d、用手试摸一下水温,选用温度计

e、按温度计正确读数方法读数

f、比较t和t /值的差别,形成对温度的初步认识

请按正确的实验步骤排列(用序号字母)             。                 

文本框: 图4—6

22. 某学生在练习温度计测水温时,操作及读数情况如图4—6(A)、(B)所示。其中有三处错误是:(1)             ;(2)                 ;(3)                

23.用实验室温度计来测定一瓶砂糖的温度时,下列各措施中可行的是(  )

A.用力将温度计插入砂糖中 

B.直接将温度计放置在砂糖表面

C.用一根细棒将砂糖掏一个小口,再插入温度计,最后将砂糖掩埋压紧

D.上述三种方法都可行

24.某学生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可以观察到:水未沸腾前,水下小气泡上升途中逐渐    ,至水面前就    ;在水沸腾时,水下小气泡上升途中逐渐    ,至水面后就     ,将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中。此时酒精灯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    。若移开酒精灯,尽管温度计显示温度尚未下降,但    立即停止,这现象说明了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液体必须       且还要    

25.某同学用一个酒精灯加热水,先后做了二次“研究水的沸腾”实验,分别画出如图4—7所示的a、b两条图线,实验数据及绘图都是正确的。试分析一下,为什么两次图线有差异,其原因是什么?

文本框: 图4—7

26.某中学“STS”小组,在学习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后,想设计一个“空气流通对蒸发快慢的影响”实验。请你帮助一下。(写出实验的主要过程及结论)


答案

1、冷热程度 液体的热胀冷缩  2、-8 零下8摄氏度  3、乙 甲  4、风加快人身上水的蒸发吸热制冷效果显著  5、压缩体积 升华  6、酒精  7、水蒸气 液化 汽化

8、条件、程度或部位中的任意两点 

9、D  10、D  11、C  12、B  13、D  14、B  15、D  16、A  17、C  18、B

19~20、略  21、d a b e c f  22、(1)液泡碰壁;(2)离开水读数;(3)视线与液柱上表面不相平  23、C  24、变小 消失 变大 破裂 不变 沸腾 达到沸点 加热  25、容器不同或水量不同  26、设计上只要注意温度、蒸发面积条件相同而空气流通程度不同就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