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秋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分 |
得分 |
说明:
1、试卷共3页。
2、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30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速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
2、某同学测量课本的厚度为6.4毫米,课本一共是200页,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__,每张纸的厚度是____________毫米。
3、如图1所示,由温度计的读数可知,房间的温度是 。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到这个房间里,冰 (“能”或“不能”)继续熔化。
4、如图2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米。
5、在纸片、塑料片、薄木片、薄铁片中,磁场不能穿过的物体是 。因此,要想保证录音磁带不会被外界强磁场磁化,最好用 制成的盒子存放磁带。
6、根据下列现象填上物态变化的名称:
水烧开时会看到壶嘴冒出白气,这是 现象,冰粒在阳光下化成了水,这是 现象,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这是 现象;放在厨中的卫生丸变小,这是 现象。
7、站在水面平静的小河边,既可以看到水中映出蓝天白云,也可以看到水中的鱼,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后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
8、一块1厘米厚的铁板质量是3.16千克,它的面积是_______厘米2 (铁的密度是 7.9×103 千克/米3)。 0.1米3的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__千克(冰的密度是0.9×103千克/米3)。
9、一个轮子的半径为25厘米,绕学校跑道滚一周,轮子转了255转,校道的周长是_________米。
10、我们常观察到月亮从乌云里穿过,这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若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乌云是运动的。
11、朱敏同学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砝码已经磨损,则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较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12、一间长4米,宽4米,高3米的房间内空气的质量和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人比较,是______________质量较大。(空气的密度是1.29千克/米3)
13、《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 和 。
14、小明以1米/秒的速度正对平面镜走去,镜中的像向小明走来的速度是 米/秒。
15、如图3所示,玻璃砖下放了一把刻度尺,透过玻璃砖看到的现象是: ,这是由于光的 产生的。
16、如图4所示,是人眼睛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晶状体相当于 的作用,其作用是使被观察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 (“正立”或“倒立”)缩小实像。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42分)
题号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答案 | |||||||
题号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17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B、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
C、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18、用体温计先测得甲的体温为380C,若此体温计没有甩过就用它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50C和38.50C,那么在测量乙和丙的体温时,该体温计的读数应是:
A、37.50C和38.50C; B、380C和38.50C;
C、37.50C和380C; D、38.50C和38.50C。
19、将钢棒甲接近钢棒乙,乙自动接近甲,由此可以判断:
A、甲肯定具有磁性; B、乙肯定具有磁性;
C、两钢棒中至少有一根有磁性; D、两钢棒都没有磁性。
20、烛焰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若用硬纸片盖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将:
A、只剩下半部分; B、完全消失;
C、只剩上半部分; D、仍然完整。
21、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
22、晒粮食时,将粮食摊开来晒效果较好,这是由于:
A、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的温度有关;
B、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表面积有关;
C、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的体积有关;
D、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23、在实验室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以下实际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操作步骤是: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后的烧杯质量。
24、下列现象中,与其他现象形成原因不同的一个物理现象是:
A、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了
B、古诗“池水映明月”
C、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D、观赏水中的金鱼
25、俗语说“雪后寒”,是指下雪时不冷,化雪时冷,这是因为
A、下雪后冷空气来得更多
B、下雪后要结冰,吸收大量的热,气温下降
C、化雪时要吸收热量,气温下降
D、这只是人的一种错觉,没有什么道理
26、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在公路或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
C、在耳孔中塞上一团棉花
D、关闭所有的电源
27、运动会上某运动员百米赛的成绩为10秒。市内公交车正以30千米/时的速度运行,非洲草原上的羚羊正以20米/秒的速度奔跑,则这三者的速度从快到慢的排列顺序为:
A、公交车、运动员、羚羊 B、羚羊、运动员、公交车
C、运动员、羚羊、公交车 D、公交车、羚羊、运动员
28、用了多年的铅球,其表面磨损了一些,未发生变化的是铅球的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表面积
29、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沸腾的水滔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木柴。应用你所学的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30、纵贯我县境内的沿海高速公路正在紧张建设中,已知我县南北长约30公里,那么请你估计一下,这条高速公路建成后,一辆普通轿车正常行驶经过我县境内所需时间约为:
A、10分钟 B、20分钟
C、40分钟 D、60分钟
三、作图题:(每图2分,计4分)
31、如图5所示,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判断磁铁的N、S极,并画出磁铁周围磁感线。
![]() |
32、完成图6光路图。
![]() |
四、实验题:(每空1分,36题4分,计14分)
33、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如果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为98℃,则当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对正在沸腾的水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4、王兰同学准备用如图7所示的天平测量一把小锁的质量,那么她首先应 ,然后调节 ,使天平平衡。如在测量中发现指针向右偏,应 。当横梁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示数和游码位置如图8所示,该物体的质量是uuuuuuuu克。
35.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移动凸透镜,在地上得到一个亮点,并用刻度尺测出亮点到凸透镜的距离,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应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整 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__________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蜡烛的像成在__________。
36、现有一个空的饮料瓶,请你利用给定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测出一饮料瓶空气的质量。器材只有一架调好的天平和砝码、各种物质的密度表以及水。(把你的办法和算式写出来)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37、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6厘米长的导火索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厘米/秒,点火者点着导火索以后,以5米/秒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500米远的安全地区?
38、某公园要铸造一尊铜像,先用木材制成一尊跟铜像大小一样的模型,测得模型的质量为63千克,问需多少千克铜才能铸成此铜像?(ρ木=0.7×103千克/米3,ρ铜=8.9×103千克/米3)
初二物理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千克 米/秒 2、1mm 0.64 3、-4℃ 不能
4、0.0235 5.薄铁片 铁 6、液化、熔化、凝固、升华
7、反射、折射 8、400、90 9、400(约)
10、乌云、月亮 11、偏大 12、空气
13、风、马、河水 14、2m/s 15、尺变弯曲(现象表述正确均给分)、折射 16、凸透镜、倒立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42分)
题号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答案 | C | B | C | D | A | B | A |
题号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B | C | D | B | C | C | B |
三、作图题:
31.32题(略)
四、实验题:
33、98℃、不变
34、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零点,平衡螺母,减少砝码或将游码向左移,37.4
35、测量凸透镜焦距、凸透镜和光屏、烛焰、光屏中间
36、(1)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1。
(2)将瓶子装满水,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2。
(3)计算出瓶子容积V=(m2m1-m1)/ρ水
(4)则一瓶空气质量为m=ρ空气V
五、计算题:
37、t=120秒
S=600米
38、V=0.09米3
m=801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