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单元试题6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在岸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__________ (填“深”或“浅”),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造成的。凸透镜对光线起______________作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作放大镜,物体离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应__________10cm。(填“小于”或“大于”)
2.用照相机照像时,被拍摄的物体应位于镜头__________的位置,而使用放大镜时,被观察物应放在放大镜__________的位置。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距凸透镜15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cm。清晨,草地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__________镜功能的结果,形成了__________像.
3.图1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反射角是__________ 度;折射角是__________
度。图2是光在空气和某介质之间传播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示意图。已知∠2=∠4=∠5=30°,则__________是入射光线,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度。
4.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放好仪器、点燃蜡烛后,调整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摄影师在给某班照集体像后,又给一名同学照半身像。那么,应_____
(减小或增大)照相机镜头和这个同学的距离。
|
1.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2.用照相机拍照,胶片上得到的是被拍摄物体的:(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3.下列关于四种光学仪器成像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下图3所示的四种光学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
5.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B.人站在湖边看到湖水中的鱼
C.黑板某部分“反光”,看不清上面的字 D.夜晚,在路灯下出现人的影子
6.物体通过下列光学器件可以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是:(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平面镜
7.如图4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这时的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若把水槽的左端稍垫高一些,待水面重新恢复平静时,反射角是βl,折射角是γ1,那么( )
A.β1<βγ1<γ B.β1=βγl=γC.β1<βγ1>γ D.β1>β γl>γ
8.A1B1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成的像,图5所示的情景中正确的是 ( )
|


|
9.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10.关于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景物在照相机内所成的像是实像 B.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所成的实像
C.凸透镜成虚像时,像不—定比物大 D.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一定比物大
11.某同学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蜡烛点燃后放在距凸透镜15cm的地方,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当他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7cm处后 ( )
A.移动光屏,仍然可以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看不到烛焰的像D.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12.一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在水面上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此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夹角的大小一定: ( )
A.小于30° B.大于30°小于60° C.大于60°小于120° D.大于120°小于150°
13.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10cm B.8cm C.6cm D.4cm
14.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 )
A.放大的 B.缩小的 C.等大的 D.无法判断
15.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焦点5cm处,所成的像一定是 ( )
A.正立的 B.倒立的 C.放大的 D.虚像
16.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17.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镝前10cm处,所成的是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18.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6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
A.使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使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使烛焰位于a点时,成缩小的实像 D.使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
1.根据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7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2.在图8中画出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再从三棱镜射出的大致光路图。
3.如图9所示则从水中的A点射向空气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要求光线的传播方向大致合理
4.图10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的一条反射光线,请你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和折射角。
![]() | |||
![]() | |||
四、实验题(2分)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11所示,由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是 。利用凸透镜的这一原理可制成 。
|
|


初二物理第六章试题答案:
一、1、浅;折射;会聚;小于 2、大于2倍焦距;小于焦距;7.5;放大镜;虚
3、50;30;OE;60 4、光屏和凸透镜;减小
二、1、C 2、D 3、AD 4、B 5、B 6、B 7、B 8、C 9、B 10、A
11、C 12、D 13、C 14、A 15、C 16、AC 17、B 18、D
三、
![]() | ![]() | ||
![]() |
四、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