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试卷2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
1、 “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行”字,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轴 B天空 C地球表面 D太阳
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汽车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B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反比
C小车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D小车的路程与小车的时间成正比
3、比较下列运动速度,最小的是( )
A6m/s B18km/s C180m/min D400cm/s
4、在桌子的一边敲击,另一边能听到几声( )
A两次响声 B三次响声 C四次响声 D一次响声
5、音乐会上男低音歌手放声高歌,为他轻声伴奏的是一位女高音歌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男歌手音调高,响度大,女歌手音调低响度小
B男歌手音调高,响度小,女歌手音调低响度大
C男歌手音调低,响度大,女歌手音调高响度小
D男歌手音调低,响度小,女歌手音调高响度大
6、某同学以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他看到镜中的像的速度是( )
A0.5m/s B1m/s C2m/s .D0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开物体,力可以单独存在
B物体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C在地球上和月亮上同一物体重力相等
D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力的作用
8、自行车把套上作出凹凸花纹的原因( )
A外观好看 B冬天不至于太冰冷
C减小摩擦 D增大摩擦
9、对于下列现象⑴用放大镜看东西⑵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⑶太阳灶烧水⑷水中筷子变弯了,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班级在照集体照,但同学太多,需要重新调节,则应怎样去做( )
A照相机靠近人群 B照相机远离人群
C使胶片靠近镜头,同时照相机远离人群
D使胶片远离镜头,同时照相机靠近人群
11、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当物体在最高点时,突然地球失去引力,则物体将( )
A继续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B向下运动 C静止 D不知道
12、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则物体( )
A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一定匀速上升
C一定匀速下降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32分)
1、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25×10mm=___________cm 3000s=__________h
7.2km/h=_____________m/s 6T=___________g
2、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而产生。重重地敲一下鼓目的是为了_________,拉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目的是_____________,有人说有月球上说法还不如打哑语,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运动的车上,相对于司机,车子是______________,相对于路旁的树,车子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
4、 土地改革中,工作人员在给某一农户分田时,皮卷尺拉的太紧,问该农户是( )(选填“占便宜”或“吃亏”)
5、 蝴蝶在空中飞行时悄无声息,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________发出的是________,人耳听不到。
6、 木工师傅在刨木料时,总是一手提起一端,然后闭上一眼,用另一只眼睛看一下木料是否平的,他这样做运用了什么样的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小孔成的像能呈现在光屏上,因而是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7、 城市居民在防盗门上安装的猫眼实际上是一个_________镜,汽车驾驶室旁边的观后镜是一个__________镜。
8、 用力拉某一物体,当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不同时,其效果便不一样。
9、 物体在桌面上,则压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支持力的实力物体是________由此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与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力是_____________
10、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是30,则反射角是________,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_.
11、 线运动的汽车,突然刹车,则剩向________(选填“前”或“后”)倾倒,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12、重力常数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质量为50他的重力是______________其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与识图(每题2分,共6分)
1、 如下图所示,画出在斜边上物体的重的示意图.
.
2、 下图为三基色的示意图,则区域1应标____色,区域2应标_____色。
![]() |
3、 完成下列光路图:
![]() | |||
![]() | |||
四、实验题(16分)
1、 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同一滑块,分别从同一高度沿着斜面自行滑下,然后滑块在三种不同的材料的平面上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不同的位置。则:
⑴让滑块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是为了使滑块在三种不同的材料的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相同,使实验的起始条件相同;
⑵使用三种不同的材料的平面是为了让滑块运动时受到的不同,而力是改变物体的原因,从而是滑块运动的距离不同;
⑶滑块在不同的材料的平面上前进的距离不同,说明阻力大时,前进的距离短,阻力小时,前进的距离长,因此推理出,当滑块不受阻力时,应沿着光滑的水平面永远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⑷滑块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时,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永远保持状态不变。
⑸从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⑹结论(填“能”或“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2、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 提供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具座、刻度尺,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还缺的器材是。
(2) 如果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缩小的实象时,说明此时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在,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象,蜡烛应向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方向移动。
五、计算题(10分)
1、 二00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印尼海域发生了里氏8.9级地震。地震时沿地表附近传播的次声波有两种,波速分别是9.1和3.7。此次地震的两种波到达某地震监测站的时间差是12,求地震的震源距这个监测站有多远?(5分)
2、 一个木香,放在水平地面上,用220的水平拉力恰能将它匀速拖动。现在两个人同时拖他,一个力的拉力为400,方向向南;另一个人的拉力为260,方向向北,木箱能被拖动么?只让一个人拖,木箱能被拖动吗?(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