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物理试卷 -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初二物理月考测试题

2014-5-11 0:27:16下载本试卷

文本框: 学校:	班级:	姓名: 
初二物理月考测试题

A卷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1.    声音的发声靠的是物体的               停止,声音也停止,发声的物体叫       

2.    以同样的入射角斜射到平面镜某一点的光线的反射光线有     条,斜射到平面镜某一点的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有      条。

3.    “湖静映彩霞”和“潭清疑水浅”分别叙述了两种现象,前句说的是光的      ,与    镜相似;后者说的是光的       ,“疑水浅”的意思是站在湖边向湖底看,觉得湖底比实际的      些。

4.    下面列出一些物理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有        ,光的折射有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有       。①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②阳光下树林的影子;③小孔成像;④平面镜中的像;⑤放大镜中的像;⑥太阳照射树叶,在地面上出现的光斑。

5.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6.    在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中,对光有反射作用的有:           ,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有: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有           

7.    如图所示,MN是空气与玻璃的分界线,PQ为法线,根据图示,MN下放的物质是         ,折射角是           ,反射角是        

8.    一个人在竖直的平面镜前以4.5m/s的速度离开平面镜,则他的像对人的速度为   m/s

9.    如果眼球的         ,或者晶状体的       ,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        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      ,造成近视眼。

10. 我们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为            ,在柏油、松香、明矾、玻璃中,属于晶体的是             。

11. 火箭在大气中飞行的时候,它的头部跟空气磨擦生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头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       并且汽化,在这两种物态变化中都要            ,使火箭头部不致过高。

12. 炎热的夏天,发现中暑患者后,常把患者扶至通风处,并且在患者身上擦上酒精。这里用的主要物理方法是①              ;②               

13. 物体的         用温度表示,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制成的。

14. 在大容器A和小容器B内都盛有水,在容器A底部加热使A内水沸腾,继续加热,容器B内水的温度     达到沸点,    沸腾。(填“能”或“不能”)

15. 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冰不再熔化,这是因为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15分)

1.    某地某日的最低气温是-4℃,最高气温是9℃,这天的最大气温是(   )

A.5℃            B.-13℃

C.9℃            D.13℃

2.    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   )

A. 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

3.    将盛有碎冰块的试管插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并对烧杯加热,使烧杯里的冰熔化,当烧杯里的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里的冰块(   )

A.熔化一半

B.全部熔化

C.不熔化

D.无法判定

4.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声音是由声源向四处传播的

B.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C.    乐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情舒畅,嗓音是机械发出的声音,有害人体健康

D.    医生用的听诊器是利用“声音沿管子传播,就更加集中,响度减小的更慢”的原理制成的

5.    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这个凸透镜50cm处逐渐移到距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物体通过透镜所成的像的变化是(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没有一般温度计时,可以用体温计测沸水的温度

B.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容器底部充分接触

C.   应当把温度计从水中取出来读数

D.   文本框: 学校:	班级:	姓名: 
以上说法都不对

7.    一束光线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  )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一定是发散光束

D.以上都不对

8.    某人看到对岸钟楼的钟面在水中的“倒影”,如图所示,当时所指的时刻是(  )

A.12∶05

B.11∶55

C.6∶35

D.5∶25

9.    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像能用光屏得到,虚像则不能

B.   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无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则相反

C.   由光的反射成虚像,折射成实像

D.   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

10. 0℃的水与0℃冰的冰相比较(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0℃的水比0℃的冰冷

C.0℃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

D.无法比较

11. 关于熔化和凝固,正确的说法是(   )

A.   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B.   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温度降低

C.   固体都有一定熔点

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12.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A.凝固

B.沸腾

C.熔化

D.凝华

13.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稍后沸腾

B.同时沸腾

C.温度总低于锅内水温,故不会沸腾

D.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14. 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原因是(   )

A.   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

B.   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

C.   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

D.   水蒸气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

15. 关于液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降温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

B.   压缩体积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

C.   液化过程是个吸热过程

D.   液化过程是个放热过程

16. 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60℃的水正在沸腾中

B.   用纸盒装水,放在火上加热,可将盒中的水烧开

C.   液体吸热后,温度不断升高

D.   -1℃的冰放在的0℃水中,逐渐熔化

三、       作图题。(10分)

1.    图1中,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请完成光路。

2.    图2中,OB是一条反射光线,O是镜面上一点,入射光线水平向右,试做出平面镜的位置。

3.    作出图3中物体AB在平面镜所成的像。

4.    图4中,一条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传播方向改变60°,试做出平面镜及反射光线。

四、       简答题。(共8分)

1.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请从物理角度分析这句话的正确含义。

文本框: 学校:	班级:	姓名:


2.请根据蒸发致冷的道理,设计一个保存食物的方法或装置。

五、       实验题。(共8分)

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温度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在5min后,水开始沸腾,此时,温度为97℃,之后又记录了4min,结果发现温度还是97℃,则此水的沸点是    

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E五点,如图所示,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图标为焦距)则:(1)把蜡烛放在  点时,光屏上的实像最大,放在  点,实像最小。(2)把蜡烛放在  时,在与物体同侧成正立、放大的像。

六、       计算题。(6分)

下面是一道数学题,同时也可以用物理方法来求解。

小刚同学家住山区,他每天早晨起来,到村边的河里挑水给军属张大妈送去,小刚家、张大妈家与河岸的距离如图所示。则小刚应该怎样走路径最短?最短路径长多少米?

文本框: 学校:	班级:	姓名: 
初二物理月考测试题

B卷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1.    “湖静映彩霞”和“潭清疑水浅”分别叙述了两种现象,前句说的是光的     ,与平面镜相似;后者说的是光的       ,“疑水浅”的意思是站在湖边向湖底看,觉得湖底比实际的       些。

2.    以同样的入射角斜射到平面镜某一点的光线的反射光线有     条,斜射到平面镜某一点的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有       条。

3.    声音的发声靠的是物体的              停止,声音也停止,发声的物体叫       

4.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5.    下面列出一些物理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有         ,光的折射有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有         。①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②阳光下树林的影子;③小孔成像;④平面镜中的像;⑤放大镜中的像;⑥太阳照射树叶,在地面上出现的光斑。

6.    在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中,对光有反射作用的有:        ,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有: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有               

7.    如图所示,MN是空气与玻璃的分界线,PQ为法线,根据图示,MN下放的物质是         ,折射角是          ,反射角是        

8.    一个人在竖直的平面镜前以4.5m/s的速度离开平面镜,则他的像对人的速度为     m/s

9.    我们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为             ,在柏油、松香、明矾、玻璃中,属于晶体的是            。

10. 如果眼球的         ,或者晶状体的        ,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        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         ,造成近视眼。

11. 炎热的夏天,发现中暑患者后,常把患者扶至通风处,并且在患者身上擦上酒精。这里用的主要物理方法是①              ;②                

12. 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冰不再熔化,这是因为        

13. 物体的        用温度表示,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制成的。

14. 在大容器A和小容器B内都盛有水,在容器A底部加热使A内水沸腾,继续加热,容器B内水的温度      达到沸点,    沸腾。(填“能”或“不能”)

15. 火箭在大气中飞行的时候,它的头部跟空气磨擦生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头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      并且汽化,在这两种物态变化中都要       ,使火箭头部不致过高。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15分)

1.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声音是由声源向四处传播的

B.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C.    乐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情舒畅,嗓音是机械发出的声音,有害人体健康

D.    医生用的听诊器是利用“声音沿管子传播,就更加集中,响度减小的更慢”的原理制成的

2.    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   )

A. 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

3.    一束光线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  )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一定是发散光束

D.以上都不对

4.    将盛有碎冰块的试管插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并对烧杯加热,使烧杯里的冰熔化,当烧杯里的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里的冰块(   )

A.熔化一半

B.全部熔化

C.不熔化

D.无法判定

5.    某地某日的最低气温是-4℃,最高气温是9℃,这天的最大气温是(   )

A.5℃

B.-13℃

C.9℃

D.13℃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没有一般温度计时,可以用体温计测沸水的温度

B.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容器底部充分接触

C. 文本框: 学校:	班级:	姓名: 
应当把温度计从水中取出来读数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7.    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这个凸透镜50cm处逐渐移到距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物体通过透镜所成的像的变化是(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8.     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像能用光屏得到,虚像则不能

B. 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无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则相反

C. 由光的反射成虚像,折射成实像

D. 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

9.     某人看到对岸钟楼的钟面在水中的“倒影”,如图所示,当时所指的时刻是(  )

A.12∶05

B.11∶55

C.6∶35

D.5∶25

10.   0℃的水与0℃冰的冰相比较(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0℃的水比0℃的冰冷

C.0℃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

D.无法比较

11.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A.凝固

B.沸腾

C.熔化

D.凝华

12.   关于熔化和凝固,正确的说法是(   )

A. 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B. 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温度降低

C. 固体都有一定熔点

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13.   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原因是(   )

A. 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

B. 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

C. 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

D.   水蒸气把地面的热到了人的身上

14.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稍后沸腾

B.同时沸腾

C.温度总低于锅内水温,故不会沸腾

D.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15.   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60℃的水正在沸腾中

B. 用纸盒装水,放在火上加热,可将盒中的水烧开

C. 液体吸热后,温度不断升高

D. -1℃的冰放在的0℃水中,逐渐熔化

16.   关于液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降温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

B. 压缩体积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

C. 液化过程是个吸热过程

D. 液化过程是个放热过程

三、       简答题。(共8分)

1.请根据蒸发致冷的道理,设计一个保存食物的方法或装置。

2.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请从物理角度分析这句话的正确含义。

四、       文本框: 学校:	班级:	姓名: 
作图题。(10分)

1.     图1中,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请完成光路。

2.     图2中,OB是一条反射光线,O是镜面上一点,入射光线水平向右,试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3.     作出图3中物体AB在平面镜所成的像。

4.     图4中,一条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原形传播方向改变60°,试作出平面镜及反射光线。

五、       计算题。(6分)

下面是一道数学题,同时也可以用物理方法来求解。

小刚同学家住山区,他每天早晨起来,到村边的河里挑水给军属张大妈送去,小刚家、张大妈家与河岸的距离如图所示。则小刚应该怎样走路径最短?最短路径长多少米?

六、       实验题。(共8分)

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温度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在5min后,水开始沸腾,此时,温度为97℃,之后又记录了4min,结果发现温度还是97℃,则此水的沸点是    

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E五点,如图所示,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图标为焦距)则:(1)把蜡烛放在  点时,光屏上的实像最大,放在  点,实像最小。(2)把蜡烛放在  时,在与物体同侧成正立、放大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