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物理试卷 -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初三物理单元过关质量检测题8

2014-5-11 0:27:16下载本试卷

初三物理单元过关质量检测题8

第十三章 简单机械   南湖二中:韩祥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一定是    杠杆,例如           

2.AB是一根质量不计的杠杆,支点O。已知:AB长1.2m,两端分别挂上重物GA=300N,GB=180N,如图13—1所示,则支点O离A的距离为    m。


3.在图13—2所示各个图中,物G重都为12N,当物体静止时,拉力F各是多少?(不记摩擦和机械重)

文本框: 图13—2

F1=   N      F2=   N      F3=   N    F4=   N

4.如图13—3所示,不计动滑轮的质量及转动摩擦,当竖直向上的力F=10N时,恰能使重物G匀速上升,则重物G=  N,绳固定端拉力为  N,G上升10cm,F向上移动   cm。


5.撬棒在撬道钉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15倍,当撬道钉时用力20N恰能将道钉撬起,则道钉受到的阻力为   N。(不计道钉自身的重力)

文本框: 图13—3

文本框: 图13—4

6.如图13—4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拉线质量及滑轮转动摩擦。重物G=100N,每一个滑轮重20N。当绳自由端拉力F竖直向上大小为30N时,重物G对地面的压力为   N。拉力F为   N时,恰能让重物G匀速上升。若重物G能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绳自由端向上运动速度为    m/s。

7.如图13—5所示的杠杆,不计杠杆质量,在O点左侧4格处已挂有2个相同的钩码,另有足够数量相同的钩码供使用。为使杠杆平衡,可采用的措施有              。(写明使用几个钩码,挂于何处,只要求写出二种措施)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8.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筷子,使用时相当于(  )。

A.省力杠杆  B.费距离杠杆  C.等臂杠杆  D.省距离杠杆

9.旗杆顶上的滑轮,其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省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B.费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C.等臂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0.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支点总位于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之间   B.动力臂越长,总是越省力

C.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越大,就越省力  D.动力作用方向总是与阻力作用方向相反

11.下列常用的工具中,都属于省力机械的是(  )。

A.扫地用的大扫帚,剪铁丝的老虎钳  B.钓鱼竿,动滑轮

C.滑轮组,起钉子的羊角锤       D.剪铁皮的剪刀,缝纫机踏板

12.一根轻质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已经平衡,现在对杠杆再施加一个作用力,则(  )。

A.杠杆不可能再保持平衡     B.杠杆有可能再保持平衡

C.杠杆一定能保持平衡      D.要根据力的大小才能做出判断

13.如图13—6所示,不计滑轮质量及转动摩擦,当水平拉力F=30N时,物体m恰能沿水平作匀速运动。则地面对物体m的阻力f大小是(  )。

A.15N    B.30N   C.60N   D.不好判断


14.用“一动、一定”组成的滑轮组来匀速提升重物时,所需要的力与不使用滑轮组直接提升重物时相比较,最多可省(  )。


A.1/3的力  B.1/2的力  C.2/3的力  D.3/4的力

文本框: 图13—6

文本框: 图13—7

文本框: 图13—8

15.如图13—7所示AOB为轻质杠杆,B端挂重物G,A端分别作用四个方向力时,杠杆都能在图示位置平衡。则四个力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F2最小   B.F4最小

C.F1最小   D.F3最小

16.如图13—8所示,轻质杠杆一端有水平方向力F作用而被逐步抬起,在此过程中F的大小及力臂变化是(  )。

A.变大、变大   B.变大、变小  

C.变小、变大   D.变小、变小

17.如图13—9所示的滑轮组中,不计滑轮质量,分别挂上A、B两物体后恰能静止,则两物重力关系为(  )。

A.GA:GB=1:1  B.GA:GB=1:2  

文本框: 图13—9

C.GA:GB=2:1   D.不好判断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8分)

18.画出图13—10的力F的力臂。

文本框: 图13—11

19.画出图13—11中杠杆OA的受力力臂。


20.图13—12所示是“一动、一定”滑轮组,在图中画出提升重物所需最小力的滑轮组连线情况。

文本框: 图13—13

文本框: 图13—12

21.设计一个用20N的力能站在地面匀速提升重80N的物体。在图13—13所示空框中画出滑轮组的组装。(不计滑轮质量及转动摩擦)

四.实验与设计题(每空2分,共16分)

文本框: 图13—14

22.学生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这时应将杠杆两端螺母向    端移动。若在图13—14所示杠杆中,在B处挂有4个50g的钩码,要使杠杆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在  处挂2个50g的钩码。若用弹簧测力计拉住E处时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最小示数为   N,弹簧测力计位置应      。由此实验可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                            (用文字表示)

23.根据有关滑轮的知识结合应用回答:

(1)滑轮除了可以省力外还可以有            作用。(只需讲一个)

(2)不能省力的滑轮是      ,其实质是    杠杆。

五,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

24.一根1m长的杠杆,左端挂80N的物体,右端挂20N的物体,要使杠杆平衡,支点应离左端多远(杠杆自重不计)?如果两端各增加10N的物体,要使杠杆平衡,则支点应往那端移动?移动多长?

25.如图13-15所示装置,滑轮A重40N,滑轮B、C各重20N,重物G=200N。求:不计拉线质量及滑轮转动摩擦影响,绳自由端在力F作用下,恰能以60mm/s向下运动,则力F的大小是多少?重物G在1min内能上升多少距离?(绳子足够长)

文本框: 图13—15


评价意见

本章重点考查的知识有:杠杆省力、费力的判断,杠杆平衡条件及实验研究,动滑轮、定滑轮的性质和作用,滑轮组的组装及滑轮组的省力原理。其主要特点是:

1.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及滑轮性质判断力的大小。如填充题第3、4、5、6题,选择题第13、14、17题。形式有计算和比例。

2.杠杆和滑轮的应用及判断。如填空题第1题,选择题第8、9、11题。结合相关知识联系实际应用是今后试题的方向。

3.直接考查概念应用、理解的程度。如选择题第10、15、16题等。检测对相关概念的正确理解。

4.检测力和力臂的作图及滑轮组的连接。如作图题。

5.考查重点学生实验: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如实验题及填充题第7题。

6.综合能力的考查反映在计算题上,要求正确分析、正确表达。

答案

1、省力 老虎钳 汽水扳等  2、0.45 3  3、3 12 6  4  4、5 5  5  5、300  6、30 40 0.3  7、右4挂2个或右1挂8个或右2挂4个(任写2种) 

8、D  9、C  10、C  11、C  12、B  13、A  14、C  15、D  16、B  17、C 

18~21、略  22、右 d 0.8  竖直向上 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23、(1)改变力作用方向;(2)定滑轮 等臂  24、20cm 右 5cm  25、F为80N 重物上升1.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