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单元过关质量检测题13
第三章 声现象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受金属珠子的撞击产生 而发声;在山间小路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但 不能传播声音。
2、北宋的学者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录:当时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深夜能及时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说明 能够传声。士兵听到马蹄声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传声的速度要 。
3、在空气中(15℃)的声速大小为 。在校运会上,小明作为记时员站在百米终点线的记时,当他看到起点的发令抢冒出的白烟后,经过几秒后听到枪声,此时开始记时,则此记时方式与运动员实际的百米运动成绩比,成绩差别为 s.(若此时声速为340m/s)。
4、不同的乐器二胡和小号用同样的响度演奏同一个音符,我们仍然听得出是两种不同乐器,这是由于它们所发出的声音的虽然音调和 相同,但 不同。所以我们用口琴、笛子和钢琴分别演奏同一首“二泉映月”,人闭这眼睛都可以区分出来,这是利用了声音的 。
5、2002年5月“5•7”空难发生后,我国搜救人员在位于大连港外侧的海面上,运用声纳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MD-82飞机残骸。实际上这是利用 来测距定位的,同时也说明
是可以传递声音的。
6、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要比在固体中传播的 。(填“快”或“慢”)
7、古城南京的“山西路”,是个闹市区.附近的居民小区内都广泛的植树,不仅可以美化城市,同时川流不息的汽车发出的噪声可以在 中被树木吸收和消弱。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声音不要超过 dB。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8、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就立即消失,这是因为( )
A、声音传到很远的地方了 B、锣面停止了振动
C、锣的振动频率变低了 D、锣的响度减小了( )
9、把人耳贴在装满水的一根长铁制水管的一端,在水管的另一端用铁锤用力敲击,人耳可能听到的情况是( )
A、先听到沿铁管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
B、先听到沿铁管外空气中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
C、由于声音沿铁管和空气同时传来,因此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音
D、人耳先后听到三次传来的敲击声
|
A、人听到闹钟走时声音越来越大B、听到闹钟走时的声音越来越小
C、人耳听到闹钟走时声不变 D、无法判断
11、北京的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利用声音的反射以及回声增强原声的原理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D、以上三种原理都同时用到了
12、在房间里讲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A、墙壁反射的回声从门口跑掉了 B、回声太小,人耳不容易听到
C、房间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 D、房间里不能产生回声
13、我国女高音歌唱家殷秀梅在低声吟唱“我的祖国”,另一位男低音歌手同时为她引吭高歌伴唱,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女歌唱家比男歌手频率低,发音的响度大B、女歌唱家比男歌手音调高,响度大
C、女歌唱家比男歌手响度小,发音频率较高 D、女歌唱家比男歌手发音频率高,响度无法比较
14、下列关于声音产生及传播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在钢铁中传播得慢 D、声音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15、在十个相同的啤酒瓶中灌装各不相同高度的水,把它们按液面的高度大小,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用筷子迅速敲击不同的杯子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甚至可以敲击出一首悦耳的曲子,这是依据声音的( )来制作的?
A、瓶内空气柱振动的响度不同 B、瓶内空气柱振动的频率
C、瓶内空气柱振动的音色不同 D、瓶内水的质量不同
16、一般来说,影院、剧院的四周的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
A、 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仅为了装饰和美观
17、选择减弱噪声的方法是( )
A、只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如设法给发动机加消声器
B、只能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如用隔音板隔离
C、只能在听者身上想办法,如堵上耳朵,塞上耳塞
D、可以在声源处、声音传播过程中及听者耳朵上同时想办法减弱
三、实验与设计题(18、19、20题每题8分,共24分)
18、如图3-2示,在一个社区内,有几只喜鹊在树上鸣叫,听觉良好的小华在一间门窗紧闭的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的窗户能听到室外喜鹊的鸣叫声;此时小明正站在对面楼房内的窗户前,此房间的窗户也是紧闭,他靠近的窗户玻璃是双层玻璃做的(双层玻璃的夹层内被抽成了真空),他却几乎听不到室外喜鹊的“歌声”。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小明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喜鹊的“歌唱声”
,而小华能在甲房间听到室外喜鹊的“歌唱声”?
19、夏天买西瓜时,要捧起西瓜拍拍几下,根据声音的什么特征来鉴别西瓜的生与熟?
20、用细线拴住一根汤匙的柄,把线的两端用手分别按在两只耳朵上,摆动汤匙,设法使它轻轻撞击桌子的边沿,如图3-3示,则听到的声音的情况会是怎样的?若使细线离开耳朵,再使汤匙轻敲桌边沿,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情况会有什么不同?试探究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
2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是水中传播速度的实验是于1827年在“日内瓦湖”上完成的。实验人员将两只船开到湖中心,使两船相距13847m。甲船上的实验员向湖水里放置了一口钟,船上准备了一些火药,在敲钟的同时把船的火药点燃,乙船上的实验员在靠近船体的一侧放了一个纳音装置,用来听取湖水里传来的钟声。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乙船上的实验员看见火药闪光约10s后听到纳音装置中的钟声,试求当时声音在湖水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22、《扬子晚报》报道:2002年6月20日,位于南京栖霞区中国水泥厂附近的宁沪铁路的一个隧道岔道口,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汽车抛锚在隧道岔道口上,与火车相撞,造成2死5伤。为了提高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铁路局要求火车司机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火车行驶的速度为72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司机在鸣笛后2s,听到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则鸣笛时火车距离隧道口山崖有多远?
参 考 答 案
一、1、振动 空气 真空 2、固体 大 3、340m/s 0.29s 4、响度 音色 音色 5、回声 液体 6、慢 7、传播过程中 90
二、8、B 9、D 10、B 11、A 12、C 13、C 14、D 15、B 16、A 17、D
三、18、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乙楼房的窗户的双层玻璃间被抽成真空,无法传递声音,所以乙楼房室内的人几乎听不到声音。
19夏天挑西瓜,用手拍,是根据生西瓜和熟西瓜的内部结构不同,在排击时,西瓜的振动频率就不一样,即音调不同,有的清脆,有的沉闷,有经验的人就能依据此道理挑选到合适的西瓜。
20、把细线的两端按在耳朵上时,会听到摆动的汤匙撞击桌边的声音象钟响一样宏亮。若使细线离开耳朵,听到的轻轻的撞击声就小的多了,这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四面分散,听起来不怎么响,而在线状物体固体中传播时,声音比较集中,听起来就响多了。
四、21、1384.7m/s 22、36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