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物理试卷 -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八年级物理第1-2单元检测题

2014-5-11 0:27:17下载本试卷

八年级物理第12单元检测题

制卷人:李志杰

一、选择题(1-10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11、12题为多选题,全对得3分,对但未选全得1分,错选得零分,共2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   下列长度接近1dm的是(   )

A.指甲的长度  B. 圆珠笔芯的长度 C.手掌的宽度  D. 课桌的高度

2.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恰当的是(  )

  A.刻度尺不能歪钭                    B. 刻度尺紧贴被测物体

  C.视线跟尺面垂直                    D. 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左边对齐

3.科学家思考问题一般都要对所研究的问题(   )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B.交流与合作、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C.分析与论证、评估                   D.以上一般都要涉及

4.选择测量仪器测量的原则是(    )

  A.分度值越小越好              B. 分度值越大越好

  C.根据需要选择分度值的大小        D. 根据爱好选择测量工具

5.在测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提高准确程度   B. 避免产生误差       

C.避免产生错误    D.为了减小误差

6.体育课上,为了测量投铅球的距离,应选用(    )

  A.三角板  B. 1.5m的皮尺  C.200㎝的钢卷尺  D. 15m的皮尺

7.小虹同学是校乐队的小提琴手,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请小虹给同学们演奏了一首曲子,并请同学听粗琴弦与细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高      B.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低

  C.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细琴弦的一样高   D.无法比较音调的高低

8.狗、猫能听到人不能听到的声音,原因是(   )

A. 狗、猫的耳朵比人更灵敏    B. 狗、猫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小

C. 狗、猫的听觉范围与人的听觉范围不同  D. 狗、猫的耳廓能转动

9.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质,以下做法中用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是(    )

  A.瓜农用手拍打西瓜       B. 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铁块

  C.瓦匠用瓦刀敲打砖       D. 自行车上敲击车铃

10.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声音:(1)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2)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3)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声;(4)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5)婚庆时的爆竹声;(6)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音的是(   )

  A.(1)(3)(4)   B.(1)(2)(5)  

C.(1)(4)(5)   D.(1)(4)(5)(6)

11.假设跟你只有一墙之隔的邻居经常引吭高歌,干扰到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不伤害隔邻的友好,在善意的提醒下,还没有改正而在自己一方进行如下操作,其中对减小其干扰有效的是(    )

  A.将门、窗等关得紧紧的          B. 用棉花塞住耳朵

 C.将门、窗打开,让声音快进快出      D. 将棉毯挂在窗上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医生用“叩诊”的方法,是利用人体内脏所含有物质在变化时,发出不同的声音来判断病人的病症的

  B.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琴键,发出声音不同之处是响度

  C.歌曲的声音,永远都不会为噪声

  D.超声波可以检查人的内脏器官、粉碎肾结石,探测潜艇和鱼群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3.17至18世纪,由于生产的需要和             的发展,促进了蒸气机的研制和改进,解决了          问题,人类社会进入了“         ”.19世纪由于             等科学家在           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20世纪以来,物理学在更深的          和更广阔的            扩展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人类开始步入一个      、_______ 的高科技新时代.

14.纵观历史,物理学许多重要的发现,有力地推动了       的发展,物理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真可谓             .

15.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测量时间常用的工具是    .

1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的声源分别是          、     

17.手触摸到正在发声的喇叭上,会感到它在       

18.吹奏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

19.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在雷雨天,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如果看到闪电3s 后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

  约     m

20.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21.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人面对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一声,2s后听到回音,则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m 。

三、简答(每小题6分,共24分)

22.有一段40cm长的细铜丝,你能想办法用刻度尺测出它的直径吗?写出所需的器材和实验步骤.

23.小亮同学用橡皮条自制了一把皮尺,小星说使用这样的皮尺测物体长度时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你认为小星说得对吗?为什么?

24.请你猜想一下,如果声音的速度变为0.1m/s,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请写出三个有关的合理场景。

25.学校正在开运动会,运动场上你追我赶,精彩纷呈。这时远处的对面传来阵阵鼓声和呐喊声,朝对面看去,总觉得对面的同学敲鼓的动作和听到的鼓声不太协调。

  (1) 小穆不明白,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2) 你可以利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哪些测量?请设计。

四、实验与探究 (每小题10分, 共20分)

26.探究:发声的桌面也在振动?

  提出问题:

  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但肉眼却看不见桌子在振动。桌子是否在振动呢?有什么方法证明桌子在发声的同时也在振动呢?

  实验设计:

  (1) 如图2-1所示,在桌子上固定一小块平面镜,让太阳光(或手电筒光、玩具激光发出的激光)照射在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在墙上出现一个小光斑。

  (2) 轻轻地敲击桌面,观察墙面上小光斑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3) 用力敲击桌面,观察小光斑位置的变化。

收集证据:

桌面发声时,你发现墙壁上小光斑                      ,这说明                             。

交流合作:

你认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桌子发声时在振动?说说你的办法


物理第3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以下几种光现象的产生,不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小孔成像   B、影子  C、海市蜃楼      D、日食

2.如图所示的是某同学画的潜望镜的示意图。使用这样的潜望镜看物体AB的像是(   )

A.放大倒立的实像;   B.缩小倒立的实像;

C.等大正立的虚像;   D.等大倒立的虚像。

3.一人通过平静的湖,看到水中有一片云彩,这云彩是 (    )

  A、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C、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4.下列光学器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潜望镜

5.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黑板上的“反光”是镜面反射的缘故;

 C、在漫反射中,每 一条光线不一定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在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

6. 两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     )

  A、一定相交于一点       B、一定会聚于焦点

  C、一定靠拢但不一定相交    D、一定发散

7.人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这其实是(    )

   A、鱼的实像,比鱼的实际位置高;B、鱼的实像,比鱼的实际位置低;

   C、鱼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高;D、鱼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低。

8. 放幻灯时,想在银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F”字母,那么幻灯片正确的插法应选用下图中的哪一种(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

1.平行光线射到电影银幕上发生了______反射,此时每一条光线在反射时   (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物体在平面镜里成______像,像和物体大小______。当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将    (填“不变”、“变小”、“变大”)

3.当光线垂直水面射入水中,则入射角等于______,折射角等于______。

4. 一束光线与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成50°角入射时,其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成110°角,则入射角是______,折射角是______。

5.如图所示为光线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情况,其中∠1=∠2。那么,入射光线是______、反射光线是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法线是______、入射角是______、反射角是______、折射角是______。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8分)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若将一物体放在距透镜30厘米处,将成       像(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      就是这一成像性质的应用。若要使该凸透镜作放大镜用,物体应该距凸透镜       厘米。

四、作图题(每图2分,共12分)

1.在右图中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图中S为发光点,从它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分别与虚线a、b重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并找出S在平面镜里的像S'。



3.在甲、乙两图中画出经过透镜的折射光线。在丙图中填上合适的透镜。


4.在下图中画出了像的位置.请你填上物体AB 所在位置及倒正虚实大小关系。

第2套:

一、填空:(30×2分=60分)

1、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      )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入射角;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

3、如图所示,是光由玻璃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的不完整的光路图,在图中,入射光线是(    ),折射光线是(    ),折射

 角是(     ),(          )是玻璃。

               

4、渔民在叉鱼时,真实的鱼是在渔夫看到的鱼的(     )像的 (     ),这是因为,鱼反射的光从(     )射到

 (    )中发生了(    )现象的缘故。渔夫看到鱼时, 鱼也看到渔夫, 这是因为在光的(     )现象中光路是(    )。

5、透镜有两类,中间(   )边缘(    )的,叫凸透镜。凸透镜对光起(    )作用, 又叫(   )透镜;中间(    )

 边缘(    )的叫凹透镜,凹透镜对光起(    )作用,又叫(     )透镜。

6、通过两个球面(     )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       ),

7、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

 (     ),凸透镜有(     )个焦点。 

二、选择:(10×2分=20分) 

1、人看到的水中的物体是物体的虚像,它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些,这是因为:-------------(   ) 

    A、从物体上射向水面的光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大小入射角;

    B、从物体上射向水面的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物体上方;

    C、从物体上射向水面的光线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D、从眼睛发出的光射到水面上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能用光屏收集到,虚像不能;       

    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则相反;

    C、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 而虚像都是放大的。

3、在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人站在岸边,看到水中倒映的白云;  B、站在岸边, 看到了水中的鱼; C、筷子放在水中弯折了;  D、人们通过放大镜,看到了放大的虚像。

4、发光体从距凸透镜很远的地方向焦点移近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像,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是:--------(   ) 

    A、像距变大,像变大;  B、像距不变,像变大;   C、像距变小,像变小;   D、像距变大,像变小。 

5、把凸透镜当作放大镜来观察物体,必须把物体放在:(   ) 

 A、透镜的焦点以内; B、透镜的2 倍焦距处; C、透镜的焦点与2 倍焦距之间; D、透镜的2 倍焦距以外的地方。

 6、关于凸透镜所成的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的像一定是虚像;B、放大的像一定是实像; 

C、缩小的像一定是实像;       D、缩小的像一定是虚像。 

7、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我们可以知道,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转折点是:(   ) 

  A、光点; B、焦点;  C、二倍焦距点;         D、根本没有。 

8、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量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不到12厘米,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的可能值是:-(   ) 

    A、8厘米;       B、4厘米 C、6厘米;    D、15厘米。 

9、如图,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O 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中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 光斑将:--------(   ) 

 A、向右移动后静止; B、向左移动后静止;C、先向左,后向右移动;D、仍在原位置。

                    

10、关于照相机和幻灯机成像性质,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A、照像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像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照像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三、实验:(10分)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仪器在光具座上从左向右依次摆放(  )、(  )、(  ),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  )、(  )和烛焰的中心(       )

2、若凸透镜焦距为5厘米,当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时,凸透镜到烛焰的距离为(     )。要得到放大的实像,应调整烛焰到凸透镜距离为(        ),并使光屏在(           )位置。

3、在实验中已得到清晰的实像,当用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则像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