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物理试卷 -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初二第二次月考

2014-5-11 0:27:17下载本试卷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初二第二次月考

自然试卷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一支蜡烛点燃一段时间后剩下一半,则(  )

A、其质量减小一半,密度不变    B、质量和密度都减小一半

C、体积减小一半,密度增加一倍  D、其质量、体积和密度都减小一半

2.     一段粗细不均匀的电阻,已知粗段和细段的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之比是2:1,则通过粗段和细段的电流之比是(  )

A、1:2         B、2:1         C、1:1         D、无法确定

3.     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且V1>V2,则它们所受拉力F1和F2的关系是(  )

A、F1=F2  B、F1>F2  C、F1<F2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4.     下列物质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沸点         C、硬点         D、有毒性

5.     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反应,集气瓶底要预先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是(  )

A、木炭         B、红磷         C、铝箔         D、硫磺

6.     厨房炒菜时,油锅着火,最适宜的灭火方法是(  )

A、立即加水     B、撒砂子       C、盖上锅盖     D、用湿布扑火

7.     加热a克氯酸钾和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到c克氯化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A、(a+b)克      B、(a+b-c)克     C、(a-c)克       D、(b-c)克

8.     下列器材中没有用到磁性材料的是(  )

A、录音机中使用的录音带        B、计算机中的存储软盘

C、CD、VCD、DVD播放器中使用的光碟 D、以上都是

9.     如右图所示,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L1发光   B、只有L­2发光              

C、L1、L2都发光  D、L1、L2都不发光

10.   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4:1:3      B、3:1:2      C、4:1:2      D、3:1:3

11.   把一定质量的锌和镁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上图所示(图中m表示氢气的质量,t表示反应时间),则投入的锌和镁的质量比是(   )

A、1:1          B、24:65        C、65:24        D、无法确定

12.   下表列出了不同温度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据与气体组成性质等的关系,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  )

H2

CO2

O2

N2

Cl2

气体的沸点(℃)

-252

-78

-183

-196

-34

被吸附的体积(ml)

4.5

97

35

11

494

A、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多时,气体易被吸附      

B、沸点越低的气体,越易被吸附

C、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

D、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

13.   在一个电源两端接有两个不同的灯泡,用电流表测得通过这两个灯泡的电流不相等,则这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串联、并联均可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4.   多数初中三年级学生身高在(  )

A、1.5m~1.7m之间               B、15cm~17cm之间

C、15mm~17mm之间             D、150dm~170dm之间

15.   小宇跟小丽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宇都比小丽提前10m到达终点,若小宇退后10m再同小丽比赛(两人同时起跑,并且两人的平均速度和原来一样),结果是(  )

A、小丽先到达终点              B、一起到达终点

C、小宇先到达终点              D、无法确定

16.   下列几种减弱噪声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用棉团塞住耳孔              B、在摩托车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C、在马路和住宅区之间种植草木  

D、使装有噪声源的厂房门窗面向居民区

17.   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4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40cm        B、30cm         C、20cm        D、10cm

18.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句子,如“潭清疑水浅”、“池水映明月”这两句诗描述的分别是光的(  )

A、反射、反射   B、反射、折射   C、折射、反射   D、折射、折射

19.   感受身边的科学知识——质量为1.5×104mg的物体可能是(  )

A、你的电脑     B、你的课桌     C、你的钢笔     D、你的质量

20.   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并且不混入其它气体,可燃物应选(  )

A、硫           B、木炭         C、红磷         D、铁丝

21.   4克A物质与5克B物质混合后完全反应,能生成6克C物质,剩余3克B物质,若将7克A和3克B混合后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量(  )

A、9克         B、10克        C、12克        D、3克

22.   实验室制取氢气和二氧化碳,都不需要的仪器是(  )

 
A、大试管       B、酒精灯       C、集气瓶       D、长颈漏斗

23.   在CO+CuO===Cu+CO2反应中,氧化剂是(  )

A、CuO         B、CO          C、CO2         D、Cu

24.   将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最后剩余气体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和氮气

25.   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克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克CO2和3.6克H2O,则该有机物中(  )

A、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C、O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

D、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O元素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4分)

26.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分子式为        

27.   有“3H2SO4”式中“1、2、3、4”数字,请说出“3”、“4”各为何意?其中“3”表示           “4”表示         

28.   “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            物理知识所致。

29.   猎豹是动物界的短跑冠军,它在0.5min内能跑840m,则它的平均速度可达     m/s。

30.   小丽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照镜子,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等大的         像,当她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   

31.   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的实验中,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分别测得了如下两组数据。

表一                  表二

实验次序

电阻R=10Ω

实验次序

电压U=3V

电压(V)

电流(A)

电阻 (Ω)

电流(A)

1

1

0.1

1

5

0.6

2

2

0.2

2

10

0.3

3

3

0.3

3

15

0.2

分析表一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分析表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32.   某同学用废试管(试管底处有一小裂口)等仪器设计了一套制取气体的简易发生装置(见右图),当把盛有块状反应物的试管放入仪器a里的液体反应物中时,反应发生并生成气体,当把试管提离液面时反应即刻停止。

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若用该装置制取CO2,则a中盛的液体是    ,试管中应放入的反应物是    

③该装置还可用于制取    气;

④指出该装置的优点:               

33.   一个水分子共有    个原子核,    个质子。

三、分析计算题(第34小题4分,第35小题8分,第36小题4分,共16分)

34.   电阻R与一个40Ω电阻串联后,它们的总电阻是100欧(如右图所示),则R的阻值是   Ω,如果在A、B两端接上60伏电压,则通过R的电流是    A。

35.   将8克硫分别在氧气中燃烧,有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氧气的质量(克)

5

8

16

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克)

10

16

16

①这三次实验哪一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②第一次实验为什么不生成13克二氧化硫?哪种物质有剩余?剩余多少克?

③第三次实验为什么不生成24克二氧化硫?哪种物质有剩余?剩余多少克?

④求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36.   请你大胆发挥想象:假如没有摩擦,自行车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