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单选)(2分×12=24分)
1、根据机械运动的含义,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
A、机械运动就是一切机械的运动,像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机械运动就是物质的一切运动;
C、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D、物体做怎样的运动跟参照物的选择无关。
2、有一气球停留在空中,一位刚从飞机上跳下来的跳伞员,却看到气球在向上运动,他认定的参照物是( ) A、气球;B、自己;C、飞机;D、地球。
3、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主要指什么没有改变(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方言、土话。
4、下面几种现象中,说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的是( )
A、用光将鱼吸引到网内; B、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走;
C、在岸上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 D、波浪拍击海岸岩石发出轰鸣声。
5、下列声源发出的声音,人能听到的是( )
A、医院里的“B”超; B、国旗在风中振动;
C、蝴蝶飞行时扑打翅膀; D、地震前震源发出的次声波。
6、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7、玻璃鱼缸中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上沿,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A、鱼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鱼缸—水—鱼; D、水—鱼。
8、要使二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低,可采取的办法是( )
A、拉紧弦线; B、增加发音部分弦的长度;
C、用更大的力拉弦; D、缩短发音的弦的长度。
9、“男低音歌手引吭高歌”这里低和高的含义是( )
A、前者低指响度,后者高指音调; B、前后都是指音调;
C、前者低指音调,后者高指响度; D、前后都是指响度。
10、下列四个物理现象中,有一个形成的原因与另外三个不同,这个现象是( )
A、人站在太阳光下就有影子; B、对镜梳妆时能看到镜中的“自己”;
C、黑板上有一小块“晃亮”; D、河水中映出了岸边的树的倒影。
11、如图所示,是从平面镜里看到的一只
台钟面上指针的位置,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
A、1点20分; B、11点20分;
C、10点20分; D、20点50分。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走向穿衣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日食是月亮在地球上的影子;
C、激光准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D、放映电影时银幕上的像是虚像。
二、画图题(每图2分,共6分)
1、图中光线是入射光线经过两次反射得到的,请作出光路图。2、画出下列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三、填空题(2分×15=30分)
1、甲、乙两辆车均作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通过450米路程用30秒.乙车通过9千米路程用12分,则_______车速度大。
2、目前普通列车的速度约为100 km /h ,而磁悬浮快速列车设计速度约为500km /h 。南京到上海的路程为300km,按以上速度计算,磁悬浮列车从南京到上海需______h,比普通列车从南京到上海缩短__________h。
3、一列火车的车厢长为30米,在列车未开动时,某乘客以2米/秒的速度从车厢一端走到另一端需要_______秒;当列车以13米/秒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时,乘客仍以2米/秒的速度从车厢一端走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秒。(贵州)
4、上课的铃声响了,铃声是由于铃的___________产生的,铃声是靠___________传入人耳中的,铃声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m/s。
5、蜜蜂翅膀每秒钟振动300次,那么它的振动频率为________Hz。
6、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7、汽车后视镜是__________镜,而汽车头灯是利用____________镜来反射光的。
8、一束光线与平面镜成30度角入射,则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_________度。
9、放映电影时,要把画面投射到白色粗糙的银幕上,而不是投射平面镜上,这是因为,银幕对射来的光产生_________,平面镜对射来的光产生_________.
四、简答题:(4分,请任选一题作答,多答不加分)
1、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有几种可能?并说明发生该现象的条件。
2、假如你是一位城市建设的规划者,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减弱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请举出3个例子)
3、新学期小明所在班搬到一间新教室,但是上课时小明却感到玻璃黑板因“反光”刺眼而看不清上面的字。请你帮他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并说明理由。
(1)办法:
(2)理由:
五、实验题:(1题7分,2题4分,3题2分,4题4分,5题3分,共20分)
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用_______测量物体运动
的路程,用_______测量运动物体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这个
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斜面应保持_________的
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如图所示,若秒表每格
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
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小车
通过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某班同学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记录员记录了王利同学通过10m、20m、30m、40m处的时间,并记录在下表中
路程(m) | 10 | 20 | 30 | 40 |
时间(s) | 3.2 | 5.6 | 7.2 | 8.6 |
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1)王利在从10m处到30m处的平均速度= m / s;
(2)从30m处 到40m 处的平均速度
= m / s。
3、如图所示,将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质量不同的
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试着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你认为这四个音阶
对应的瓶子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要想研究玻璃板成像的特点,关键的问题是设法确定像的位置,仔细想想,实验时具体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
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方法。
5、如图所示,一束入射光AO被平面镜MM'反射,反射光OB照亮了屏幕上的P点.要使反射光OB照亮屏幕上的Q点,可采取哪些办法?(要求至少答出3种方法)
六、计算题(4分×4=16分)
1、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是在听到起跑枪声才开始记时,他记录下的成绩是12.7秒,试求运动员实际成绩多少秒?
2、一艘巡洋舰队以90km/s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20km处正在同方向航行的敌舰,巡洋舰追了270km才赶上,求(1)敌舰的速度是多少?(2)这一过程用了多少时间?
3、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 s ,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 m/s 的速度行驶100 s 。
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
4、一列士兵队伍长120m,正以1m/s的速度匀速行进,行进中通讯员因有事迅速从队尾赶到队首,然后又按原速度大小返回队尾,共用时间288s。求通讯员速度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