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期末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2.下列现象中,不是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 )
A.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密
B.夏天里人们买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听声音来分辩西瓜的好坏
C.小明往水瓶里倒开水,能听出水瓶里的水装得满不满
D.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3.用手将自己的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牙齿和下额上,能听到音叉的声音最大的是( )
A.音叉抵在前额上 B、音叉抵在牙齿上
C.音叉抵在下额上 D、无法判断
4.会堂和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波的响度 D.为了装饰
5.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6.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就开始计时,而不能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 )
A.离起跑线太远,怕听不清枪声
B.听枪声计时不准确,使运动员成绩偏高
C.看烟计时比较方便
D.听枪声计时不准确,使运动员成绩偏低
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用放大镜观看地图 B.从平面镜中看自己的像
C.在路灯下出现电线杆的影子 D.人在河边看到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
8.下列光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 B、沙漠上出现“海市蜃楼”
C、“立竿见影”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部分弯折了
9.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个很小的正方形小孔,则在地面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D、成条形的
10.在茶杯里放一枚硬币,慢慢向杯里注水,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眼睛看到硬币的位置是( )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 C、先升高后降低 D、不升高也不降低
11.下列关于折射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有( )
A.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有可能不变
D.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12.一束平行光线与水平面成200角射向地面,现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进入一竖井中,镜面与水平方向成的角应为( )
A.300 B、350 C、450 D、550
13.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距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错误的是( )
A.蜡烛距透镜40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蜡烛距透镜20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C.蜡烛距透镜18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D.蜡烛距透镜6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14.照相时要使照片的人像大一些,照相机或人的位置调整正确的是( )
A、人离镜头近一些 B、把暗箱拉长一些
C、人离镜头远一些 D、把暗箱缩短一些
15.凸透镜的焦距f=100cm,物体离焦点5cm,物体在凸透镜中所的像( )
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
C、一定是放大的像 D、以上都有可能
16.银幕上有一个由某凸透镜所成的清晰明亮的正立像,若用黑纸把该凸透镜的上半部挡住,则银幕上的像将会发生的变化是( )
A.亮度不变,上半部消失只有下半部的像
B.亮度不变,下半部消失只有上半部的像
C.亮度变暗,仍能成完整的像
D.亮度变暗,只有上半部的像
17.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B.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C.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D.实像和虚像都有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18.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
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
19.下列自然现象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
A.早春河上冰的消融 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 D、寒冬屋瓦上霜的形成
20.夏天剥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的周围冒“白气”,这些“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 )
A.升华形成的 B、凝华形成的
C、凝固形成的 D、液化形成的
21.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到冷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22.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 )
A.一真升高 B、先升高、后降低,再不变
C.一直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再不变
23.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24.1000C的水蒸气比1000C的沸水对人体造成的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 )
A.水蒸气是气体,更容易钻进人的皮肤
B.水蒸气的热量比沸水含的热量多
C.水蒸气烫伤的面积一定比沸水更大
D.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25.用绝缘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意两个靠近时,都相互吸引,则它们的带电情况是( )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C.一个带电,两个不带电 D、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方向总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B.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能形成电流
C.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一致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27.如图1所示,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1、、A2、A3示数分别为I1、I2、I3,则各表的示数关系为( )
A.I1、=I2+I3 B、I1、=I2=I3
C、I1、>I2>I3 D、I1、<I2<I3
28.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1、、S2都断开,三个灯泡串联
B.S1、、S2都闭合,三个灯泡并联
C.S1闭合、S2断开,只有L3发光
D.S1断开、S2闭合,只有L2发光
2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手摸到一根火线也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B.电灯开关应接在火线上
C.任何电路都有触电危险,手碰不得
D.螺口灯座的螺旋不能与火线相连接
30.某同学家中的四盏灯突然全部熄灭了,检查保险丝发现并末烧断,用测电笔测试室内各处电路时,测试火线和零线氖管都发光,该同学对故障做出了下列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灯泡全部烧坏了 B、室内线路某处短路
C.进户火线断路 D、进户零线断路
二、填空题:
1.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 产生的,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
2.在下列事例中: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现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是 ,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 。
3.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了 反射的缘故。
4.要使反射光线垂直于入射光线,入射角应为 。要使反射光线垂直于反射面射出,入射角应为 。
5.如图3所示的光路示意图中,
法线是 ,界面是 ,
入射角是 ,反射角是 ,
折射角是 。
6.把物体置于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40cm,透镜焦距为15cm,则物体通过透镜成的像是 、 的 像。若将物体向透镜方向移动15cm,则物体的像将向 方向移动,同时像变为 、 的 像。
7.医院抢救中暑病人时,首先是在人体的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 。
8.如图4所示海波的熔化图象,根据该
图能够获得的合理的信息有: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250C
信息二:
信息三:
9.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 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所握在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在 时要 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11.针对我国土地沙化及沙尘暴日益严重的形势,专家们建议:要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裸地面积,这样可以使土壤中的水分蒸发 (填“减慢”或“加快”)
12.铜线在通常情况下呈 性。当将它与用电器、开关、电源连接起来组成通路时,铜线中的 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其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 。
13.一位同学在使用电流表测电流时,发现指针向左边没有刻度的方向偏转,这可能是因为 ,如果发现指针偏转很小,这可能是因为 。
14.使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前要校正指针零点,如果指针在零刻线偏右处,未经校正,使用这个电流表测量电流时,测量结果比实际值 (填:偏大或偏小)
15.在家庭电路中,开关与它控制的用电器是 的,各用电器必须是
三、作图题:
1.根据图5所示的光线传播情况,在适当位置放一平面镜。
2.在图6的方框中放置一平面镜,光线通过平面镜后的方向变化如图6中所示 试画出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
3.在图7中画出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4.图8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方框中画出适当类型透镜。
5.将图9中的元件连接起来(用笔画线表示导线)使灯泡L1与L2并联,用电流表A1测L1中的电流,电流表A2测L2中的电流,并画出电路图,标上相应的字母。
6.在智力竞赛中,有一项是分三组进行抢答。要求:任一组抢答时闭合开关,本组灯亮,主席台的电铃响。在下列方框内画出其电路图
7.将图10中的开关、电灯、插座连成家庭电路,其中开关控制电灯。
四、探究与实验题:
1.大军和小欣在鱼缸边玩耍,鱼儿被吓跑了。小欣认为是他的动作吓跑了鱼儿,大军却认为是他们的声音惊走了它们。你认为谁的说法是正确的?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来证实你的判断。
2.下表是小明设计的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结果记载表。请把空格填完整,仔细考察实验时获取的有关信息,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 像 的 性 质 | 像距(v) | 应 用 | ||
大小 | 正倒 | 虚实 | |||
无穷远 | 一点 | 倒立 | 实像 | V=f | 利用太阳光测焦距 |
u>2f | |||||
U=2f | 等大 | V=2f | 成像大小的分界点 | ||
f<u<2f | 实像 | 投影仪原理 | |||
U=f | 不能成像 | 无穷远 | |||
U<f | 正立 | u>v |
①如果以焦点为参考点,则物体离焦点越近,像距离透镜 ,像的大小 。
②当u=2f时,成等大的像;当u>2f时,成 的像;当u<2f时,成 的像。所以,u=2f时是成实像大小不一的分界点。
③当u=f时,既不能成实像也不能成虚像,u>f时成实像,u<f时成虚像。所以,u=f是成像 的分界点。
④成等大的像时,像距等于物距,成放大的像时,像距 物距,成缩小的像时,像距 物距。
⑤实像总是 立的,像和物在透镜的两则,虚像总是 立的,像和物在透镜 。
3.小明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他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11(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然后他又进一步研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t/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5 | 45 | 55 |
温度t/℃ | 100 | 71 | 55 | 45 | 40 | 35 | 28 | 24 | 22 |
⑴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
⑵根据表格内容,你发现的规律是 。
⑶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① 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② 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
结合本次探究,你认为方法 的冷却效果较好。
4.在图12所示的电路中,两个电流表的读数分别如图所示,那么A1和A2的示数各为多少?灯L2的电流又为多大?
五、计算题:
1.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一辆汽车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后6s听到回声。若汽车速度为15m/s,则此时汽车距高山的距离为多远?
2.如图13所示电路中,①当S1、S2都断开时,A1的示数为0.2A,则L1、L2、L3的电流为多少?②当当S1、S2都闭合时,A1的示数为1.5A,A2示数为0.8A, A3示数为1.2A,试求通过L1、L2、L3的电流各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