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物理试卷 -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8年级第六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

2014-5-11 0:27:18下载本试卷

八年级物理素质达标

 第六单元检测

文本框: 课程标准的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3.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欧姆定律)

一、填空(每空1.5分,共27分)

1、某导体的电阻是10Ω,通过它的电流是300 mA,则此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V,若在该导体两端加上12V的电压,此导体的电阻是    Ω。

2、有两个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它们的阻值之比是5:3;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3、如图1所示,变阻器的最大值是10Ω,电阻R为20Ω,AB间的电压为10V且保持不变,当滑片P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范围是从    V到   V。定值电阻上最大电流与最小电流之比为     .

4、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家用照明灯泡的电阻,测得灯泡两端电压为220V,通过灯泡的电流是0.28A,则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值是___Ω 

5、两电阻的阻值分别是R1=8Ω,R2=4Ω,串联后接于24V的电源上,则: R1两端的电压是     V,R2两端的电压是    V,电路总电流是     

次  数

1

2

3

电流表示数/A

0.35

0.4

0.48

电压表示数/V

2

2.4

3

6、一段导体两端电压为12V,导体中的电流是2A,则此导体本身的电阻为    Ω;如果电压降为6V,导体中的电流是       A;电压降为0,导体的电阻等于            

7、在测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马容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得到三组电流和电压的数据,如右上表所示,可知被测电阻的阻值是    Ω。

8、下表列出了一些材料制成的长1m、横截面积为1mm2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

导线

锰铜合金

镍铬合金

电阻R/Ω

0.016

0.017

0.027

0.052

0.096

0.44

1.1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假如让你架设一条输电线路,在铝线和铁线之间,你应选用        ;假如要选用一根金属丝来做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在铁丝和锰铜丝之间,你应选用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在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压为12V,滑动变阻器R 的最大阻值是50Ω,电阻R1的阻值为10Ω。当变阻器的p端从a端滑向b端时,电流表的变化范围是: … (   )  (A) 0.24A--0.2A       (B)0.2A--0.24A  

(C) 0.2A--1.2A       (D)1.2A--0.2A 

2、白炽灯泡的灯丝断开后,可把断头搭接起来继续使用,这时灯丝的:………(   )

  (A)电阻变大,电流减小; (B)电阻变小,电流增大

(C)电阻和电流都增大;   (D)电阻和电流都减小。

3、电工站在干燥的木凳上检修照明电路,下列情况中安全的是(  )

    (A)一手握火线,一手握零线 (B)一手握火线,一手握地线

    (C)只有一只手接触火线   (D)一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扶着水泥墙壁

4、根据欧姆定律 I=U/R,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D)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中电流就越大。

5、实验室中使用的伏特表用“-”与“15”接在某电路两端,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该表的读数值应为:……………………………………(   )

(A)1.3V  (B)5.3V  (C)6.5V   (D)8.0V

文本框: 图4  6、如图4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滑片P 向左滑动时,各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

(A)A读数变大,V1读数变大,V2读数变小;

(B)A读数变大,V1读数变小,V2读数变大;

(C)A读数变小,V1读数变大,V2读数变小;

(D)A读数变小,V1读数变小,V2读数变大 。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30分)

次数

R1(Ω)

I1(A)

1

2

0.40

2

4

0.32

3

8

0.25

1、某同学按如图5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他不断改变电阻箱R1(符号用 表示)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电流跟电阻    反比(填“成”或“不成”),这与欧姆定律               (填“相符”或“不符”),其原因是                    

2、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某老师引导学生作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1: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3: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图6是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器材,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金属电阻丝,a、b、c三条长度均是1m,d的长度0.5m;a、b的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a、c的材料相同,但c的横截面积大于a;a、d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

(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______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2)依次把M、N跟a、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a、d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____________的关系,其结论是:__________。

(3)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被称为控制变量法。试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再列出两例用这种方法研究的问题:                                      

(4)一般说来,所有物体都有电阻。探究过程中,又有同学提出猜想4:电阻还可能跟温度有关。请用一个废灯泡的灯芯(图7)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要求:

①说出方法。(3分)

②在图7中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2分)

3、用下图8的实验装置来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1)用铅笔代替导线连接图8实物图(测导线AB电阻时)。(3分)

 电压(V)

 2

 4

 6

电流强度(A)

 0.4

 0.8

 1.2

电压(V)

 2

 4

 6

电流强度(A)

 0.2

 0.4

 0.6

    表1:              

表2:

 

图8

 


 (2)用导线AB和用导线CD的实验记录分别如表1和表2:

从以上实验数据中可以发现:同一导体中电流与          ;在相同电压下,通过导线AB和CD的电流不同,说明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      是不同的,且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该导体的电阻                    

四、计算题:(共25分)

现代家庭电器化程度越来越高,用电安全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下表提供了一组人体电阻数据。

测量项目

 完全干燥时

 出汗或潮湿时

手与手之间电阻

2×105Ω

5×103Ω

手与脚之间电阻

3×105Ω

8.8×103Ω

手与塑料鞋底之间电阻

8×106Ω

10×103Ω

如图9所示,用电器R接在电压为220V的电源上时,消耗电功率是1100W,电路中还有额定电流为10A的熔断丝(俗称保险丝)。则:

(1)只有用电器R接入电路时,通过熔断丝的电流为多少?

(2)一个潮湿的人,赤脚站在地上,由于不小心,手接触火线,发生触电事故,则通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上表电阻数据适用此人)?并分析为什么熔断丝不会断(即熔断丝不能救人命)。

220V

 
(3)你认为上述电路应如何改进,一旦出现文中类似触电事故,电路能自动断开,确保人身安全。

图9

 


8年级物理素质达标

第六单元(欧姆定律)检测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1.5分,共27分):

1、3  10

2、1:1  5:3

3、6.7   10  3 :2

4、786

5、16  8  2

6、6  1  6

7、改变流过电路的电流  6.0

8、铝线  锰铜丝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A)  2、(B)  3、(D)   4、(D)  5、(C)  6、(B)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30分):

1、不成   不符  研究I和U的关系,应控制R不变,而该同学实验中R已变

2、(1)a、c ,(2)长度;在导体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或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或导体电阻跟长度成正比等);(3)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研究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等,只要合理都给分;(4)①方法:用导线把废灯炮灯芯和电源、开关、电流表连成图示电路,再用酒精灯给灯芯加热,同时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并进行分析,探究结论。②电路图(不要求学生作实物图):

3、(1)图略,(2)电压成正比,阻碍,成反比

四、计算题:(共25分)

“消耗电功率是1100W”改为“通过”

(1)(6分)

(3)安装漏电保护开关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