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物理试卷 -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密度与浮力

2014-5-11 0:27:19下载本试卷

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

(第四节至第五节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如图,展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曹冲称象”.曹冲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相关的两条知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农民常用盐水浸泡法来选种,如图所示。在浓度适宜的盐水中,饱满的种子沉在底部是因为___     _____,干瘪、虫蛀的种子浮在液面上是因为__     _______

3.同样重的铁块甲和乙,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煤油中,________受到的浮力要大一些.(

4.弹簧秤下吊着重为14.7牛的正方形金属块,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9.8牛,则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为_______牛.若金属块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为19.6牛,则金属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为______牛.

5.一个体积为0.001米3,密度为3×103千克/米3的物块,它的质量为_______千克,若把物块全部浸没在水中,它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_牛.

6.用手把体积为5×10-43的球浸没在水中,球受的浮力为______牛,若该球重为6牛,则浮力与重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_牛,放手后这个球将__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7、潜水艇是靠改变       来实现浮沉的。气球、飞艇的里面装着______比空气小的气体,当气球或飞艇受到的浮力______于气球、飞艇自重加载重时,气球、飞艇就能上升。

8、肚内有鳔(即鱼泡),当鳔内充满空气时,鱼排开水的体积变_____,鱼受到的浮力变_____,当浮力    鱼所受的重力时,鱼就上浮。

物质名称

密度(千克/米3

汽油

0.71×103

柴油

0.87×103

1.0×103

石蜡

0.87×103

9、所给的密度表,判断下列情况中的实心石蜡球是上浮、下沉还是悬浮?

(1)石蜡球浸在水中,将会     

(2)石蜡球浸在柴油中,将会    

(3)石蜡球浸在汽油中,将会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2.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潜水艇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

  B.气象用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C.密度计上的刻度示数从下到上的逐渐变大

  D.密度计放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3.把一木块浸没在水中,排开的水所受重力为12牛,木块受到的浮力 (  )

  A.大于12牛  B.小于12牛  C.等于12牛  D.等于10牛

4.一个鸡蛋沉没在一杯清水里,选择下列何种添加物(足量)加入杯内的水中,经搅拌后,最终可以使鸡蛋浮起来? (  )

  A.水   B.食盐   C.酒精   D.食用油

5.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的关系,有 (  )

  A.浮力增大,    B.浮力减小,

  C.浮力不变,    D.浮力不变,

6.如图,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是由于 (  )

  A.物体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B.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C.浮力和重力的合力为零  D.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

7.下列飞行器中利用空气浮力升空的是 (  )

  A.直升飞机  B.飞艇  C.喷气飞机  D.火箭

8.把一实心金属块浸在盛满酒精的杯中静止后,溢出酒精8g(酒精=0.8×103kg/m3),若把这一金属块浸在盛满水的杯子中静止后,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  )

  A.15g   B.12.5g   C.10g   D.8g 

9.已知铁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把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铁块没入水中,它们所受浮力 (  )

  A.铜块的大     B.铁块的大

  C.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0.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它们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1、李红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群小学生向河里打水漂,就上前劝阻说:要爱护环境,不要向河里扔东西,她同时看到那些扔在河里的物体有的已沉下去,有的仍浮在水面上,下列问题属于物理问题的是(  )

 A、那些漂浮在水面的物体是什么  B、哪些同学扔在水里的东西会沉下去

 C、为什么有的物体能漂在水面上,而有的物体却沉入水下

 D、为什么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2.甲、乙两只密度计,放在水中静止时,水面与甲密度计最上面刻度相平,与乙密度计最下面刻度相平,如图所示.现在要测定浓盐水的密度,应选用 (  )

  A.甲密度计         B.乙密度计

  C.甲、乙均可        D.甲、乙均不可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

1、把从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弹簧秤和量筒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相应的物理量。(g=9.8N/kg)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2、某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来收拾时,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都沉在容器底部,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了,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3: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了,导致马铃薯下沉。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1)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2)配制一大杯浓盐水。

(3)将这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16×103kg/m3)

马铃薯

的编号

质量(g)

体积(mL)

放入

盐水前

在盐水中

下沉后

放入

盐水前

在盐水中下沉后

A

44.8

39.2

40

33

B

56.1

48.8

50

41

C

77.3

67.9

69

57

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

猜想2是      ,(填“正确”或“错误”);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16分,第1题:4分,第2题:6,第3题:6分)

1.某物体在空气中称重10.8牛,浸没在水中称重6.8牛,求这个物体的密度.(g=10牛/千克)

2、密度是0.6×103克/米3的木块,体积是2米3,当它漂浮在水面上时,求:(g=10牛/千克)(1)木块的重力;(2)木块受到的浮力;(3)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3、如图所示,用细绳竖直系住体积为3分米3的M物体,使它全部浸入水中而静止,此时绳对M的拉力为14.7牛顿,求:(g=9.8N/kg)

(l)物体受到多大浮力?      (2)M物体的密度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