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第一册)
注:1、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表上。
2、本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李刚用力水平推桌子,桌子未动,这时关于推力和桌子所受摩擦力
A.推力小于摩擦力 B.推力等于摩擦力 C.推力大于摩擦力 D.无法判断
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日常生活中得出的经验
B.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C.它是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
D.它是以实验为基础,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3、某海滨浴场,水底布满石头,在海水中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以下体验和分析正确的是:
A.脚越来越疼,是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B.脚越来越疼,是因为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C.脚不疼,是因为人越来越轻
D.脚不疼,是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4.一支蜡烛烧燃了一半,问所剩半支蜡烛与原来一整支相比,发生了变化的物理量是
A.密度 B.质量 C.热值 D.比热
5.下列有关光学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线是直的,且光速为3×108m/s
B.人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C.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的应用
D.近视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老花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6.在一只玻璃杯中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7.下列简单机械中不省力的是
A.斜面 B.铡刀 C.钓鱼杆 D.道钉撬
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9分)
8.关于电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冰箱内温度比较低,这是液体汽化吸热造成的
B.电冰箱散热器摸起来烫手,这主要是电流的热效应
C.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白烟”是冰箱内蔬菜、水果等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D.电冰箱内“白粉”是凝华而成的
9.下列现象与大气压有关的是:
A.人的呼吸
B.医生给病人输液
C.高山上煮饭,要用高压锅,饭才熟得快
D.茶壶盖上的小孔被堵住后,茶水不易倒出
10.下列各选项中对应的原理正确的是
A.在平静的湖面看到水中的鱼和天上的云彩――光的反射。
B.校园里桂花飘香、加糖的水变甜了――扩散现象。
C.定滑轮、动滑轮、轮轴的实质――杠杆。
D.液体压强计、茶壶、船闸――连通器。
选择题答题表: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漂浮在水面上的重20N的正方体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方向为
,施力物为 ,木块浸在水中体积为 m3。(g取10N/kg)
2.一块长方体木块(长宽厚之比为4:2:1),平放和侧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则对桌面的压力之比为
,对桌面压强之比为
。若平放时拖动它所受摩擦力为
,侧放时拖动它所受摩擦力为
,则
(填“<”、“=”、“>”)。
3.人们用 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其符号是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使传来的噪声被反射或部分吸收而减弱。这是在 减弱噪音。
4.《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 的物理知识所至。
5.在物理学中,用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用 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要测同学爬楼梯时做功的快慢,需测哪些物理量 。
6.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 (填某种物态化)。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 形成的。
7.正常人的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1.5W,那么在一天时间内心脏做功 J,这些功可把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匀速举高 m。(g取10N/kg)
四、作图。(每小题2分,共4分)
1.完成下面透镜的光路。
![]() | |||
![]() | |||
• • • •
2.质量为2kg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如图,作出木块所受浮力的图示。
五、实验、探究题。(10’+2’+5’+2’=19’)
1.如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的实验。
①在甲、乙、丙三个图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做 运动。
②为了研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是否与压力有关,应选
两装置。
③选甲和丙装置可探究的问题是
。
④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积有关,还应增加一步怎样的实验:
并与甲图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
⑤该实验探究问题的主要方法是 。
2.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有一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经过实验,获得如下数据: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4 | 5 | 5 | 4 |
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
.
3.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
①装好器材后,记下钩码和拴住弹簧测力计的线端原先的位置,然后________________提起弹簧测力计,读出测力计示数,并测出钩码和拴住测力计的线端上移的距离。
②某同学正确的测得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2m,钩码总重1.5N,其他被测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拉力F/N | 拉弹簧测力计线端上移的距离s/m | 有用功 W有/J | 总功 W总/J |
0.6 | 0.4 | 0.3 | 0.24 |
上表中肯定错误的数据是 和 。
改正后计算出的机械效率为 。
③若用上述装置提起重1.5N的钩码,机械效率为η1,提起重3N的钩码,机械效率为η2,则η1 η2(填“>”、“=”或“<”)
4.如图为温度计的一部分。
甲图的示数为 ;乙图的示数为 。
六、计算题:(共14分)
1、(8分)一个底面积为0.012m2的容器内装有重10N的水,水深0.1m,容器重2N,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不计容器厚度,g=10N/kg),求:
①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③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6分)如图,体积为10-3m3的正方体木块,其下表面距水面6cm,试计算出与木块相关的三个物理量。(g=10N/kg)
七、能力提高题。(5’+8’=13’)
1.某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浮沉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他们来收拾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都沉在了容器底部,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3: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
。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1)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2)配制一大杯盐水;
(3)将这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马铃薯的编号 | 质量(g) | 体积(cm3) | ||
放入盐水前 | 在盐水中下沉后 | 放入盐水前 | 在盐水中下沉后 | |
A | 44.8 | 39.2 | 40 | 33 |
B | 56.1 | 48.8 | 50 | 41 |
C | 77.3 | 67.9 | 69 | 57 |
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
猜想2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 。
2.如图,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正方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图如下
![]() |
则①此正方体金属的重力、质量、边长、体积、密度、完全浸入时所受浮力等都可求出,请至少求出以上量中的三个量(只写物理量和结果)
, , 。
②图中M点对应的数据应为 。(g=10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