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物质形态变化测试题
姓名: 班级: 座号: 评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1.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 、或 等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
2.根据本题图示,请你回忆一下摄氏温度的制定方法:
|
3.气象学里的日平均温度,是一日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如果某地某日在上述四个时刻的气温分别是-3℃、-1℃、6℃、4℃。那么该地的日平均气温是 ℃。请你找机会测量一下你学校所在地某日的平均气温。
4.有以下温度:1520℃、120℃、55℃、37℃、23℃、0℃、—15℃、—50℃,请你为以下情况选择适合的温度。
(1)铁的熔点 (2)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3)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4)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
5.通过学习你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有了解了吗?请你回忆一下:物体是由 组成的,分子间是有 的,分子不停地做 ,分子间存在相互 。 |
|
8.如图3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①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②成小水珠或③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珠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会④变成小水珠,与原来的水珠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如果水珠下落中骤然遇到0℃以下的冷空气,于是水珠便快速⑤成冰珠,下落时就是冰雹。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编号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① 、② ③ 、
④ 、⑤ ;
(2)上面5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填序号号码);
|
|
9.如图4所示的是萘的熔化图像,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1)萘在AB过程中是 态,该过程中要不断 热,温度 。
(2)萘在BC过程中是 状态,温度 ,但需要不断 热,这个过程用了 分钟,萘的熔点是 ℃。
(3)萘在第4分钟时是 态,在第8分钟时是 态,在第20分钟时是 态。
(4)从熔化图像可以看出,萘是一种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关于物体冷热程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 B.不可以根据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C.准确的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D.0℃的冰与0℃的水冷热程度不一样
2. 用一支原来示数为39℃的体温计,未经下甩,便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当时气温是35℃,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 )
A.39℃ B.37℃ C.36.5℃ D.35℃
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有 ( )
A.放在盐水中的鸡蛋被腌咸了 B.在太阳光照射下,看见空气中尘土飞扬
C.糖溶在水中,使水变甜 D.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水中微生物在游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有较大的引力 B.分子间的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C.液体容易流动,说明液体的分子间主要是斥力的作用 D.气体分子间根本没有相互作用力
5.关于物体分子之间的间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扩散运动(两种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不仅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而且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 B.一块铁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C.泡沫块一压体积变小,说明泡沫分子之间有间隙 D.一根铜丝很难被拉长,说明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6.关于汽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化现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B.汽化现象只在沸点发生
C.汽化现象在沸点以上温度才能发生 D.任何温度下,液体都能发生汽化现象
7.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风会感到凉爽,如果把一支温度计放在这个吊扇下面,温度计的示数将 (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8.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冰块多些,乙盆里的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房子里,两盆冰块都未完全熔化,那么( )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 B.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C.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低; D.必须用温度计测量后才知道。
9.在图5中,描述晶体熔液凝固过程的图像应为( )
图5
10.夏天,人们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冰棒纸外面有“白霜”,这是由于( )
A.白气和白霜都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B.白气和白霜都是水蒸气凝固而成的 C.白气是水蒸气凝固而成,白霜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D.白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白霜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11.下列现象中先凝固后升华的现象是( )
A.北方寒冷的冬天,晒在室外的湿衣服结冰后慢慢干了 B.用久了的灯泡内壁变黑了
C.霜的形成 D.不可能有这样的现象
12.小明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三、实验题(共14分):
1.如图8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读作 ;如果有一温度为37℃,请你仿照图甲、乙,在丙图中填涂出温度计的液柱
|
|
|
2.如图9为一个装有空气的瓶子倒放在装有密度较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使瓶口相对,两瓶口间用一块玻璃隔开。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你能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
3.如图10所示装置用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 ;纠正错误后,进行正确操作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100 | 100 | 100 | 100 | … |
4.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以及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快慢有关,为了通过
|
实验探究蒸发的快慢是否与这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三组实验,每组实验中分别滴在两块玻璃板上的酒精质量相等.请根据如图12所示情景回答问题:
(1)根据甲组实验可以判定液体蒸发的快慢与 是否有关;
(2)根据乙组实验可以判定液体蒸发的快慢与 是否有关;
(3)根据丙组实验可以判定液体蒸发的快慢与 是否有关.
四、综合题(共14分):
1.如图13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请思考: |
|
2.夏季某一天,小宇打完足球回家,他从电冰箱中拿出一瓶冷藏的雪碧饮料放在饭桌上准备用来解
|
渴,当他洗完脸出来时,妹妹小莉就在嚷嚷:“哥哥,你的雪碧漏水啦”,小宇发现雪碧罐外壁乃至顶部果然有很多水珠(如图14),但他认为并不是雪碧罐漏水。请你发表一下看法,那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答:
3、在炎热的夏天,为使自己的身体凉爽一些,请你用物理知识,写出两种能够使身体凉爽的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
(1)、方法: ;
理由: 。
(2)、方法: ;
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