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单元测试题NO1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第题2分,共40分)
1.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 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2.一般说来,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样做是为了
A.减弱声音的反射 B.增强声音的反射
C.提高声音的音调 D.为了美观好看
3.用一软橡胶棒以不同的力轻敲同一个音又,所产生的声音将有不同的是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4.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
C.降低声音的音调 D.增强音色
5.人凭听觉不能发觉飞行的蝴蝶,是因为
A.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太轻 B.人耳离飞行的蝴蝶太远
C.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太慢 D.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太快
6.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范围主要取决于声音的
A.响度 B.频率 C.振幅 D.音色
7.关于声音和振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C.振动停止,声音能继续传播 D.振动停止,声音传播也停止
8.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鸟语、流水、琴声……我们能把这些声音分辨出来,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频率 D.音色
9. 站在200m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他听到起跑的枪声才开始计时,则他开始计时的时间比实际起跑时间大约晚(接近的)
A. 0.59s B.0.29s C. 0.15s D. 0.1s
10.在听熟人打电话时,从声音的特点,容易辩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
A.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
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 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
11.人看到蝙蝠在空中飞行,却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其原因是:
A、蝙蝠不会发声; B、蝙蝠发声响太小;
C、发声的频率太高; D、发声的频率太低。
1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13.要想提高二胡的音调,胡琴的弦应当
A.松一些 B.紧一些
C.松紧不变,但用力拉弦 D.松紧不变,快速拉弦
14.当声音从空气中发出经过水面传人水中时,一定不变的是
A.响度B.传播速度C.音色D.音调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乐音就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它不可能是噪声
B.打开门窗,加快空气的流动,可以减弱马路上的噪音
C.噪声可以影响人们的休息和学习,但不会影响健康
D.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环境,减弱噪音
16.一个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却听不到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
B.一定是声源和人耳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
C.一定是声音的频率太低或太高,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7. 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入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18.男中音放声高歌,女中音小声伴唱,这两个声音响度大、声调高的是
A.男中音音调高,女高音响度大 B.男中音响度、音调跟女高音相同
C.男中音响度大,女中音音调高 D.无法确定
19.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这三下声音依次是由下述物质传播的
A.钢、空气、水 B.钢、水、空气
C.水、空气、钢 D.空气、水、钢
20.在雷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光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雷声晚发生 B.闪电离人近
C.闪电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得多
D、闪电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小得多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向一个空暖水瓶中灌水,有经验的人凭声音就可知瓶是否灌满。这是因为水灌得越多,空气柱变得越 ,气柱发出的音调越 。
2、声音的三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男同学一般总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浑厚。即 一般比女同学的低,其原因是声带振动的频率比女同学的 。
4.人说话、唱歌时发出的声音是靠声带的 ,并靠 作为媒介将声音传播出去。
5.一切 、 和 物质都能传播声音,鱼会被水下的划桨声吓跑,表明 能传声;“土电话”表明 能传声。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6.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个管子,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那么,第一下响声是从 传过来,第二下响声是从
传过来的,说明声音在 中比在中 传播得得快
7.超声波是频率超过 声波。它的应用有 、
和 。
8.雨夜,一闪电过后8S才传来雷声,声音隆隆持续6S才停止,放电的地方与你的距离是 。
9.空气中,人耳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则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至少要0.1s,人若要听清自己讲话的回声,则必须距障碍物 m以上。
10、2005年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所有观众。她们是怎样训练的呢?听不见声音,她们将身体紧贴在音箱上,感受音乐的节奏,因为声音是由 产生的,通过 的方式感知声音。
三.计算题(第题5分,共10分)
1.用超声波测海深,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米/秒,如发出超声波后4秒收到由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求海深。
2.小明看到闪电后6s后听到雷声,求出闪电离小明有多远?
四.实验题(共22分)
1.下面两个表反映与声速有关的一些实验数据,从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6分)
物质 |
|
温度/℃ | -30 15 20 25 100 |
声速/m/s | 313 340 344 346 386 |
物质 | 空气 | 煤油 | 蒸馏水 | 铁 |
温度/℃ | 25 | 25 | 25 | 25 |
声速/m/s | 346 | 1324 | 1497 | 5200 |
2.
如图所示,有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能听到室外的鸟的歌唱声。而她到另一间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内抽成真空)几乎听不到鸟的歌唱声。请运用所学的声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在两个房间女孩都能看到小鸟,在乙房间的女孩内几乎听不到室外树上鸟儿的歌唱。(4分)
3、小明同学在研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活动,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记录或归纳实验结论:(6分)
(1)小明用手触摸发声的音叉时,感觉到音叉在 ,当他用手握紧音叉时,发声就停止了,这说明了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小明轻敲桌子的一端,耳朵贴紧桌子的另一端能听到很响亮的声音,这说明了 。
(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这说明了 。
4.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扳、玻璃、木扳、硬纸扳)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间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6分)
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
材料 | 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 |
泡沫塑料扳 | 0.3 |
玻璃 | 0.6 |
木扳 | 0.4 |
硬纸扳 | 0.5 |
按隔音效果好坏依次排列:
、 、 、 。
总结好的隔音材料的共同特点之一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