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物理试卷 -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中考题库

2014-5-11 0:27:21下载本试卷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中考题库

1.天气热极了,小红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当时室温为32℃。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时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____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如图3所示,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图4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与 (  )

A.水的温度有关         

B.水的表面积有关  

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D.上述三个因素都有关

3.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氦

熔点(℃)

-39

1064

1083

1300

3410

-272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会熔化   B.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C.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无法使用  D.在-265℃时氦气是气态

4.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5.在图5中描述晶体的熔化图象正确的是        (   )

6.老师在实验室给同学们演示了如下实验: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有一些卫生球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于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形成的

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形成的

C.“雪景”经历了先凝华后升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雪景”经历了先升华后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7.在25℃左右的室内,将一只温度计从酒精中拿出,观察它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温度计示数上升           B.温度计示数下降

C温度计示数不变           D.示数先下降后上升

秋天早晨露水的生成是______现象;冬天早晨霜的生成是______现象;烧开水时,铝壶嘴冒出“白气”,这“白气”的生成是______现象。 

  8.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为了新奇;   B.为了美观;   C.为了清洁房顶;   D.为了解暑降温。

  9.某物质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则此图线可能是 (  )
  A.铝的溶解图线.

  B.松香的溶解图线.

C.铝的凝固图线.

D.松香的凝固图线.

  10.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11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

C.冬天,戴眼睛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D.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

12.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A .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C.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涂酒精以缓解症状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13.以下所述生活实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

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

  14.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

   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      B.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      D.早晨,室外大雾迷漫

  15.“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16.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

B.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

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17.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A、春天到了,冰雪消融    B、初夏,林中白雾弥漫

  C、深秋,果实上挂满了白霜  D、严冬,河面上结冰

  18.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如图6所示,是小亮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的装置,如果想要节约一些酒精灯的燃料,并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是                。当烧瓶内的水沸腾后把酒精灯移开,水将不再沸腾。请你写出两种使瓶内的水再沸腾起来的方法。(用酒精灯加热除外)

                            

                            

  19.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为了保护发射台的铁架不被火箭向下喷射的高温火焰所熔化,工作人员在台底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当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时,产生了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和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2005年神舟6号飞船完成任务顺利返回,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神舟系列飞船的外表面都涂有特殊材料,它在高温下_______(填写“吸热”或“放热”)变成气态,对飞船起到保护作用。

20.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16所示。

(1)图17是    (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18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

                               

  21.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文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1)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12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

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2)根据图像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

(写出3点即可)

  ①                      

                      

                      

  22.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都和水的物态变化有关。当温暖潮湿的地面空气上升,达到一定的高度时,由于那里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水滴,就形成了美丽多姿的云朵。

有时候,在湛蓝的天空中也会出现一条长长的白色云带,这是高空飞过的喷气式飞机“描绘”出来的。由于飞机喷出大量的烟粒,这些烟粒起着凝结核的作用,使水蒸气凝结后附着在烟粒上,形成云带,在阳光的照射下,云带呈现出白色。

问题:

(1)在形成云带的过程中主要的物态变化是什么?

(2)炎热的夏天,剥开冰棍儿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棍儿周围出现了“白气”,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3)在某些烟尘污染严重的地区,雾天比其他地区要多,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23.小明在家里吃晚饭时,看到爸爸拿起一瓶在经桌上放了两天的啤酒,用起瓶器(俗称瓶起子)打开瓶盖时,听到“砰”的一声,并看到从瓶口冒出了一股“白气”,还看到从瓶口冒出了一些啤酒沫。请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这股“白气”是怎样产生的?

24.寒冬的清晨,我们在室内经常看到窗玻璃上有美丽的“冰花”。请你判断“冰花”是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并用物理知识解释它形成的原因。

25.刘娟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她在一次消灭房间里的蚊子时,用的是如图所示的气雾杀虫剂。刘娟同学用这种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她摇了摇金属罐,明显感觉到罐里有液体,她又通过阅读说明书得知这种杀虫剂是用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和药物配制而成的。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金属罐变凉的原因。

26.夏天在游泳池里游泳,并不感觉水有多冷,可是当到了岸上以后,就会立刻感到冷,当有一阵风吹来时,这种冷的感觉就更加明显,为什么?

27.某同学尝试用纸做的盒子烧开水:本来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而酒精灯的火焰温度大约是400——500℃,他用纸盒盛些水放到酒精灯上加热,过了一会儿水被烧开了,而纸盒却完好无损。

  (1)为什么火焰的温度超过了纸的着火点,纸却不会燃烧?

 

  (2)实验中可看到:水在沸腾前温度________,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_______。

(3)水被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该同学用温度计每隔一分钟测试了一次温度,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28

39.5

57.0

74.0

88.0

93.6

93.6

93.6

90.3

86.2

A、由表格可知:在当地,水的沸点是    ℃,

这个温度要比水标准的沸点要   

B、在下面的方格纸上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资料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28.小英同学按图15(甲)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15(乙)所示,则液体温度为_____________℃。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