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基础巩固
1.设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分别是v1、v2、v3一般情况下 ( )
A.v1>v2>v3 B. v1<v2<v3 C. v3>v1>v2 D. v2>v1>v3
2.人耳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需要使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 ( )
A.早0.1秒 B.晚0.1秒 C.早0.1秒以上 D.晚0.1秒以上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人说话发声是靠舌头的振动 B.鸟鸣叫的声音是靠鸣膜振动
C.蟋蟀叫声是靠腹部的发声器官 D.小提琴发声是靠琴弦的振动
4.在小的房间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 ( )
A.在小房间里人们说话声音较小,不会产生回声
B.在小房间里人离墙壁很近,回声和原声混到一起,因而听不到回声
C.在小房间里声音不会产生回声现象
D.上面说法都不正确
5.属于液体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
A.听到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 B.利用声纳发出的超声波测海深
C.听到海港轮船的汽笛声 D.听到水龙头淌水的声音
6.属于固体传声的现象是 ( )
A.月球上宇航员靠无线电话交谈 B.夜里雷雨交加把人惊醒
C.地壳深处发生地震把声音传到地表 D.听交响音乐会
7.下列介质传声最快的是 ( )
A.海水 B.空气 C.大理石 D.铝
8.用手按正在发声的音叉,音叉就不发声了,这是因为 ( )
A.手使音叉停止了振动 B.手把声音给吸住了
C.手不能传播声音
D.音叉的振动自动结束了
9.看图1.1-1回忆课堂上演示的实验,它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二胡发
声靠 振动,小号发声靠 振动,人说话靠 振动,这些振动的
物体统称为 .
|
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就是靠 传来的,声音在 、 中传播
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
11.探究实验:声音怎样向远处传播
⑴提出问题:声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
⑵猜想和假设:声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作媒介
⑶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老师讲课学生能听到. 说明: .
②用塑料袋包好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铃声.说明: .
③把两张课桌紧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能够很清晰地听到声音.说明: .
④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越来越弱,直到听不见.说明: .
⑷分析和论证:声音可以靠 、 或 作为媒介来传播.
⑸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
二、探究提高
12.火车钻山洞时,我们听到车轮在钢轨上滚动的声音跟火车在洞外行驶相比 ( )
A.声音轻了 B.声音响了 C.声音没有变化 D.声音消失了
13.利用回声不能测定 ( )
A.海底的深度 B.海底鱼群的位置
C.打雷处与听到雷声的人之间的距离 D.对面山崖的距离
14.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水中的鱼可听到马达声岸边飞翔的鸟、散步的人也可听到,若距艇的距离都相同,察觉快艇启动先后是 ( )
A.鸟先于人 B.鱼先于鸟 C.人先于鱼 D.鸟先于鱼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相同的
B.离障碍物太近时,声源发出的声音不会形成回声
C.原声和回声有时是混在一起的
D.由于介质传声的速度不同,声源发出的声音就会形成回声
16.敲击长铁管一端,耳朵贴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响声 ( )
A.第二声是第一次的回声
B.第二声是另一只耳朵听到的
C.第一声是从空气传来的,第二声是从钢管中传来的
D.第一声是从钢管中传来的,第二声是从空气传来的
17.重击很长的储油罐的一端,另一端应该听到 ( )
A.三次声音 B.两次声音 C.一次声音 D.四次声音
18.人朝障碍物方向喊话,障碍物到人的距离必须大于 m时,人才能听到自己喊话的 .
19.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能传声,且比空气传播声音的速度 .
20.玻璃鱼缸的水中有金鱼,用细棒轻轻敲击鱼缸外沿,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 (填“鱼缸”、“空气”、“水”、“鱼”)
21.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去一些,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起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⑴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
⑵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2.在我国云南生长着一种神奇的“跳舞草”,每当音乐声响起,它的叶子就会随着音乐旋律的高低快慢而上下跳动,音乐停止,它也停止了跳舞.你能猜想它“跳舞”的原因和我们学过的声的知识有什么关系吗?
23.有人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用坐机拨打真空罩内的手机,手机 (“会”或“不会” )显示来电号码,我们 (“能”或“不能” )听到手机的响铃声.请说明道理:
.
24.老式的唱机放声时,另唱针在唱片上划过.
⑴用放大镜观看唱片表面的情况是:
⑵用放大镜观看播放唱片时,唱针在唱片上的情况是 .
25.在敲响大古钟时,会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句话原是描写宫廷歌女美妙的歌喉的,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如何解释?
26.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一回声探测器从海面发出声音到沉没在海底的旧炮舰再反射回海面,所用时间为1.2s,求沉舰到海面的距离.
27.小明和小刚欲测一段铁路长,但没有合适的尺子,他们查表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 m/s,于是两个人各站在被测铁路的一端,小明用锤子敲击一下铁轨,小刚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两次声音时间间隔是2s,求这段铁路有多长?
28.一铁轨长51m,在其一端敲击,声音从空气中传入耳中,比从铁轨中传入耳中晚0.14秒,求声波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
三、课外延伸
29.朝山谷喊一声,会接连听到几个喊声 ( )
A.是因为声音传得很远 B.是因为喊声使声音振动形成几个回声
C.喊声经多多座高山反射形成了几个回声 D.是两只耳朵从不同方向听到喊声的结果
30.除了唱片能将声音保存下来,你还能举出哪几种不同的将声音保存下来的办法,请举出两例 , .
31.假使正在月球上考察地质地貌的的两名宇航员的无线电通讯系统突然遭到了破坏,请你帮助他们想个办法能够马上进行语言交流.请说明你的理由.
3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10m/s,司机鸣笛行驶40m后听到汽车正前方山崖反射回来的回声,求汽车鸣笛时距离山崖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