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物理试卷 -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第一章声现象测试

2014-5-11 0:27:22下载本试卷

第一章 声现象测试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____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诗中的名句。船上的客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这是因为寒山寺的大钟受到撞击发生了      

3.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居民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
居民噪声:                              。

交通噪声:                              。

4.乐音的三个特性是响度、       。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   较高。

5.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

6.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门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      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音的     大,也可以说他在说话时,声带的振动    大。

7.噪声是四大污染之一,过强的声音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为了保护我们的听力,声音不得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我们的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得超过    分贝。

8.声音在介质中是以   的形式传播,利用声音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隆隆雷声预示大雨将临,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9.宇航员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交谈,这是因为在月球上没有     ,声音在     不能传播。

10.图5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是噪声的波形,图   是乐音的波形.

11.蝙蝠发出的是人耳听不到的     ,它能准确地判断障碍物

或捕捉目标的位置,是由于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

      装置,可探测海洋深度、绘制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等.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为了减弱我们教室内受到的噪声干扰,下列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关闭门窗          B、由交警部门在校区附近设立禁鸣标志

C、在学校围墙边植树造林    D、在耳朵里塞一小团棉花

2.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液体能传声的是(  )               

A、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引到网里  B、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C、水龙头发出“哗哗”的流水声   D、依靠潜水艇的声音,判断潜水艇的位置

3.下列发声体发出的声音,人能听到的是(  )                

A、旗帜在风中振动(约50Hz)      B、医院里的“B超”

C、蝴蝶飞行时扑翅(约2Hz ~ 3Hz)    D、风暴发出的声波(10Hz ~ 15Hz)

4.“高声呼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  )    

A、音调的高低       B、响度的大小

C、音色的好坏       D、以上说法都可以

5.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节奏不同

6.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D.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7.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8.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下列设备,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9.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10.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如图3)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色C. 音调  D. 频率

三.综合能力题

1.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入烧瓶中,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点燃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

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

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    表明发声体在振动。

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                     

2.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请简要回答或计算出下列问题。

⑴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 

⑵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

⑶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能否进行太空测距?为什么?

⑷请你再说出超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两个应用的实例。

3.下列声音属于噪声是: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不属于噪声的是:      

  ⑴城市里的汽车发动机的运转声;⑵歌唱时乐器的伴奏声;

⑶晨读时的朗读声;  ⑷自习课的喧哗声;

⑸深夜的引吭高歌声; ⑹老师讲课声干扰某个学生的睡觉;

⑺装修房间的电钻声; ⑻燃放爆竹的爆炸声。

⑼汽车的喇叭声    ⑽公园里的小鸟鸣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