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要求,请选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1.有四种不同年代的潜水装置,它们潜入海水的最大深度如图所示,其中能承受海水压强最大的是
2.下列每个选项都有两句话,其中两句话意思最接近的是
A. 柳絮因风起; 为有暗香来
B. 坐井观天; 猴子捞月
C.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一个巴掌拍不响;
D. 未见其人听其声; 乡音无改鬓毛衰。
3.坐在船上的人用浆划水船就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A.人对船的作用力 B.浆对水的作用力 C.人对浆的作用力 D.水对浆的作用力
4.如图,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则气泡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D.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5.有一很薄的塑料袋装满水后, 用细线系紧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称为10牛, 若将其浸没在水中,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10牛 B. 接近10牛 C. 接近8 牛
D. 0 牛
6.如图,甲、乙球的体积相同,此时天平平衡,则ρ甲:ρ乙为
A.2:1 B.1:2 C.3:4 D.4:3
7.如图所示,把塑料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光滑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或书包,在解释这个现象时分用以下四句话。①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上;②把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墙上,塑料吸盘与墙壁之间空气被挤出;③吸盘与墙之间产生了一个摩擦力;④挂衣钩可以挂住衣服或书包。按照下列哪个顺序排列这四句话,可以把这个现象解释得最清楚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8.钢筋坚韧耐拉却不耐挤压,混凝土耐挤压却不耐拉伸,用作楼板的预制板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你认为在楼板中钢筋的位置为
A.靠近上表面 B.靠近下表面 C.中间 D.位置不定
9.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在月球上,他发现没有空气和水,则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在月球上可能做到的是
A.点燃蜡烛 B.扇扇子纳凉 C. 跳远 D.利用回声测距离
10.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 (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11.许多公园里都设有供游人休息的石凳和木椅。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人们会感到石凳比木椅热。对于这种现象的原因,小明同学提出了以下几种假设,你认为合理的是
A.石头温度总是比木头的高 B.石头比木头的比热容小
C.石头比木头的密度大 D.石头比木头的比热容大
12.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光有能量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沿着直线传播
13.如图通过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一蚂蚁,由此可判断蚂蚁到凸透镜的距离
A.小于10cm B.大于10cm,小于20cm C.等于20cm D.大于20cm
14.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某物体受到的浮力。甲:先测物重,再测浸在水中的拉力;乙:将弹簧测力计所挂的物体浸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示数的减小值;丙:将弹簧测力计所挂的物体浸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出排开水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甲方法可行 B.只有乙方法可行 C.只有甲和丙可行 D.都可以
15.下列估测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约1000Pa B.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强约30Pa
C.中学生游泳时受到水的浮力约50N D.人在空气中可能不受浮力
16.在以下情况中,物体所受浮力不发生变化的是
A.江中的船漂流人海 B.江底的小石块被冲人大海
C.海面下的潜水艇逐渐浮出水面 D.给停泊在海港内的货轮装货
17.某同学从下表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比较好
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值不同
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表C/[J(kg℃)-1]
水4.2×103 | 干泥土0.64×103 |
酒精2.4×103 | 铜0.39×103 |
冰2.1×103 | 铝0.88×103 |
煤油2.1×103 | 铅0.13×103 |
水银0.14×103 | 砂石0.92×103 |
18.小亮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时,大胆探索,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如上图所示,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A.
B.
C.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19.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水箱是密封的,并装满水,如果将玻璃管提高,则水箱各部分压强的变化应是
A.左侧箱壁压强不变 B.右侧箱壁压强减小
C.箱顶上的压强增大 D.箱底上的压强减小
20.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烧杯内盛有浓盐水,如果向烧杯内加一定量的清水(未溢出),则
A.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
B.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
C.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
D.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
二、填空与画图题(每空1分,每图2分,共26分)
21.人在青年时期的头发强度最大,如20岁组的人的头发能承受的拉力平均为1.72牛。如果用强度系数来表示头发的强度,并把20岁组人头发的强度系数定为1,则40岁组人头发的强度系数为0.8,那么40岁组人的头发承受的最大拉力为___________牛。
22.在航海里,船只向前航进过程中,如果两艘船靠得很近并肩行驶,如图所示,两船在近距离并排行驶将会 ,这是因为两船内侧水的流速 于两船外侧水的流速,造成了两船内侧水的压强 于外侧水的压强的原因。请你试着运用上面学到的物理知识说明,等候火车的乘客为什么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
23、观察上图所画的古代人们利用滚棒移动大石头的情况可知, 。
24.一个下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罩,在玻璃管下端套一只尚未吹气的气球,然后用手抓住橡皮膜向下拉或向上压,此时气球的大小将发生变化;这实际上构成了一个人体呼吸过程的简单模型,其中模拟肺的是______,人在吸气时,相当于橡皮膜
(“向下拉”、“向下拉”),此时瓶内气压比大气压_____(填“大”、“小”)。
25.对于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紧张症,可用漂浮疗法减轻它.漂浮池内有一定深度的水,水中加有大量的__________ (填“盐”或“酒精”),任何人进入池内都会漂浮起来.
26. 喜欢思考的小明在医院挂水时发现所有挂水的瓶子都要挂得很高,为了探个究竟,他将瓶子拿了下来,这时他发现针头处出现了回血的现象,为了防止这样的现象,小明应 。其实小明的这一行为正验证了液体内部压强与 有关。
27.生物课本上对血压做了如下定义:“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健康成年人收缩压正常值的变动范围为12Kpa~18.7KPa”这里“血压”的“压”是指的___________(选填“压强”或“压力”)。
28.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表面积约为我国陆地总面积的54倍,请你根据上述条件估算地球表面大气总的重力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下左图是广告的宣传画,请你说出这两幅图中不科学的地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如上右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甲骑车、乙跑步)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图中两条线的交点表示此时甲车运动的_______________与乙车相等.若甲同学和乙同学同时出发,其它条件不变,请你在图中作出甲同学的路程一时间的图线。
31.请画出下左图中单摆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32.如下中图所示,a、b为岸上灯泡S发出的射入潜水员眼睛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潜水员看到岸上灯泡S的像S’。
33.某同学测量多个相同质量钩码的情况如图所示,请根据上右图情况
将未显示的钩码补齐。(g=9.8N/kg)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每图2分,共13分)
34.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华同学用同一个木块已完成了下图中的甲.乙两步实验,由此他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如果还想继续探究与压力是否有关,应如何进行实验(在方框内画出操作方法简图)?并与图 (填“甲”或“乙”)比较才能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
.
35.浮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同学提出了如下猜想:可能与物体的重力G物、物体的体积V物、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液体的密度ρ液和物体的密度ρ物有关。为了整合自己的猜想,小明认为猜想中的G物、V物和 这三个猜想只需验证其中两个。经整合后小明设计了如下表格并记录了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 物体 | G物(N) | V物(cm3) | 液体种类 | V排(cm3) | F浮(N) |
1 | 铁块 | 1.42 | 20 | 水 | 10 | 0.1 |
2 | 铁块 | 1.42 | 20 | 水 | 20 | 0.2 |
3 | 铁块 | 1.42 | 20 | 盐水 | 20 | 0.25 |
4 | 铝块 | 0.43 | 20 | 水 | 20 | 0.2 |
5 | 铜块 | 0.7 | 10 | 水 | 10 | 0.1 |
(1)分析表中数据1和2,说明浮力与 ;
(2)分析表中数据 和 ,说明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对于表中2 、4组数据和1 、5组数据,分别是说明与G物和V物无关,你认为这两组数据先分析 组数据比较好;
(4)小明又进一步探究了浮力与浸入的深度是否有关,结果发现物体在浸没过程中随下表面距水面的距离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小,于是便得出结论:浮力与浸入深度有关,你认为小明分析时存在什么问题: ;
(5)若物体浸没后继续下沉,但未接触容器底,则图中能正确反映浮力大小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 )
![]() |

四、简答与计算题(29题4分,30题5分,31题12分,共20分)
36.美丽的洪泽湖位于淮安市洪泽县西部,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由于有部分大坝年久失修,因此,在历史上有多次水灾是因为大坝决堤而引发的。假如你是洪泽湖大坝的总设计师,你会如何设计大坝?请画出你设计的剖面图,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37.淡水资源缺乏是一个全球性难题,世界各国都在倡导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然而生活中常有一些细节被人们所忽略,如我校卫生间里经常出现不拧紧水龙头现象。假设某水龙头没拧紧每秒钟会滴下两滴水,每滴水约为0.05ml,照此计算,这只水龙头连续滴水一个月(30天)会流失约多少千克的水?
38.一个体重为50kg的同学骑自行车上学,在水平路面上以4m/s的速度匀速行驶,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求:
(1)请从题目中找出一些不科学的说法。(至少写出1个)
自行车净重 | 20kg |
行驶过程轮胎与地面接触总面积 | 1×10-2m2 |
匀速行驶过程中的总阻力 | 30N |
车轮直径 | 0.61m |
轮胎承受的最大压强 | 1.2×105Pa |
(2) 在行驶过程中,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3) 该自行车骑行时最多装载多少千克的物体?
(4) 已知求物体动能的公式为E=mv2/2(E表示动能,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请求出此时骑车的人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