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物理试卷 -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014-5-11 0:27:22下载本试卷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总25分)

1.     不仅影响物态的变化,还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气候的变化、新材料的研制等。该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是     

2.小英同学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液体温度为___________℃。

3.秋天早晨露水的生成是______ 现象;冬天早晨霜的生成是______ 现象;烧开水时,铝壶嘴冒出“白气”,这“白气”的生成是______ 现象。 

4.天气热极了,小红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当时室温为32℃。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时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_____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为了保护发射台的铁架不被火箭向下喷射的高温火焰所熔化,工作人员在台底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当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时,产生了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  和____  。神舟系列飞船的外表面都涂有特殊材料,它在高温下_______(填写“吸热”或“放热”)变成气态,对飞船起到保护作用。

6.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三时,某同学使用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他先用电压表正确的测量了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了测量灯泡L2两端的电压,他想将电压表接A点的那一段导线改接到电路中的C点,而保持电压表接B点的导线不动。你认为这种接法是   的(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7.调节收音机音量的旋钮开关,实际上是一个       ,它的原理是              ,在电路中起的作用是             

8.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为4伏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A,该导体的电阻为    Ω;当这个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该导体的电阻为    Ω。

9.杨明是一个无线电爱好者,一次在修理收音机时,发现有一只电阻值为30Ω的电阻需要更换,而现在只有10Ω、20Ω、40Ω、60Ω、120Ω几种规格的电阻(每种电阻都有若干个),请你帮杨明想两种更换电阻的方法。例如:将两只60Ω的电阻并联。

方法一:                 

方法二:                 

10.有一个电铃,它的电阻是10Ω,额定电压为6V。现只有一个电压为9V的电源,为使电铃正常工作,应给它   (选填“串”或“并”)联一个阻值为    Ω的电阻。

1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将滑片移至图示位置时,灯泡恰能正常发光.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电流表的指针将 _____________ (填“向左偏”、“向右偏”或“不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电压将 _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为了新奇;   B.为了美观;   C.为了清洁房顶;  D.为了解暑降温。

  13.某物质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则此图线可能是 (  )
  A.铝的溶解图线.

  B.松香的溶解图线.

C.铝的凝固图线.

D.松香的凝固图线.

14.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A.春天到了,冰雪消融    B.初夏,林中白雾弥漫

  C.深秋,果实上挂满了白霜  D.严冬,河面上结冰

15.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与 (  )

A.水的温度有关      B.水的表面积有关  

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D.上述三个因素都有关

16.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氦

熔点(℃)

-39

1064

1083

1300

3410

-272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会熔化   B.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C.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无法使用  D.在-265℃时氦气是气态

17.一根粗细均匀的锰铜线的电阻为R,要使这根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减小导线两端的电压  B.增大导线中的电流

C.将导线对折后连入电路 D.将导线拉长后连入电路

18.在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断开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关两端的电压为0   B.电灯两端的电压为0

C.电源两端的电压为0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9.李明同学在一次用3V和15V两个量程的电压表测电压时,电压表的“﹢”接线柱已接入电路,再用15V量程试触时,指针位置如左图所示,则下一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  )

A.直接接入c接线柱,然后读数

B.直接接入b接线柱,然后读数

C.断开开关,接入c接线柱,闭合开关后读数

D.断开开关,接入b接线柱,闭合开关后读数

20.给你两根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合金线、一个电源、一只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若干根导线,现需要研究的课题有:⑴: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⑵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的关系;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材料的关系。由上述实验器材,可以完成的研究课题是(   )

A.只有⑴    B.只有⑵

C.⑴和⑵    D.⑴、⑵和⑶

2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a、b、c、d为四个接线柱,闭合开关S后,灯泡L不亮,若用电压表接在b、d间,闭合开关S,电压表有明显示数;若将电流表接在b、c间,无论闭合还是断开开关S,电流表都有明显示数,且灯泡L发光。则故障一定是(  )

A.灯泡断路   B.灯泡短路

C.电阻R短路  D.电阻R断路

三.作图与实验题

  (22、23每空2分,24题12分,总计26分)

2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是小亮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的装置,如果想要节约一些酒精灯的燃料,并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是                。当烧瓶内的水沸腾后把酒精灯移开,水将不再沸腾。请你写出一种使瓶内的水再沸腾起来的方法。(用酒精灯加热除外)                       

23.如图所示,AC、EG分别为长度和粗细都相同锰铜丝和镍铬合金丝,B、F分别为这两段电阻丝的中点,张明同学用该装置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记录数据见表:  

步骤

电流(A)

0.5

1.0

A和C

2.0

0.2

0.4

E和G

0.8

(1)比较步骤         ,得出结论: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有关。

  (2)比较步骤①和②(或④和⑤),得出结论:                  ;

(3)比较步骤②和③(或⑤和⑥),得出结论:                  ;

(4)张明同学在完成上述实验后,将M同时接到A和E,N同时接到C和G,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0.7A,再与①与④结果相比较,又悟出一个电流规律:            

  24.下图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

  (1)在图中的圆圈内填入电流表、电压表的符号;(2分)

  (2)某同学规范操作,正确测量,测得3组实验数据分别是:U1 = 2.4V,I1 = 0.20A;U2 = 4.5V,I2 = 0.38A;U3 = 6.0V,I3 = 0.50A。请你在虚线框内为他设计一个表格,并把这些数据正确填写在你设计的表格内。(6分)

(3)根据表格中数据,请你算出待测电阻Rx    。(2分)

  (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2分)

四.简答与计算题(25题11分,26题8分,总计19分)

25.《扬子晚报》2004年5月21日A4版报道了一则新闻(标题:氮气泄露,夏现冬景)。

本报讯:昨晚,南京市建宁路上一停车场内发生氮气泄露事故,现场周围“寒气”逼人,车厢挂起冰柱,地面结了厚厚一层冰。

昨晚10点左右,建宁路上一家名为“的士”的休闲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停车场里一辆大型槽罐车尾部不断冒出白烟,并且越来越大,当他走过去一看,被现场的情景吓了一跳,只见车尾部开始结冰,车厢下端已经有大约10cm长的冰柱,而液体刚滴到地面上就开始结冰,不久地面上就是一层厚厚的冰。原来,这辆属于南京气体产品公司的槽罐车满载液态氮气,车尾部冒出的白烟就是车罐内液态氮发生泄露的表现。据介绍,氮气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如果有足够多的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周围气温降低到零下50℃,情况比较危险……

小盼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阅读了这则新闻后,提出了下面的问题,你能帮她解答吗?

(1)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常温常压下是气态,可槽罐车的车罐里怎么会出现液态氮?这样将气体进行液化有何好处?(4分)

(2)车罐内液体氮发生泄露时为何会冒出“白烟”?(3分)

(3)根据所学的物理和自然知识,文中似乎有两处不妥,你能指出来并加以改正吗?(4分)

  

       上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物理试题答案卡

     班级        姓名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总26分)

  

  1.               

2.                    

3.                。   

4.                        

5.                     

6.                         

7.                                  

8.                      

9.                                   

10.                

11.                 

得分

评卷人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得分

评卷人

     

三.实验题(总计26分)

(22、23每空2分,24题12分。总计26分)

22.                                  

                         

23.(1)           

(2)                                 

(3)                                  

(4)                                 

24.

(3)             

(4)                                 

得分

评卷人

     

四.计算题(25题11分,26题8分,总计19分)

  25.(1)

  (2)

(3)

26.如图所示,电阻R和R串联在电路中,现在要计算出R的阻值,图中所标出的物理量中至少需要知道哪几个量?如何计算?参考表中的示例填写表格(写出两种计算方法)。(总计8分)

需要知道的物理量

计算过程

例如

和I

=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