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练习试题
一、书写(4分)
二、积累·诵读·运用(3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6分)
2.学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文言文中的有些语汇已经作为成语流传下来了。请列举你在《童趣》、《论语》十则中学到的成语各两个。(4分)
《童趣》: 《论语》十则:
3.在下面横线上依次填上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2分)
①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 。
②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 。
③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 。
④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 在枝头。
A.装饰 获益匪浅 风采 垂挂 B.点缀 受益匪浅 风韵 吊挂
C.装饰 收获匪浅 风采 垂吊 D.点缀 获益匪浅 风韵 垂吊
4.下列对句子含义的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两句是说,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明天的浓阴,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B.《行道树》中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行道树是在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为能够给市民制造清新的空气、夏日里献出浓荫而高兴。
C.《第一次真好》中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的原因是:第一次的经历常常是失败的,使人感到沮丧。
D.“生命中的第一次越多,生命也就越益多姿多彩”,这就是说,要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
5.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落难的王子》一文通过王子的经历告诉我们:遭遇厄运是坏事,却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B.《理想》和《在山的那边》这两首诗的主题相同,都抒写了对理想的追求。
C.《白兔和月亮》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利益(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好事会变成坏事,只有赤贫如洗,一无所有才是最自在的。
D.《行道树》借行道树的形象表达了无私奉献的人生信。
6.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标示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B.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C.见二虫∕斗草间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名著阅读。(5分)
⑴根据你课外阅读《伊索寓言》的积累,完成填空。(2分)
造人,给每个人挂上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恶行,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有别人恶行的口袋挂在前面,把另一只挂在后面。因此,人们 。
⑵《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故事集之一,两千多年来以其特有的人生智慧和艺术魅力受到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你一定也读过其中有趣的故事,那就说说你的阅读感受吧。(3分)
8.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语文课堂上学语文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也不能忽略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请你为校园卫生保洁写一则宣传标语。(字数在15字以内)(3分)
Ⅱ(10分)
9.古诗文默写。(10分)
⑴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⑵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⑶老骥伏枥, 。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⑷子曰:“其恕乎! , 。”《论语·卫灵公》
⑸《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
⑹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 , ”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三、感悟·品味·欣赏(30分)
阅读《济南的冬天》《春》选段,完成10—13题。(10分)
[甲]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选取合适的内容填写在下列10-12题对应的横线上(水天一色 济南冬天的水 绿(暖) 侧面写出春雨的可爱 温馨宁静 亮(清) 春雨 多 细(密) 侧面写出济南冬天孕育着无限生机)
10.这两段文字都以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甲段写的是 ,它具有 、
的特点;乙段写的是 ,它具有 、 的特点。(6分)
11.甲段中写道“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加点部分突出了济南冬天 的特点;乙段中写道“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加点部分突出了雨中景 的特点?(2分)
12.甲段中写垂柳的作用是 ,乙段中写小草儿和树叶儿的作用是 。(2分)
阅读《生命的声音》完成题目10分
⑴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①事件中的故事。
⑵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
⑶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
⑷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
⑸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
⑹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
⑺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
⑻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
⑼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坷垃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
⑽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⑾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
⑿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
⒀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⒁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
⒂他如老僧入定②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⒃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
⒄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
⒅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
⒆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⒇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
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
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
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7年第10期)
【注释】①[透水]指地下矿井或地下隧道等因地下水渗透过多而被淹,有时还导致矿井、隧道等塌方而堵塞通道。②[入定]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着眼睛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
13.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两层含义?(2分)
14.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填补下面的变化过程(每空限2~4字)(2分)
孤独绝望 → 悚然一惊 →( )→( )→ 百感交集
15.探究问题
⑴探究第⒆段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2分)
⑵简析第⑽段中画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16.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当身处顺境,过得平平安安的时候,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7—19题。(10分)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7.本文第③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象,第4段有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仔细观察。请从这两段中各找一个相关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⑴丰富想象:
⑵仔细观察:
18.本文生动描述了“时有物外之趣”的三件事,请任选两件加以概括。(2分)
⑴ ⑵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⑴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⑵人不知而不愠:
⑶温故而知新: ⑷士不可以不弘毅: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⑴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四、作 文(50分)
21.作文。(50分)
⑴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有人开朗活泼,有人沉默寡言,有人大胆泼辣,有人谨小慎微,有人豁达豪放,有人多愁善感……你又属于那一类呢?请以《 的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抓住自己最突出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来写;
③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语文期中练习试题答题卷
题号 | 书写 | 积累36 | 阅读30 | 作文 | 总分 | |||
得分 | ||||||||
阅卷 |
二、积累·诵读·运用(3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6分)
2.成语《童趣》: 《论语》十则:
3.( )(2分) 4. ( )(2分) 5.( )(2分) 6.( )(2分)
7.名著阅读。(5分)
⑴完成填空。(2分) 造人,人们 。
⑵阅读感受。(3分)
8.标语。(3分)
Ⅱ(10分)
9.古诗文默写。(10分)
⑴乱花渐欲迷人眼, 。⑵ ,随风直到夜郎西。⑶老骥伏栃, 。 ,壮心不已。⑷子曰:“其恕乎! , 。”⑸《论语》中学习与思考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⑹《过故人庄》中“ , ”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三、(30分)阅读《济南的冬天》《春》选段,完成10—13题。(10分)
10.
11、
12、
阅读《生命的声音》完成题目10分
13.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两层含义?(2分)
14.变化过程(每空限2~4字)(2分)
孤独绝望 → 悚然一惊 →( )→( )→ 百感交集
15.探究问题
⑴探究第⒆段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2分)
⑵简析第⑽段中画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16.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7—19题。(10分)
17.(2分)⑴丰富想象:
⑵仔细观察:
18.本文生动描述了“时有物外之趣”的三件事,请任选两件加以概括。(2分)
⑴ ⑵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⑴强: ⑵愠: ⑶故: ⑷弘毅: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⑴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⑴著(着);⑵雏;⑶jīn⑷倔;⑸恕;⑹xián(共6分)
2.《童趣》:明察秋毫、夏蚊成雷、怡然自得、庞然大物;《论语》: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共4分)3、D 4、C 5、C 6、C
7.⑴普罗米修斯(1分);总看见别人的恶行,自己的却瞧不见(1分,能说出大意即可)。⑵《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涵的道理。它们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艺术上成就很高。特别是动物语言部分,广泛采用拟人化手法,表现了动物各自的习性,都刻画得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分,回答其中一个方面即可)。
8.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能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得生动顺畅的给3分。
9.⑴ 略;⑵我寄愁心与明月;⑶志在千里;烈士暮年,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⑸“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⑹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每空1分,错别字每字扣0.5分,共10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10.济南冬天的水 绿(暖)亮(清);春雨 多 细(密)11.水天一色 温馨宁静
12.从侧面写出济南冬天孕育着无限生机;从侧面写出春雨的可爱。
(二)13.两层含义,一是指蚊子发出的声音;二是指在死亡临近时,矿工从蚊子的声音里所感受到的生命的呼唤。(各2分,共4分。意近即可。)
14.宁静极了(或:宁静);充满希望(或:期待、希望、盼望)(每空3分,共6分。意近即可。)
15.⑴①“相濡以沫”的意思: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或:指在患难中相互关心,相互支撑,相互扶持。)
②文中蚊子吸矿工血以活命(物质上的),矿工听着蚊子的声音重拾生命信念(精神上的),以此来相互救助。(6分。能说出大意给2分,具体分析此处的语境义给4分。意对即可。)⑵①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在死寂环境中的细小声音对矿工心灵的震撼。②“惊天动地”一词写出了矿工在绝望中听到声音后“悚然一惊”的心理状态。③从对比的角度来看,“声音很小”与“如巨雷”看似矛盾,实则突出了这细小的声音对矿工的震撼力之大。(6分。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16.本文的人生态度:在困境中坚持信念,互相支撑,相互扶持等。(2分。意对即可。)学生的人生态度:可从“学会珍惜”、“居安思危”等方面来谈。(4分。谈一个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四\文言文阅读
17.丰富想象的句子:①以丛草为林,②以虫蚁为兽,③以土砾凸者为丘,④凹者为壑;仔细观察的句子:①见二虫斗草间,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每空2分,共4分)
18.⑴观蚊如鹤,⑵神游草丛(花台、山林),⑶鞭驱虾蟆(观虫斗,驱虾蟆);(每空2分,概括合理即可)
19⑴强:通“僵”,僵硬;⑵愠:生气,发怒;⑶故:(旧)学过的知识;⑷弘毅:刚强,勇毅。(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20.⑴所以我时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2分,按照考察点酌情给分,审题失误的扣一半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