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情况调查卷
题号 | 一 (18分) | 二(27分) | 三(15分) | 四 (30分) | 总得分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得分 |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29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①我听见有人chuo( )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②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ta( )它。
③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beng( )溅的水花。
④理想是肥皂,洗zhuo( )你的自私心。
⑤水藻真绿,把终年zhu( )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欢乐的溪流唱着清脆的歌声,跳着优美的舞姿奔向远方。
B.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C.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D.中学生上网吧,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班主任老师的重视。
3.古诗词填空(10分)
①曲径通幽处, 。
② ,青山郭外斜。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
④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 。
⑥己所不欲, 。
⑦《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 ,
。”
⑧曹操《龟虽寿》一诗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
, 。”
4.请就以下两方面,分别写出一条名言、格言或警句。(2分)
理想:
珍惜时间:
5.仿照例句,写出对“语文”的理解的比喻句。(2分)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 ,让人 。
语文是 ,让人 。
6.请你为学校图书馆设计一个公共标语,表达要委婉、温馨。(2分)
你的设计:
7.赏析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分)
(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2分)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9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第一段中的“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这句话描写的是哪个年龄阶段的人?写出了他们怎样的心情?(2分)
2.第二段写的是春花,而作者却又写到蜜蜂、蝴蝶等小生灵,用意何在?(2分)
3.“吹面不寒杨柳风……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是从哪几个角度对春风进行描写的?(2分)
4.从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中,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永生的眼睛(9分)
1965年炎夏的一天,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生命,年仅36岁。下午,一位警官来访,为医院要取用母亲的眼睛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我惊呆了,不明白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将母亲的角膜给予他人,而父亲居然回答“可以”。我痛苦难忍,冲进了自己的房间。
“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对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琳达”父亲平静地对着我说,“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他说,他们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父亲的话语给我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多少年过去了,我结了婚并有了自己的家。1980年,父亲患严重肺气肿,搬来和我们同住。他愉快地告诉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温迪自幼酷爱画马,她的作品屡屡获奖。“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温达一样,将会多么高兴。”父亲说,“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们将会多么自豪!”
我告诉温迪她外公的心愿。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她14岁,恰恰是当年我首次听说捐赠器官时的年龄。
1986年的一天,父亲与世长辞了,我们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这令你骄傲吗?”我问。“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送给失明的人。”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是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那天我紧紧搂着温迪,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仍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三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1.文中记叙捐赠眼睛角膜的人物有 、 、 。(2分)
2.文章详写的内容是 ,略写的是 。(2分)
3.文章引用了“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来信中的话,作用是
6.对本文中心思想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通过记叙琳达的亲人捐赠眼睛角膜的事情,赞扬了琳达父母无私献身的崇高精神。
B.本文通过记叙琳达的亲人捐赠眼睛角膜的事情,表现了琳达思想感情的变化和认识的提高。
C.本文通过记叙琳达的亲人捐赠眼睛角膜的事情,表现了温迪年纪虽小,但品质非常纯洁、高尚。
D.本文通过记叙琳达的亲人捐赠眼睛角膜的事情,赞扬了他们为别人的健康、幸福而无私献身的崇高精神。
(三)(9分)
所有开花的树看来都应该是女性的,只有木棉是男性的。
木棉树又干又皱,不知为什么,它竟结出那么雪白柔软的木棉,并且以一种不可思议
的优美风度,缓缓地自枝头飘落。木棉花大得骇人,是一种耀眼的桔红色。开的时候连一片叶子的衬托都不要,像一碗红曲酒,斟在粗陶碗里,火烈烈地,有一种不讲理的架势,却很美。树枝也许是干得很了.根根都麻皱着,像一只曲张的手——肱是干的,臂是干的,连手肘、手腕、手指头和手指甲都是干的——向天空讨求着什么,撕抓些什么。而干到极点时,树枝爆开了,木棉花几乎就像是从干裂的伤口里吐出来的火焰。
木棉树通常长得很高,那年在广州初见木棉树,不知是不是因为自己年纪特别小,总觉得那是全世界最高的一种树了,广东人叫它“英雄树”。
初夏的公园里,我们疲于奔命地去捡拾那些新落的木棉,也许几丈高的树对我们是太高了些,竟觉得每团木棉都是晴空上折翼的云。木棉树的叶子便逐日浓密起来,木棉树终于变得平凡了,大家也都安下一颗心。至少在明春以前,在绿叶的掩覆下,它不会再暴露那种让人焦灼的奇异的美了。
(1)作者根据木棉树的什么外形特点,得出“木棉是男性的”这个结论?(2分)
(2)文中画线句,说木棉花的美让人“焦灼”的依据是什么?摘引原句回答。(2分)
(3)为什么作者用“云”,而且是“折翼的云”来形容木棉呢?(2分)
(4)木棉花令作者产生很多联想,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木棉的形态,试找一句进行赏析。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一)童趣(9分)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从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定神细视 (2)兴正浓
(3)方出神 (4)鞭数十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1)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3.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段中“趣事”。(2分)
4.“我”对癞虾蟆一点也不害怕,从选文中第二段的三个动词 、
、 可以看出。这很符合儿童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性格。(2分)
(二)鹬蚌相持(16分)
蚌方出曝①,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②。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注释:①[鹬yu]季侯水鸟,羽毛茶褐色,嘴脚都很长,常在水边啄食小鱼和贝类。
[蚌(bang)]生活在淡水里的贝类软体动物,有椭圆形的两壳。[曝(pu)]晒太阳。
②[箝]夹住。[喙(hui)]鸟嘴。其喙,指鹬的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雨 (2)即 (3)谓
2.在文中找出一个通假字: 同 (1分)
3.概括寓言故事的中心思想 (2分)
四、作文(两选一)(30分)
1.这堂课真 (精彩、有趣、无聊……)
要求: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中心突出,叙事完整;③字数600左右
2.成长中的一件事
要求:①选材要真实;②叙事完整;③字数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①啜 ②蹋 ③迸 ④濯 ⑤贮
2.B
3.①禅房花木深 ②绿树村边合 ③隔江犹唱后庭花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 ⑤随风直到夜郎西 ⑥勿施于人
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⑧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略 5.略
6.例:大家需要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
7.(1)满 压 (2)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连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二、现代文阅读
(一)
1.描写的是青少年朋友(或小朋友、小学生),写出了他们对春天到来的无比高兴的事。
2.为了衬托花的香甜 3.触觉、嗅觉
4.表现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二)
1.母亲、父亲、女儿
2.父亲对她的教诲,温迪的骄傲和心愿,母亲被疾病夺去生命,温迪在交通事故中丧生,温迪的眼睛角膜被成功移植。
3.照应标题,交代温迪捐赠眼睛角膜的结果,表达两位昔日盲人对琳达的谢意。
4.D
(三)
1.又干又皱,长得很高
2.干到极点时,树枝爆开了,木棉花几乎就像是从干裂的伤口里吐出来的火焰。
3.“雪白柔软,缓缓自枝头飘落。”
4.用比喻、拟人、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木棉的形态。(只要写出其中一种即可得分) 赏析略
三、(一)
1.(1)看 (2)兴趣、兴致 (3)正 (4)鞭打 2.略
3.观昆虫家园,沉醉于童心世界。或神游“山林”,观两虫打斗。(意对即可)
4.捉、鞭、驱
(二)
1.①下雨 ②就 ③对——说 2.禽,擒
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