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一语文竞赛第一次选拔考试[人教版]

2014-5-11 0:09:30下载本试卷

初一语文竞赛第一次选拔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9分)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每空1分,共10分)

              ,思而不学则殆。

②见贤思齐焉,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听取蛙声一片。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青山郭外斜。

⑦现在人们常引用《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                 ”来形容社会事业逢勃、顺利发展。

⑧朱熹《观书有感》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2、下面是一副某人挂在书房中的对联,其中有一个字写错了,请你找出来并改正。(2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3、仿写。(2分)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著。

仿写:

4、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2分)

印度尼西亚爪哇省默拉皮火山喷发在即,印尼政府5月13日发出最高级别红色警报,万名倚山而居的村民开始撤离这片“怒火中烧”的家园。

写出“怒火中烧”一词在文中的意思。

5、某市的电话码将由七位升至八位,参照下表的内容,请用简洁的文字说明升位的方法。(3分)

原 电 话 号 码

3××××××

4××××××

升位后的电话号码

30××××××

39××××××

二、古文阅读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6—10题,共11分。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宋史·司马光传》)

注释:凛然:严肃的样子,形容令人敬畏的神态。

   了:明白。 指:同“旨”,意思、意图。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①退家人讲

②光持石击瓮,破

③众弃去

7、翻译。(2分)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8、短文主要写司马光小时的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分)

9、从文中可以看出司马光其有怎样的品质?(2分)

10、读后,你有什么感受?(2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7题,共15分

①那分明是一只麻雀了。它扑棱着黧黑色的翅膀,竭尽股肱之力,企图飞向一棵并不遥远的杨树。时至仲春,杨树已枝叶并茂,在微风中摇曳着一簇嫩绿。从那密密匝匝的树冠中,传出小鸟纷杂而急切的啁啾,似在千呼万唤那只同类。于是,这只麻雀再次做着扶摇蓝天的努力。然而,它的任何争取都将是徒劳的,尽管长空依然广袤而浩瀚。

②麻雀那粉红而纤细的爪子被一根线绳系缚,线绳的另一端搦在一个男孩手中。男孩八九岁模样,一手牵着欲飞不能的麻雀,一手扯着一个三四岁的女孩,也许,麻雀飞起又被拽回的一次次操练显得十分滑稽,小女孩那稚气十足的眉眼间便有开心的笑容在荡漾。

③此情此景使我想起了奇迹层出不穷的大跃进的“一九五八”。

④当时,我正上小学,为了响应除“四害”的传大号召,在某一天夜里,由少先队辅导员带领,到郊区农民家去挨家挨户地掏麻雀,直到后半夜才息鼓凯旋。那一夜我们共捉了十只麻雀,其中三只是刚出壳的幼雏。麻雀也是被系在线绳上,爪朝天地在耷拉着翅膀,头朝下倒悬着。那时,我跟眼前的这个小男孩一般大小,颇有一种收获的成就感,没有去理会麻雀那已到生命尽头的凄惶和哀怨的眼神。

⑤四十余年过去了,我们终于认识了麻雀,开始承认世界为人类和鸟类、兽类共同拥有。但,若想用几句话让小男孩理解这番道理,却是有相当难度的。这怨不得他,麻雀平反昭雪尚须忍辱蒙垢几十年,何况那孩子方涉世七八年。

⑥不管怎么说,解麻雀于倒悬乃燃眉之急,无论采取什么方式。

⑦我求男孩把麻雀放了,说鸟是我们的朋友,爱护鸟类也就是爱护我们自己。任凭我苦口婆心地耐心解释,小孩子执意不肯。理由是放了麻雀他妹妹就要哭,而妹妹的哭声会招致一顿他爹的暴打。他爹很(A、严厉  B、严肃  C、严酷)地给他布置了看管妹妹的任务。看来,放飞麻雀,前提必须是让小妹妹不哭。而做到这一点也许并不困难。我当即掏出了两块钱,递给男孩,让他去小卖部给妹妹买些泡泡糖之类的东西。小男孩迟迟疑疑地接过了钱,才把麻雀交给了我。他领着妹妹朝小卖部走去,又回头看我一眼,便跑动起来。

⑧我小心翼翼地解开系着麻雀的线绳,把麻雀扬向太阳。它掠过杨树,并没有落下,竟引出一群麻雀,随它射向绵延逶迤的层峦叠嶂。

⑨当夜,我在房东家的小楼上很是得意,看了几页书后便早早睡下,盼着能做一个有关麻雀的梦,梦中最好出现点它们求爱、生子、安居乐业的细节。遗憾的是什么梦也没有做,到凌晨时分,被一片嘈杂的人声吵醒。以为是房东跟邻居发生了什么纠纷,便匆匆穿衣,准备却做息事宁人的调停。

⑩推开屋门,目光所及令我瞠目结舌,胆战心惊。我看见房东家的院子里站满了人,有老有少,还有昨天的那个小男孩。他们每人手中都拎着一串麻雀,或三五只,或七八只,数量不等地绑缚在线绳上。线绳清一色的白。有的麻雀已经受了伤,翅膀上濡出殷红的血迹。他们争相拥向我,求我买下他们的麻雀。一个粗壮的汉子说:“听说你昨天两块钱买了一只,我今儿个一块钱一只,要么五毛,要多少有多少,咱们能不能订个合同……”

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唯有揪心扯肺的痛和苦,殃及麻雀的犯罪感蓦然而生……

11、注音。(2分)

  簇:               蓦:

12、第⑦段括号里应选的词是          。(1分)

1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不同,并说说文章为什么采用第一种句式。(3分)

①然而,它的任何争取都将是徒劳的,尽管长空依然广袤而浩瀚。

②尽管长空依然广袤而浩瀚,然而,它的任何争取都将是徒劳的。

14、文章第二段描写麻雀用了“纤细的爪子”,后面第⑩段写人时用了一个“纤细”的反义词“         ”。作者这样选择词语有何用意?(3分)

15、文章中有一部分内容是插叙,表明插叙开始的句子是哪一个句?

表明插叙结果的句子又是哪一句?(2分)

表明插叙开始的句子:

表明插叙结束的句子:

16、为了让男孩子把麻雀放了,“我”做了哪些努力?(2分)

17、第⑩段开头说:“推开屋门,目光所及合我瞠目结舌,胆战心惊。”联系下文,说说作者“瞠目结舌”“胆战心惊”的原因各是什么?(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3题,共15分。

掌声

一走进教室,我就感到有些蹊跷——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时不同的意味。果然,师生相互问好后,我还没有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50多个学生都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

“报告老师,您看黑板上!”班上最活泼的女生王娜娜边站起来边喊道。

我一下子惊呆了,脑子一片空白——原来黑板上有行清晰的粉笔字:“高老师是个”,后边还有一个不太清晰的“坏”字。

这是我教学10年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过去每当我上语文课时,黑板总擦得干干净净,我的心情总是清清爽爽。

这几个字,显然是表明我有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向我公开挑战。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像李晓的,昨天也是上第三节课时我批评过他。我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真有怒发冲冠的感觉,但是转瞬间我控制了自己,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

我面带微笑地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写在黑板上,谢谢这位同学!”尽管我竭力表现真诚,但收效甚微,很多同学还是一脸不安的神色。

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晰的“坏”字描了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许多同学这才发出善意的笑声,我趁热打铁接着说:“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一个真实的我介绍给大家。”我详细介绍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一此弱点和缺点,由于是谈自己,由于有刚才感情的反弹,我说起来感情充沛,如行云流水一般。

我说完了,教室出现了短暂的沉静,接着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李晓眼中晶莹,手也拍得非常起劲。

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我完全陶醉了,这掌声常常在我脑海中回响。

我潇洒地在“高老师”三个字的底下画了一条横线,擦掉“高老师”三个字,将题目改成“       是个        吗?”,要求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目,并以这个题目说一段话。

李晓第一个举起手,这让我颇感意外。我让他站起来,他说:“我的题目是《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个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我心中一惊,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他讲得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但对他说话的艺术还是赞许的。学生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给我的更热烈。

掌声一落,王娜娜举起了手,她说:“我说话的题目是《王娜娜是个坏学生吗?》。”她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教师是否有雅量,到底有多大的雅量。她说她不是个坏学生,高老师更不是个坏老师。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高大了。

我非常惊奇。但还是为她的大胆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全班学生的掌声又一次响了起来。我十分欣慰!

从那以后,这三次不同凡向的掌声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18、解释下列词语。(2分)

  蹊跷:

  不同凡响:

19、今天“我”走进教室上课和“我”平时上语文课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20、文中的高老师具有怎样的教学特点和性格特点?(2分)

21、文中写到了三次掌声,这三次掌声有何不同?(2分)

22、根据下面的提示,从文中摘录描写高老师心理活动的句子,填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我就感到有些蹊跷——           ——我控制了自己——      

       ——我颇感意外——              ——我十分欣慰。

23、你对文中王娜娜的做法有何看法?(3分)

四、作文(40分)

24、根据自己的构思,将下面的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我与        交朋友

初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1、①学而不思则罔   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谁家新燕啄春泥  ④稻花香里说丰年

⑤似曾相识燕归来  ⑥绿树村边合

⑦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⑧问渠那得请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岸——涯    3、略     4、炽热的岩浆在火山中翻腾

5、原号码首位为“3”的,在首位与第二位之间加“0”;原号码首位为“4”的,将首位的“4”换成“39”。

6、①给  ②代词,它,指瓮  ③都

7、从此手不离书,到了不知道饥渴冷暖的地步。

8、①勤奋读书,刻苦学习   ②破虹救友

9、勤奋,刻若,沉着,机智  

10、略

11、cù   mò   

12、A

13、第①句强调了“任何争取都将是徒劳的”。更符合文意。

14、粗壮。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麻雀的同情和对人类摧残鸟类的不文明行为的讽刺之意。

15、第③段  四十余年过去了。

16、①苦口婆心地劝说和解释。②掏出两块钱让男孩给小妹妹买糖。

17、瞠目结舌:院子中站着许多人,每人手中都捡着一串麻雀。

   胆战心惊:有的麻雀已经受了伤,翅膀上濡出殷红的血迹。

19、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时不同的意味。为下文作铺垫。

20、教学特点:随机应变,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性格特点:坦诚、冷静、开明

21、一次比一次热烈,一次比一次有激情。

22、我一下子惊呆了  我完全陶醉了  我非常惊奇

23、略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