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一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2014-5-11 0:09:31下载本试卷

学科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初一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 注音或填出与拼音相对应的汉字》(2分)

(  )  着(  )落  发jì      吞shì    

2.选择正确的字填在横线上。(2分)

备选字:峻 竣 浚 俊

新大楼即将  工的时候,附近一处下水道不通了,队长将疏  的工作交给了一位英 的小伙子,对他说:“这对你将是个严 的考验。”

3.下列加点的词有特殊含义的一项是(   )(2分)

A.一年之计在于春。   B。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C.蝴蝶来了,为在地舞着诌媚的翅膀,以求得大地的欢心。

D.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4.判断题。(3分)

(1)。《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作者紧紧抓住济南冬天“响晴”和特点,描述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作者善于描述景物的主要特征,表现了自欺欺人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               (   )

(2)。“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南宋和尚《绝句》中的诗句。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    )

5.下列的空格处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书,被人们比喻成许多东西。有人说书是浓缩的世界,浓缩的人生,也有人说书是弓之    ,船之   ,生命之摇篮。

A。箭  帆  B。杆 桨  C。弯  舵  D。弦 帆

6.在《春》一文中,依次写了                              这五幅图景,其中,你最喜欢其中所描绘的哪幅图景?请简要的说说你喜欢的理由。(5分)

  7.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列出了一道算术题56-2×9,请你根据算式,用文字把这道题目简明、准确地表达出来。(2分)

8.要想表达“不光你能干,我也能干”的意思,请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2分)

    你是能干□我不能干□  

二.       阅读题             

(一)(28分)

(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凝土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也成天嘹这亮地响着。

 (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怕。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衣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选段出自    写的名篇       ,本文是一篇      (体裁)(1。5分)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1。5分)

(  )和  (  )烟  黄(  )

  3.甲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一句中三个分句位置能变换吗?为什么?(3分)

  答:                                    

  4.甲段的□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1分)

  5.甲段采用的顺序应是(   )(2分)

A.空间顺序  B。地点的转移  C。由上到下,从树上、树间到地上。 D。时间的顺序

 6.甲段中写春花是    描写,写春虫是对春花的    描写。(2分)

7.2段中“酝酿”、“卖弄”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酝酿:           卖弄:         

8.找出“新”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新翻的泥土  B。新认识的朋友  C。新钢笔  D。新来的同学

 9.作者是从哪些感觉来写春风的?试举例说明。(3分)

答:                                       

                                         

10.丙段中描写的是(   )(2分)

A.春夜   B。春雨  C。雨中人  D。春天的春雨

11.丙段中用“薄烟”一词是为了空出春雨的             的特点。(各用一个字概括)(3分)

12.丙段描写景物的顺序是(   )(2分)

  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  C。由下至上  D。由上至上

13.请在文中用“║”为丙段分层,并说说划分层次的理由。(3分)

(二)(12分)

你大概不止一次地看见过从地下冒出来的清泉,或者在如茵的绿草旁边淌着的流水吧?你有没有注意到,当它还是涓涓细流的时候,就表现了倔强的意志和旺旺盛的生命力。人们为了拦住一洼泉水,曾特意挖了一个小潭,潭口围着石块,潭边上长着青草,还点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对于刚刚冒出地面的泉水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个熟悉的、安逸的小天地。它蛮可以中这里留连徜徉,直到春华凋谢、秋草枯黄,让这些东西沉落潭底变成渣滓,连同自己一起在干涸的冬天成为一滩烂泥。但是,不,涓涓细流之水,志在海洋。小水潭 □□ 了它,小石块 □□不住它,小花草□□不了它。打了一个转身,滑下斜坡,它唱着歌,汩汩地向前流去。

1. 请将“吸引”、“挽留”、“阴挡”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段的空格处。(2分)

2. 文段中划线部分中的“这里”是指                       ;“这些东西”是指                    。(2分)

3. “它唱着歌,汩汩地向前流去”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答:                                      

4. 小潭留不住泉水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答:                                      

5. 文中加点的“冒”和“淌”能否互换?为什么?(2 分)

答:                                        。

6.文段借流向海洋的小水流歌颂了一种        的品格。(2分)

三.作文

1. 小作文(15分)

以春、夏、秋、冬中的任一季节为题写一段文字,要求写景抒情,抓住景物特征,突出季节特点,字数在250字左右。

2. 大作文(25分)

一串串的脚印,连成人生的路,可回顾过去自己走过的生活历程,选取生活中能反映出你成长之路的有意义的或吸取教训的事,以《我的脚印》为题,写一篇以记叙为主,也可有抒情、议论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