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级语文第一学期模拟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徜(cháng) (chán) 娟
(zhào) 祸 (zhǐ) 尺
2.找出下列词语的错别字,并改正(2.5分)
漫不经心 相题并论 崇山峻岭 承前起后 轻歌曼舞
庞然大物 拔动心弦 眼花缭乱 五彩分呈 油然而生
走投无路 一视同仁 井然有绪 喜出望外 小心翼翼
错 别 字 | |||||
改 正 |
3.诗词默写(7.5分)
(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
(2)今夜月明人尽望, ?
(3) ,铜雀春深锁二乔。
(4) ,皎皎河汉女。
(5)杨花落尽子规啼, 。
4.护士节前夕,某校七年级(5)班的同学委托医院工作人员,给日夜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护士阿姨们捎去一束鲜花和一封简短的信,信的内容如下:(3分)
亲爱的阿姨: 你们好! ①连日来,你们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面对SARS的挑战,你们没有丝毫退缩,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面对无情的“隔离”,那么以苦为荣,把对家人的思念化作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呵护。②从报纸上了解到你们的事迹,使我们非常感动。我们决心以你们为榜样,也要为抗击“非典”做出贡献。 祝 身体健康,早日凯旋 2003年X月X日 X校七(5)班全体同学 |
(1)这封信在格式上有两处错误,请说明。(2分)
(2)画线句子有一句是病句,请改正。(1分)
二.文段阅读(共45分)
(一)
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17分)
父亲的考题
①儿子事业有成,但其对金钱的追求程度真到了别无所求的地步。一天,父亲给一向 甲 自己心算能力很强的儿子出了一道题:“一辆载着457名旅客的列车驶进车站,这时先下来98人,又上去103人。”
②儿子紧张的情绪 乙 了下来。
③“在下一站下去73人,又上去132人。”
④儿子的嘴角挂了一丝微笑,开始把左腿压在了右腿上。
⑤“在再下一站下去91人,上来67人。”
⑥父亲拿着本子的手有些抖,念的速度也在加快。
⑦“再下一站下去84人,上来65人;再下一站下去114人,上来37人;再一站下去52人,上来97人。”父亲念得飞快并努力使每个发音都清楚。
⑧儿子有些心疼起老父,关怀地问:“完了吗?”
⑨“没有,你听仔细了!”父亲摇晃着那已经没有几根头发的脑袋接着说:“列车继续往前开。到了下一站,这是个小站,只下去10个人,又上来8个人;下一站也是个小站,下去6个上来9个。”父亲的态度很认真,儿子却觉得该结束了。
⑩“再下一站又下去101个,上来18个;再下一站是终点站……”
11还没等父亲说完,做儿子的就站起来:“您是想马上就知道车上一共下来多少人吗?”儿子的口气中透着一股得意。
12“不!”父亲微笑着说:“我只想知道这趟车究竟停靠了多少次站台?”
13儿子一下子懵了。
14父亲的语气变得严肃而沉重:“人的一生不要只计算一辈子能积攒多少钱,一辈子做金钱的奴隶,钱再多死的时候也不带走。应该留意人生的每一个站台:哪个站台付出的少,哪个站台得到的多;哪儿有欢乐,哪儿有痛苦;……。认真地体会人生的每个细节,这样你才算拥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才不枉活一世。”父亲拉着发呆的儿子的手说:“不要太计较金钱的得失,而忘了做人的真谛!”
5.选出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词语。(2分)
甲处( ) A.炫耀 B.夸赞 C.标榜
乙处( ) A.松弛 B.松懈 C.懈怠
6.第④段中,在刻画人物时采用了 和 的描写方法,所起的作用是 。(4分)
7.第11段中,儿子“得意”的原因是 。(3分)
8.父亲出考题的目的是 。父亲的良苦用心表现了 。(4分)
9.从文末父亲的话中,你能看出父亲的人生态度是什么吗?(4分)
(二)
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16分)
①朋友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坐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说,他总能找到座位。
②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 用。每次,他都作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 。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qiè) 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 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③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有些人也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 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zhì) 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④朋友作为生意人,经常被同行羡慕“运气好”。因为一些看来希望渺茫的机会一旦被他撞上,总能达成 最后的合同。当我听过他“找座位”的故事后,我开始悟出,他的运气其实是他不懈追求的回报。他的自信、 执着,他的富有远见、勤于实践让他握有了一张人生之旅永远的坐票。
10.根据第②③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2分)
(qiè) 而不舍 (zhì) 留
11.朋友为什么“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2分)
12.本文把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比作了现实生活中的哪一类人?(2分)
13.朋友作为生意人,“运气好”的原因是:
(2分)
14.结尾“人生之旅永远的座票”含义是:
(3分)
15.人生之旅,你握有“座票”吗?请你谈谈你的“座票”是什么?(3分)
16.给本文加上一个最恰当的标题。(2分)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以虫治虫》,完成题,共12分。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7.《以虫治虫》选自《 》作者是 朝的 。“土人”是指 人(2分)
18.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方为秋田之害( ) (2)悉为两段( )
(3)旬日子方皆尽( ) (4)土人谓之“傍不肯”( )
19.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2)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20.“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2分)
三.作文(共40分)
虽然我们还只有十三、四岁,却已经有了近十年的校园生活经历。十年里,我们由一个咿呀学语的幼童成长为一个具有较强独立能力的少年。在我们所历经的校园里,曾经撒下了多少欢歌笑语,留下了多少酸甜苦辣,还播种了无数希望的种子。昔日的校园,昔日的师友,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色,他们将成为我们记忆中的珍宝。
请你从自己历经的校园生活中,选取最动情的一幅或一组画面,表达你对昔日校园和师友的怀恋。
要求:1、联系生活实际与自身感受,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2、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3、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
初一级语文模拟测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徉、婵、肇、咫(2分)
2.(2.5分)
错 别 字 | 题 | 起 | 拔 | 分 | 绪 |
改 正 | 提 | 启 | 拨 | 纷 | 序 |
3.(7.5分)
(1) 休将白发唱黄鸡 。 (2) 不知秋思落谁家 ? (3) 东风不与周郎便 ,
(4) 迢迢牵牛星 , (5) 闻道龙标过五溪 。
4.(1)“你们好”前要空两格。时间与署名应上下对调。(2分)
(2)将②句中的“使”去掉。(1分)
二.文段阅读(共45分)
(一)
5.(2分)C、A
6.(4分) 神态 动作(细节) ;表现儿子十分自信的样子。
7. (3分)认为自己立刻就能准确地回答出父亲的考题答案。
8. (4分)为引导儿子正确地认识人生,明白做人的道理。 对儿子人生态度的关注及对儿子真挚的爱。
9. (4分)不过分计较得失,实实在在地生活。(意思对即可)
(二)
10.(2分) 锲 滞
11.(2分)①耐心地一节节车厢找;②许多乘客不愿主动找座位。
12.(2分)现实生活中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
13.(2分)不懈的追求,他的自信、执著,他的富有远见,勤于实践。
14.(3分)人生历程中的永远能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
15.(3分)略,答案合理即可。
16.(2分)永远的座票(意思对即可)
(三)
17.(2分)梦溪笔谈 北宋 沈括 本地(当地)
18.(4分)(1)正当、正在、正要 (2)全部或都
(3)十天 (4)代词,它,指子方虫的天敌
19.(4分)(1)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2)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20.(2分)原因:子方皆尽。启示我们:如何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