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文言文复习
一 默写
1 ,山岛竦峙。
2 海日生残夜, 。
3 ,浅草才能没马蹄。
4 稻花香里说丰年, 。
5 《钱塘湖春行》中的颔联是 , 。
6 《西江月》中侧面写乌云骤起的句子 , 。
7 《观沧海》中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 , 。
8 《论语》中写学与思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 , 。
9《论语》中强调学习要实事求是的句子 , 。
10《论语》中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是 , 。11《观沧海》中采用互文的句子 , 。 , 。
12《次北固山下》中主旨句是 , 。
13《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动物表现早春景色的句子是 , 。
14《西江月》中写暴雨将至的句子是 , 。
15《天净沙》中主旨句是 。
16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17 绿树村边合, 。
18 ,禅房花木深。
19 ,但余钟馨音。
20 我寄愁心与明月, 。
21 ,却话巴山夜雨时。
22 商女不知亡国恨, 。
23 , 。小园香径独徘徊。
24 ,沉醉不知归路。
25问渠那得清如许, 。
26写出古诗词中的对偶句 , 。
二 选择
1 选出不成对偶句的一项
A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B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 下列句中加点字与句子“故时有物外之趣”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B 昂首观之,项为之僵
C 观之兴正浓 D驱之别院
3 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故时有物外之趣,春冬之时, B 或千或百 或王命急宣
C 见二虫斗草间 不见曦月 D 作青云白鹤观 观之兴正浓
4选择正确的解释。
A吾日三省吾身。( 三、⑴多次 ⑵三次 )
B学而时习之,(时 ⑴按时 ⑵时候 )
C温故而知新 (故 ⑴旧的 ⑵原因 )
三 解释加点字
1能张目对日 2见藐小之物
3 徐喷以烟 4方出神
5驱之别院 6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7元方入门不顾 8然数年恒不一见
9惟危楼一座 10黯然缥缈
11见山上人烟市肆 12山岛竦峙
13俄而雪骤 14撒盐空中差可拟
15尊君在不 16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7诲汝知之乎 18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9学而时习之 20人不知而不愠
21传不习乎 22果如鹤唳云端
23昂首观之,项为之僵 24以丛草为林
四 解释句子
1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3潮平两岸阔
4见贤思齐焉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7未若柳絮因风起。
8高垣睥睨。
9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10温故而知新
1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徐喷于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五 填空
1 《童趣》一文中,当作者置身于墙边的杂草丛中时,有四个奇特的想象:把“ ”想象为“ ” ,把“ ”想象为“ ”,把“ ”想象为“ ”,把“ ”想象为“ ”,作者神游其中,自得其乐。
2 联系上下文理解“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句。
“庞然大物”是指 ,这是相对 而言的。“拔山倒树”中的“山”是指 ,“树”是指“ 。”
六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
1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
2 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比喻 )
3 稻花香里说丰年,( )
4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附答案:
一、1 水何澹澹 2 江春入旧年 3 乱花渐欲迷人眼 4听取蛙声一片 5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6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1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15断肠人在天涯。16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17 青山郭外斜 18曲径通幽处 19万籁此都寂 20随风直到夜郎西 21何当共剪西窗烛 22隔江犹唱《后庭花》2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4常记西亭日暮 25为有源头活水来。2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二1 A 2 A 3 C 4A⑴B⑴C⑴ 三1 直视太阳 2细小的3 慢慢4 正 5把……赶到 它6约好 丢弃 7看 8但 常常 9只 高 10隐隐约约 11集市 12耸立的样子13不一会14 差不多可以相比15否 16这 智17教导 你18这样 凋谢19 按时复习20了解 恼恨 21传授的知识22叫 23看24把……当作 四 略五 1丛草 林 虫蚁 兽 土砾凸者 丘 凹者 壑 2癞蛤蟆 二虫 土砾凸者 草 六夸张 比喻 拟人 对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