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竞赛试卷[人教版]

2014-5-11 0:09:33下载本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竞赛试卷

(时间:120分  总分:150分)

洪家二中 沈荷花

学校      班级:      姓名:     号次     

卷面分

总分

(一)

(二)

(三)

(四)

(一)

(二)

(三)

(一)

(二)

要学好语文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将使你终生受益。

特别提示:本张试卷设卷面分3分,老师将根据你书写是否工整美观,卷面是否整洁判定分数。

一、说一说,看你话说得得体恰当否(3分)

1、你如果向下列不同年龄段的人问去永宁公园的路怎么走,该怎样问?请你写在横线上。

①问小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问三四十岁的中年妇女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问六七十岁的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积累运用,展示你的语文功底。(39分)

语文的功底来自积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我们应时时不忘积累。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请你根据要求填空。(8分)(5、6、7、任选两题)

1、             ,关山度若飞。(1分)

2、马上相逢无纸笔,            。(1分)

3、春潮带雨晚来急,              。(1分)

4、写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句子是               。(1分)

5、有关黄河的诗句(一句即可)

                           。(2分)

 6、《最后一课》的作者        国作家,我们学过的课文《福楼拜的星期天》中还提到的两个相同国家的名作家是            。(2分)

7、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的代表作主要有      、       等,请再写出两个有名的外国作曲家          、            。(2分)

(二)语言的大厦是由词语砌成的,丰富的词汇将使你犹鱼得水。(16分)

8、根据拼音写出词语:(2分)

(1)这是荒园,rén jì hǎn zhì         ,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2)“鞠躬尽瘁,sǐ ér hòu yǐ        ”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9.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4分)

(    )  (    )  (     )    nüè shā    qiáo cuì  

 生    女       喧        (    )   (     ) 

 

 10、填上人体器官名称(3分)

01、( )昏(  )眩    02、狼(  )狗( )    03、迫在( )(  )

 

11、 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

  01、一言既出,(      )。 02、千里之行,(      )。   

  03、天网恢恢,(      )。 04、(      ),智者见智。   

12. 在下列括号中填成语,表示前后两个字之间的变化关系。(3分)

例如:念——有――口――无――心——含  (有口无心 )

弼—— ―― ―― ―― ——百     (     )

信—— ―― ―― ―― ——何     (     )

忡—— ―― ―― ―― ——性     (     )

(三)“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读书不能光靠课内,课外特别要多读一些名著。请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5分)

 13、在下面人物和与之相关联的事件之间画上连接线。

曹  操               挥泪斩马谡

孔  明               风雪山神庙

林  冲               醉打蒋门神

武  松               大闹五庄观

孙 悟 空               煮酒论英雄

(四)学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光积累不会运用你只是知识的容器。现在检查一下你的运用能力。(10分)

14、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使之与上下文句式协调,文意贯通。

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政客说:"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乞丐说:"色味俱佳的美食。"商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来,这个问题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我们只能说,一个人最重要、最喜欢的,就是最宝贵的。(3分)

15、"1,2,3,5,8,13,21,34,55,89,144…"这是数学中有趣的斐波那契级数。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一数列的特征。(2分)

                                     。

16、仿照例句的格式,发挥想象,续写句子(2分)

 (1) 日子像一双筷子,夹着酸甜苦辣的现实。

考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不了大江大河,就做一滴小小的水珠吧;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做一株默默的小草吧;做不了顶天立地的英雄,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感谢您,老师,是您洗去了我心灵中的尘埃。

感谢您,老师,                 。(1分)

你已经顺利闯过了第一关,相信你在下一关会更加出色。请你一鼓作气,继续努力吧!

三、阅读探究,展示你的创造能力(34分)

(一)(9分)

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一片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生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畦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到幽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机。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使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
1、本段描写了百草园中的景物,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1分)
                               
2、写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2分)
                              

                              
3、“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一句中画横线的词能否换成“参观”“珍宝”?为什么?(2分)
                                         

                                       
4、仔细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5、对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自然段,你更喜欢哪一段?简述理由。(2分)

                                        

                                        

(二) (12分)

  “啊,太凉了!”妈妈用双手抚摸着我的脸颊,因为妈妈的手冰凉冰凉,我禁不住高声喊了起来。

妈妈一面仍然用手摸着我的脸,一面和蔼地说:“妈妈的手确实很凉啊!一到冬天,不仅肿得老高老高,还特别粗糙呢。”

我几乎对妈妈的哪个地方都喜欢,只讨厌一个地方,那就是这双冰凉的手。妈妈的手既粗大,又满是皱纹,还脏乎乎的,简直像老祖母的手。

“妈妈,您为什么有这样一双手呢?您不能让手变得纤细白嫩些吗?”每当我指着妈妈的手这样说的时候,妈妈总是推开我的手,爱抚地看着我,笑着说:“这双手既是做父亲的手,又是做母亲的手!因为这双手要做的工作太多太重,根本不能变细变白啦!”

我拼命地思考着:到底怎样才能使妈妈的手变得又纤细又干净呢?

1、用简短的句子概括这篇短文的中心意思。(2分)

答:                               

2、为什么说妈妈的手“简直像老祖母的手”?用原文的句子回答。(2分)

答:                                

3、妈妈有这样一双手的原因是:(2分)

答:                                  。

4、请给这则语段拟一个题目:                   。(1分)

5、文段运用哪些描写手法来刻画 “我”的任性和“妈妈”的爱?(2分)

答:                                 

6、你在家观察过妈妈的手吗?请你替“我”想一个办法怎样才能使妈妈的手变得又纤细又干净呢?(3分)

答:                                       

                                         

                                          

                                  

 (三)    (13分)

 晚7时15分,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梨园剧场演出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来自五大洲的各国游客,正翘首以待,等待着观赏今晚的剧目。

 7时30分,开场的锣鼓骤然响起,观众席上灯光暗了下去。在清脆激扬的乐曲声中,身穿中国民族服装的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三岔口》、《秋江》、《水漫金山》等一出出京剧传统保留剧目展现在观众面前。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蹈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记者身处观众席中,偷眼向四周看去,只见不远处,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已被《三岔口》那出神入化的武打所吸引,每当打到紧要处,就不由自主地抓紧身边的男友的手。而当《秋江》的男女主人公出现在舞台上时,记者身边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便陶醉在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舞蹈中,情动处,甚至伴着台上的 ①______,用脚打起了拍子。

《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_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②________的花枪,还有一连串的毽子小翻,都博得了满场叫好声。特别是白娘子力战群敌时的踢枪绝技,更是惊得“老外”们③________ ,情绪高涨。

 掌声,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观众席里,接连不断亮起闪光灯的白光。一位中年男子④________地跑到台口,不住地按动照相机的快门。一些观众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开始运转……

1.为文中四个空格处选填恰当的词语。(4分)

A.轻歌曼舞  B.歌舞升平  C.眼花缭乱  D.目瞪口呆

 E.瞠目结舌  F.情不自禁  G.不由自主  H.应接不暇

2.在文中用横线画出表现剧场内观众很多的语句。(2分)

3.本文是如何描绘这场演出的?请按原文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上。(2分)

乐曲声:________________  武打:________________  

舞蹈:________________   唱腔:________________   

4“掌声,春雷般的掌声”一句所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作者是怎样描写观众观看京剧表演时的表现的?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你真棒!已经顺利通过两关,胜利的红旗在向你招手,请你再加油!                    

四、文言阅读(21分)

                 (一) (13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力拉崩倒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  间________(2)之________(3)虽________(4)名________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于 是 宾 客 无 不 变 色 离 席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4.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俄而”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

B.这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小到大,从屋内到屋外。  

C.这段用五个“百千”极力表现火势的凶猛,从而表现口技者技艺高超。

D.这段主要是写表演者口技模拟失火、救火时发出的各种声音。

5.文中有关宾客的描写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二) (8分)

(A)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

(B)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A、B两篇文章思想内容有一个共同点是                 。(2分)

2、晋平公不想学习的原因是(用文中原句)                 。(2分)

吕蒙不想学习的原因是(用文中原句)                    (2分)。

3、B文中孙权主要通过        的方式达到说服吕蒙的目的;A文中师旷规劝晋平公则主要是通过                      赢得他的认可的。(2分)

4、选出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2分)

A、臣闻(这件事)     B、老好学(却)

C、经为博士(治理)    D、当涉猎(只)

尾声:友情提示:请你仔细检查一下有无漏做、答错,请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哟。老师预祝你获得金奖,你肯定能得到。

五、作文(50分)

人人都在渴望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幸福有时很抽象,有时又很具体;幸福有时很遥远,有时又近在咫尺。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语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幸福是心灵的感觉,幸福是生命的体验……     请围绕“幸福”这个话题,选择你最擅长的一种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