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测试

2014-5-11 0:09:36下载本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测试

共50分

一 基础知识(共14分)

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石(pán)  含(xù)  白(xī)  佩不已(qīn)

B (miǜ) 划(chóu) 然(hè)  兀穷年(wù)

C 徨(páng)  名(shǚ)  深 (suì)  乎不同(jiǒng)

D  猎(shè) 起(dié) 彭(bài)  义愤填(yīng)

2.下列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为人知(很少)   死而后(停止)   兀兀年(达到极点) 

B.家户晓(了解)   尽心血(滴)    气牛(直冲) 

C.杂乱无(条理)   乎不同(不同)   鞠躬尽(劳累)

D.锋芒露(全)    可歌泣(可以)   心神凝(领会)

3、选词填空。(2分)

(1)他要给我们(A伟大 B衰弱 C衰微 )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2)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王选,被誉为“当代毕昇”是   (A当之无愧、B气冲斗牛、C惹人注目)的。

4.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B.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C.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D.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5.选出填入空白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分)

________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发表声明,表示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________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________派军队侵占台湾,________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企图制造“两个中国”。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予以坚决反对。

A.尽管 可是 只有 才        B.尽管 但是 不仅 而且

C.如果 那么 不仅 而且       D.如果 那么 只有 才

以下6,7两题选做其中一个

6、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7.“雨”在四季各不相同:“春雨绵绵夏雨急,秋雨凉爽冬夹雪。”请你用拟人的方法对其中的两种雨各写几句话。(4分)

(  )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 共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 (共12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分别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4分)

博士:古义         ,今义           

往事:古义         ,今义           

2、翻译。(3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9、孙权告诉吕蒙哪两种读书方法?其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

答:                                     

                                       

10、“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句话表达了鲁肃怎样的感情?(1分)

答:           

(二)(共9分)

①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②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③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④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⑤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⑥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选段①中所讲的事情,指的是一件什么事?(2分)

答:

2.选段②、③、④段中加引号的“说”和“做”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3.划出选文第④段中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2分)

答:

4.体会选文⑥段的含义?(3分)

答:

(三)阅读《她是我的朋友》一文,(15分)

她是我的朋友
①我在越南时听说了这个故事。
②不知是什么军事目的,几发迫击炮弹突然落在一个小村庄里一所由传教士创办的孤儿院里。传教士和一两名儿童当场被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一个小姑娘,大约八岁。

③村里人立刻向附近的小镇要求紧急医护救援,这个小镇和美军有通讯联系。终于,美国海军的一名医生和护士带着救护用品乘着吉普车赶到了。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的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她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④ 输血迫在眉睫,但得有一个与她血型相同的献血者。经过迅速验血表明,两名美国人都不具有她的血型,但几名未受伤的孤儿却可以给她输血。
医生用掺和着英语的越南语,护士讲着仅相当于高中水平的法语,加上临时编出来的大量手势,他们竭力想让他们幼小而惊恐的听众知道,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
  ⑤他们询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他们的要求只得到一阵沉默。每个人都睁大眼睛迷惑地望着他们。过了一会一只小手缓慢而颤抖地举了起来,但忽然又放下了,然后又一次举起来。
  ⑥ “噢,谢谢你。”护士用法语说:“你叫什么名字?”
  ⑦“恒。”
  ⑧ 叫恒的小男孩很快躺在草垫上,他的胳膊被酒精擦拭以后,一根针扎进他的血管。
  ⑨ 输血过程中,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⑩ 过了一会,他忽然抽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了脸。“疼吗?恒?”医生问道。恒摇摇头,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他是否针刺痛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11 医疗队感到有点担心,觉得显然有点不对头。就在此刻,一名越南护士赶来援助。她看见小男孩痛苦的样子,用极快的越语向他询问,听完他的回答,护士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顷刻之后,他停止了哭泣,用疑惑的目光看着那位越南护士。护士向他点点头,一种消除了顾虑与痛苦的释然表情立刻浮现在他的脸上。
  12 越南护士轻声对两位美国人说:“他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误会了你们的意思。他认为你们让他把所有的鲜血都给那个小姑娘,以便让她活下来。”
 13“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海军护士问。
 14这位越南护士转身问这个小男孩:“你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
 15小男孩只回答:“她是我的朋友。”

16我想,没有人奉献的爱比这更伟大的了――他为了一个朋友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

1、故事发生的地点       ,主要人物是       。(2分)

2、本文主要叙述一件什么事情?(4分)

3、文中第10段加横线的句子用         的描写方法,作用是                    

                  。(3分)     

4  第11段中“一种消除了顾虑与痛苦的释然表情立刻浮现在他的脸上。”你能猜出恒当时的心理吗?(3分)

                                                           。            

5、文章最后一段能不能删去,为什么?(3分)

                                               

                         

三 个性作文(50分)

方仲永和吕蒙两人的故事耐人寻味、引人深思。他们的故事一定给了你不少启迪,一定让你想到了一些人和事。请你以“由方仲永和吕蒙想到的”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500.

参考答案

一 1.A 2.D  3(1)B (2)A   4.D 5.B 

6例: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荫,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

二 阅读(一)

1、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学位的最高一级   历史 过去的事情 

2(1)吕蒙以军中事务多为理由来推辞。

(2)我难道要你研究经典当博士吗!

(3)长兄怎么认清事情这么晚呢!

3、治(研究),其目的是从事专门学业;涉猎,其目的是了解或知道历史,以便吸取经验教训。

4、对吕蒙的进步既感到惊讶,又流露出由衷的高兴和赞许之情。

(二)1.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

2.选段②、③中的“说”指的是揭露反动派,发动革命群众的革命宣传活动。选段④中的“做”指的是以宝贵的生命实践了他在第3段中所说的话。

3.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表现闻一多先生的凛然正气,表达出作者对闻先生的颂扬和景仰之情。

4.这里采用了对偶句式,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充分体现了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是一位品质高尚的人。

(三)1、孤儿院 恒  

 2、在一个孤儿院里,有个小姑娘受伤严重,急需输血。有个叫恒的小男孩为了朋友主动献血,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

3动作、神态描写 表现了恒对自己生命的担心。

4恒可能会想到:真高兴,朋友得救了,我也不用死啦

5不能删去,因为这段话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点出了全文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