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2

2014-5-11 0:09:36下载本试卷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2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亲爱的朋友:

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我们启航。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风光。但别忘记一定要细心,马虎的结果总会令你与成功失之交臂。让我们开始做题吧!

 

第一部分  选择题(1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1、 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A、释(quán)   憧(jǐn)   真(dì)   然(cù)

B、掇(cuān)  机(qiè)   积(zàn)  浩(miǎo)  

C、秸(shú)  水(fú)   然(mò)   蕴(yùn)

D、祸(zhào)  家(hé)   眼(shà)  酒(zhà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B、此刻,正在播什么“大约在冬季”,弄得贾里心里冷飕飕的。

C、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真是美不胜收。

D、“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船上。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3、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全人类应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家园。

B、有无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C、我生长在淮剧之家,淮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

D、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加10%。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B、三个月时间,就像白驹过隙,微纵即逝。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5、选出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A、自其足(量长短)      余忆童时(幼小)  

 数十(鞭子)        反(到,等到)

B、使与台(一样高)      不得履(于是,就) 

  细其纹理(看清)      不亦乎(疑惑)

C、至市(到……去)      置其坐(量好的尺寸)

 物外趣(结构助词,的)  观正浓(代词,二虫斗)

D、遽契舟(那,那只)     身(自己的)

剑坠水(他的,郑人的)  神游中(想象中的山林)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十三岁的际遇》小作者采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回忆自己怀念北大的渊源,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不断进取、渴望创新的情感。

B、《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作者叙述了“我”童年在平桥村的一段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C、《“诺曼底”号遇难记》将戏剧高潮安排在全船乘客和船员得救后,哈尔威船长屹立在舰桥上,随船沉入大海的感人时刻,目的是突出他忠于职守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

D、《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两则战国时的寓言,内容虽不相同,但讽刺的都是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的蠢人。

7、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他是一个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好同学,在去食堂的路上看到地上有纸团,他随手捡起丢进了垃圾筒,     ,班会上,他受到了班主任的表扬。

A.班主任发现了他      B.班主任发现了自己 

C.自己被班主任发现了    D.这被班主任发现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136分)

一、按要求答题(32分)

8、下面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打“×”,然后改正。(4分)

走头无路 赏心悦目 相题并论 由然而生 鸦雀无声 无动于衷

井然有序 危言耸听 记忆犹新 惊慌失错 白驹过隙  美不胜收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或补全上下句。(11分)

         ,江春入旧年。

        ,冷露无声湿桂花。

⑶海纳百川,                ,无欲则刚。(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⑷谁道人生无再少?               

⑸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⑺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⑻海上的夜                     

(9)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10)行远必自尔,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

10、、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答题。(2分+2分)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问月问年连发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达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C、 这首词的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

D、这首词是作者政治失意时的有感而发,所以全词的基调是消极悲观的。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发挥想象,仿照例子造句(2分)

[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的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                                

12、同学们对《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中汤姆.索亚这个人物形象,一定不会陌生,有人说汤姆是个了不起的孩子,有人说他不是个“好孩子”,你对这个人物形象怎么看的?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图书馆,是藏书的场所,是学习的天地。当你走进图书馆,面对林林总总的图书,你该如何寻觅?你会选择哪一类图书,为什么这样选择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情境,用恰当的语言表述:

请把数学公式“(a+b)(a—b)=a2-b2”用文字简明准确地表述出来。(要求不得使用加减乘数学用语)。(2分)

                                      

15、学习语文,贵在运用。请为下列内容各拟一条标语。要求巧妙而得体。(2分)

劝告乱踏草皮的同学。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9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6、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两处):(1分)

故 时 有 物 外 之 趣。

17、文中有很多词语作为成语保留下来,请你摘录两个并用它们分别说一句话。(4分)

摘录成语:                   

说一句话:

                                   

                                     

18、用现代话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19、学习本文后,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2分)

                                      

                                     

(二)(7分)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牛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蹀躞diéxiè:小步走路。清角:歌曲名。)

20、解释加点的字。(2分)

A、孤之鸣(  )        B、非牛不(  )

21、翻译下面这句话的意思(2分)

伏食如故。                  

2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故事:      ;说说你所感悟到的道理:         

                           。(3分)

(三)真实的善良(16分)

有一个时期,我因医牙,每日傍晚,从北影后门行至前门,上跨街桥,到对面教育印刷厂的牙科诊所去。在那立交桥上,我几乎每次都看见一个残了双腿的瞎眼老头儿,卧在那儿伸手乞钱。其中有三次,看见一个老太婆,在给那瞎老头儿钱。照例是十元钱和一塑料袋包子。跨街桥上上下下的人很多。不少的人便驻足望着那一情形,但是没人掏出自己的钱包。有一天风大,将老太婆刚掏出的十元钱刮到了一个小伙子脚旁。他捡起,明知是谁的钱,却若无其事地往自己兜里一揣,扬长下了跨街桥。所有在场的人,都从桥上盯着他的背影。我想他一定能意识到这一点的,所以没勇气回头也朝桥上的人们望。

瞎老头问老太婆:“好人,你想给我的钱,被风刮跑了吧?那也算给我了!我心受了!”老太婆说:“是被风刮跑了。可已经有人替我捡回来了!给!……”

我认识那老太婆。她从早到晚在离桥不远的地方卖茶叶蛋。我想她一天挣不了几个十元钱的。

于是,几乎每个驻足看着的人,都默默掏出了自己的钱包。

那一天我没有去牙科诊所。因为           

后来那瞎老头不知去向了。

而那老太婆仍在原地卖茶叶蛋。

有天我经过她跟前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买她的茶蛋。我不迷信,可我似觉得她脑后有光环闪耀。

我问她:“您认识那老头?”

她摇摇头,反问我:“可怜的老头儿,他哪儿去了?”

我也只有以摇头作为回答。

她长长地叹了口气。我从中顿时感到一种真真实实的善良仿佛从这卖茶蛋的老太婆心里作用到了我自己的心里。

23、根据上下文内容补全文中省略的话。(2分)

                         

24、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内容。(3分)

                                         

25、“不少的人便驻足望着那一情形,但是没人掏出自己的钱包。” (3分)

“于是,几乎每个驻足看着的人,都默默掏出了自己的钱包。”请说出其中变化的原因。

                                         

26、“可我似觉得她脑后有光环闪耀。”文中“光环闪耀“是否是阳光的作用?为什么?(4分)

                                          

27、你觉得我用“善良”做标题与原文标题孰优孰劣?(4分)

                                         

()浮生若茶(12分)

茶叶因沸水才释放出深蕴的清香,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才能留下人生的幽香……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释圆说:“像我这样屡屡失意的人,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用呢?”

释圆如入定般坐着,静静听着这位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什么也不说,只是吩咐小和

尚:“施主远途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小和尚诺诺着去了。

少顷,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抓了一把茶叶放进杯子里,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年轻人面前的茶几上,微微一笑说:“施主,请用茶。”年轻人俯首看看杯子,只见杯子里微微地袅出几缕水汽,那些茶叶静静地浮着。年轻人不解地询问释圆:“贵寺怎么用温水冲茶?”

释圆微笑不语,只是示意年轻人说:“施主请用茶吧。”年轻人只好端起杯子,轻轻呷了两口。释圆说:“请问施主,这茶可香?”

年轻又呷了两口,细细品了又品,摇了摇头说:“这是什么茶?一点儿茶香也没有呀。”释圆笑笑说:“这是闽浙的名茶铁观音啊,怎么会没有茶香?”年轻人听说是上乘的铁观音,又忙端起杯子吹开浮着的茶叶呷两口,又再三细细品味,还是放下杯子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

释圆微微一笑,吩咐门外的小和尚说:“再去膳房烧一壶沸水送过来。”小和尚又诺诺着去了。少顷,便提来一壶嘴吱吱吐着浓浓白汽的沸水进来,释圆起身,又取一个杯子,撮了把茶叶放进去,稍稍朝杯子里注了些沸水,放在年轻人面前的茶几上。年轻人俯首去看杯子里的茶,只见那些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地沉浮,随着茶叶的沉浮,一丝细微的清香便从杯子里袅袅地溢出来。

嗅着那清清的茶香,年轻人禁不住去端那杯子。释圆说:“施主稍候。”说着便提起水壶朝杯子里又注了一缕沸水。年轻人再俯首看杯子,见那些茶叶上上下下沉沉浮浮得更嘈杂了。同时,一缕更醇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地升腾出来,在禅房里轻轻地弥漫着。释圆如是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琥珀般的一杯茶水,沁得满屋生香。

释圆笑着问道:“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却为什么茶味迥异吗?”年轻人思忖说:“一杯用温水冲沏,一杯用沸水冲沏,用水不同吧。”

释圆笑笑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同。用温水沏的茶,茶叶就轻轻地浮在水面上,没有沉浮,茶叶怎么会散逸它的清香呢?而用沸水冲沏的茶,冲沏了一次又一次,茶叶沉了又浮,浮了又沉,沉沉浮浮,茶叶就释出了它春雨的(   ),夏阳的(   ),秋风的(   ),冬霜的(   )。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茶呢?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平平静静生活,就像温水沏的淡茶平静地悬浮着,弥漫不出他们生命和智慧的清香,而那些栉风沐雨饱经沧桑的人,坎坷和不幸一次又一次袭击他们,就像被沸水一次次冲沏的茶一样溢出了他们生命的脉脉清香。

是的,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清茶?而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沸水呢?茶叶因为沸水才释放了它们本身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们——脉脉人生的幽香!

28、依次填入文中四处括号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清冽 炽烈 醇厚 清幽    B 清幽 醇厚 炽烈 清冽

C 清幽 炽烈 醇厚 清冽    D 清冽 醇厚 炽烈 清幽

29、同是用闽浙名茶铁观音沏茶,而茶味迥异的原因是:(从文中找出语句回答,不超过15字)(2分)


30、文章的标题是“浮生若茶”,分别指出文中用温水、沸水沏的茶的比喻义。(4分)

(1)温水沏的茶:                         

(2)沸水沏的茶:                         

                                     

31、文章中老僧释圆通过用温水、沸水分别沏茶,向“屡屡失意的年轻人”讲述的一个道理是:(回答不超过25字)(4分)


                      

三、作文(60分)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经历许多事,有发人深省的事、有令人伤感的事、也有充满乐趣的事……请以“生活,真精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注意书写工整,条理清楚,字数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2

第一部分  选择题(1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D

B

A

B

C

C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136分)

一、    按要求答题

8、投  提  油  措

9、略

10、(1)D(2)略

11、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阵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地阴翳。

12、略   13、略

14、两数和与两数差的积等于两数平方差。

15、绕点路,芳草滴翠。(脚下留青,绿草如茵。)

二、    阅读理解

(一)16、故时有物外之趣

17、明察秋毫;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18、心中想象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19、具有很好的眼力,细致的观察力,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20、A、小牛;B、听;

21、像原来那样埋头吃草。

22、对牛弹琴   略

(三)23、我也把钱给了那个瞎老头

24、一个老太婆给一个瞎老头钱让行人非常感动。

25、  一个卖茶叶蛋的老太婆用自己的爱心激发了行人心中的爱。

26、不是。那是人性的光环,是真实的善良。

27、原文标题好。加上限制强调了这善良之举是不计报酬的,只求付出的,有别于虚假的善良。

(四)28、C  29、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同(2分)

30(1)不经风雨的人,平平静静的生活;

  (2)饱经沧桑的人,屡遭挫折、坎坷的生活

31、生命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才能留下人生的幽香(4分,意思点到即可得3分,语言流畅、有创新得满分)

三、作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