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时间:120分 满分:120分)
一、基础(25分)
1、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蜕变(tuì) 堕落(duò) 洗濯(zhuó) 盘虬卧龙(qíu)
B.蹂躏(1ìn) 枯涸(hé) 竦峙(sǒng) 忍俊不禁(jìn)
C.拖累(1ěi) 违背(wéi) 姊妹(zǐ) 慧心未泯(mǐn)
D.丰硕(shuò) 霎时(chà) 熏呛(qiàng) 险象迭生(diē)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梦寐 津津乐道 澄清 呼朋引伴 B诱惑 多姿多彩 训诫 问心无愧
C耸立 猝然长世 骚扰 阴晴园缺 D笼罩 碌碌终生 凝望 仙露琼浆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 小心翼翼(谨慎、严肃) 擎天撼地(举起)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B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见贤思齐(相同) 小憩(休息)
C慧心未泯(灭,丧失) 获益匪浅(非、不) 可望不可即(靠近、接触)
D清冽(水清) 竦峙(挺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措施)
4、在下面情景中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 )(2分)
王芳在购书时,不慎将钱包丢在书店里,她连忙回去对售书阿姨说:
A.“阿姨,我刚才买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了,你是否看见了?”
B.“阿姨,请你将钱包还给我,我刚才是丢在你这儿的。”
C.“阿姨,我的钱包刚才放在书柜上的,你现在将它藏在哪儿了?”
D“阿姨,求求你,将钱包还给我吧,我会加倍酬谢你的。”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秋日的晚霞给校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煞是好看。
B.每周一升国旗时,我都要在心里为伟大的祖国唱一首赞歌。
C.通过和班主任的长谈,使他明白了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危害。
D.“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是所有炎黄子孙的骄傲。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B.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一书。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D.辛弃疾字幼安,唐代著名诗人,著有《稼轩长短句》。
7.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5)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
8、仿照例句形式,写一句话,描绘三种色彩。(3分)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9、学校将要举行一次普通话比赛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简练,观点鲜明。(不超过20字)(4分)
二、阅读理解。
(一)(15分)
年三十夜,家家户户杀鸡宰鹅,烧肉煎鱼,香味在厨房、厅堂飘荡着——
淘气的葵葵赖在厨房里,手里拿着一双筷子和一个饭盒。妈妈每炒好一个菜,他就抢着先尝尝味,一面说“好吃”“真好吃”“味道好极了”。妈妈顾不得管他,笑着继续煎炒烹炸。
等到一切菜肴都做好了,年饭也盛上来了,葵葵却不见了。
妈妈发现桌上的爆竹少了一半。“这孩子,准是跟小朋友放鞭炮去了。快,叫他回来吃饭。”爸爸来到门口不见葵葵,问周围的孩子们,大家说:“他拿着一个大饭盒,说是到学校找徐老师了。”
提起徐老师,葵葵爸爸的眼前就浮现出一个头发斑白的老人。十年浩劫中,徐老师屡遭迫害,双腿得了关节炎,老伴也忧郁而死,膝下没有子女。虽然他孤身一人,退休在家,仍热心帮孩子们补习功课。葵葵爸爸推着自行车就往学校走去。
他找到了徐老师的宿舍,还没进门,突然从房里抛出一串鞭炮,噼噼啪啪响了起来。接着就听葵葵高声嚷着:“徐老师,过年喽!”“徐老师,我还带来一些好吃的,您尝尝,我妈做的好菜。”
“我这儿好吃的东西可多呢!老校长刚送来不少菜,好几个老师又送来饺子,水果——”
爸爸进来了。葵葵扑过来了,笑着说:“爸爸,我在这儿先陪徐老师过年,等会儿再回家。”
葵葵爸爸望着眼前的这一对师生,心里一热。他对坐在床上的徐老师说:“徐老师,到我们家过年吧,我用自行车推你。”
葵葵眼睛一亮,上前拉住徐老师的手说:“去嘛,去嘛!”
不管徐老师怎么谢绝,到底被这执拗的父子征服了。
他们走过大街小巷,正是千家欢笑,万家灯火,爆竹烟花此起彼落的时候,空中弥漫着生活的幽香,人世间寄托着深情的祝福。
10、从下面所给标题中选出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一项。( )(3分)
A年夜饭 B师生之间 C师生情 D祝福
11、对文中画线词语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说明徐老师年纪大,争不过葵葵父子俩个。
B说明葵葵父子俩个的真情打动了徐老师。
C说明徐老师挡不住葵葵父子俩个的热情,可说是盛情难却。
12、写出文段所述事情的时间、地点。(3分)
13、将文中体现徐老师热爱孩子们的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14、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二)(15分)
母亲心里的处女作
(1) 那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高中毕业落榜的我回到村里。那时家家户户都养牛,村里要公推一个牛倌。牛倌很辛苦,整天赶牛满山遍岭地跑,没人愿干,我却毛遂自荐当上了这个牛倌。见我放牛还带着纸笔琢磨写小说,村里人都说我患“魔症”了,父亲也说我异想天开。我写了好多好多,诗歌散文小说什么都有,偷偷寄出的如石沉大海。这样的还好些,怕就怕那些退稿信,送到村长家被人拆开后,更加证明了大家的判断:黄家那小子是飞机上吹喇叭——想得高。
⑵ 后来在乡里中学当老师的母亲就叫我把回信地址写到学校,由她代转。
⑶ 一年过去,我一稿未发;两年过去,我还没见一个铅字,我成了村里白日做梦、不务正业的一号人物。我自己也终于心灰意冷了,觉得不是那块料,有一天,我决定放弃了,尽管我十分不甘和不舍。
⑷ 但就在那一天,母亲给我带回了一个好消息:我的处女作小小说《三婶子》发表了,而且还是在一家有名的省级文学刊物。我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母亲拿出一个很新的信封,落款果然是那家刊物寄来的地址,而收信人则是我的大名,我捧着信封激动地流出了热泪。
⑸ 母亲说:“书让校长拿去看了!”
⑹ 虽然我十分迫切要看见自己作品发表会是什么样,可想到校长正在欣赏我的大作,我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让校长看过了,比直接给我看更好。校长就是我初中的语文老师,他早就说我有文才,没准能成事,现在他一定为自己的慧眼识才而得意吧?
⑺ 我那篇作品只是小小说,篇幅很短,可它给我的鼓励却超过了千言万语,它给了我自信、勇气,还有收获的快乐。于是我重新拿起笔,面对冷嘲热讽我也不再躲避,往信箱里投稿也敢光明正大了。
⑻ 几天后,母亲告诉我,那本刊登我的作品的刊物正在师生间传阅着。
⑼ 想到有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自己的作品,我自然感到高兴,可又有些不放心。母亲看出我的心思,她笑着说:“写东西就是要给人看的,看的人越多你的收获就越大!现在大家都在看你呢,连我心里都挺美。放心,我叮嘱他们加倍小心,决不会弄丢弄坏的!”
⑽ 听了母亲的话,我不禁为自己小心眼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⑾ 一个月快过去了,刊物又让乡里书记拿走了,母亲有些抱歉地说:“那天我正带回来,书记恰巧来了,他要看我又不好拒绝……”我安慰母亲:“没关系,看的人越多我的知名度也越大!”我觉得自己成了名人,我发现别人看我的目光已不再是轻蔑嘲讽,而是羡慕敬仰。我写得更有劲了。
⑿ 这一天,母亲终于带回了一本刊物,不过里面刊登的不是小说处女作,而是一篇散文,这应该是我发表的第二篇作品。母亲说:“这回我有了经验,收到后就赶快藏到了抽屉里……”
⒀ 我终于亲眼看见了自己的作品变成了铅字,捧着那本样书,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总也看不够。
⒁ 几个月后,我又收到了样书、样报,可是,我仍惦记着那篇处女作,没有它就不会有以后这些收获了,对于我的创作生涯来说,它就是点燃熊熊烈火的那第一根火柴,它就是染绿荒原的那第一棵草。
⒂ 五个月之后,母亲终于把我的处女作带回来了,不过那不是一本刊物,而是我自己寄出去的手写稿,但母亲却把它发表了。
⒃ 一直到今天,那篇文字拙劣的手写稿还一直被我珍藏着,尽管它一直未被发表,可它确实是我的处女作。
⒄ 感谢我的处女作。
⒅ 更感谢为我发表处女作的母亲。
15.归纳第⑴段的中心意思,不超过25个字,并说说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分)
16.第⑶段中的“不甘”和“不舍”反映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3分)
17.母亲告诉“我”小小说《三婶子》发表了,对“我”的行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18.第⒁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9.母亲说谎话的目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母亲的这种做法(3分)
(三)(15分)
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⑶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⑷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
⑸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⑹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⑼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20.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1)学而不思则罔(2)死而后已(3)吾日三省吾身(4)不亦说乎
2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⑵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2、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3分)
23.从文中任选一则,谈谈你的认识或感受。(4分)
三、作文(50分,其中卷面占5分)
题目:___________的中学生活(快乐 丰富 富有挑战……)
提示:初为中学生的你,一定感受到了初中生活的丰富多彩,回首两个月来的初中生活,一定有许多人和事令你难忘,令你感慨,令你深思吧,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按要求填写在作文纸规定的位置。
2.书写工整、规范,标点符号占格,不少于600字。
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初一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I(一)、(12分)7、孔子、儒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2)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D
23、(1)其一:热烈祝贺某某土菜馆蝉联“中国湘菜名店” 其二:坚决防止聚众赌博活动在“夏季攻势”之后死灰复燃。(4分)(2)略。所提建议只要合乎情理即可给满分。(2分)
24、(1)------鼠,------醋,----- (2)------山,------好,----
(三)23.C
24.“年三十夜”;“在厨房”,“徐老师的宿舍”(“大街小巷”)
25.虽然他孤身一个,退体在家,仍热心帮学生补习功课。
26.A
27.①烘托气氛,②提炼文章中心(使主题得以升华)。
四、(13分)
19.“我”边放牛边写作,投稿却屡屡不中,遭到周围人的嘲讽。(2分) 这一段是事情的起因,为下文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作铺垫。(1分)
20.“不甘”和“不舍”反映了“我”对暂时失败的不认可以及对自己的爱好难以割舍的无奈心情。(2分)
21.使“我”重新拿起笔,敢于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敢于光明正大地往信箱里投稿了。(3分)
22.把“我的那篇处女作”比作“火柴”“草”,生动易懂,形象地说明了那篇“处女作”对我创作生涯的重要作用。(2分)
23.言之有理即可。(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