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题
说明:
①本卷总分为120分
②B卷部分1~10班学生要求完成,11~18班学生不做要求
A 卷 100分
一、 请认真读题,选择符合题意的一项(10分每小题2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嬉(xī)戏 济(jǐ)南 一瞬(shùn)间 头晕目眩(xuàn )
B啜(chuò)泣 黄晕( hùn ) 酝酿 (yùn) 蹂躏( lìn )
C唱和( huò ) 竦峙( zhì ) 嶙峋( xún ) 鹤唳云端(qì)
D洗濯( chuó ) 肥硕 (shuò ) 点缀(zhuì) 忍俊不禁 ( jìng)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梦寐 津津乐道 澄清 呼朋引伴 B诱惑 多姿多彩 训诫 问心无愧
C耸立 猝然长世 骚扰 阴晴园缺 D笼罩 碌碌终生 凝望 仙露琼浆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小心翼翼(谨慎、严肃) 擎天撼地(举起)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B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见贤思齐(相同) 小憩(休息)
C慧心未泯(灭,丧失) 获益匪浅(非、不) 可望不可即(靠近、接触)
D清冽(水清) 竦峙(挺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措施)
4、下列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拟人)
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排比、拟人)
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比喻)
D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 (排比)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
B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D我用傻瓜相机将妈妈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言语拍入镜头,制成像册。
二.请根据要求填空。(10分)
1、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5、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7、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____。
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三.请仔细阅读文章后,按要求答题。(32分)
(一)(共16分)
①“(A)”,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B)。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C)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D)。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按课文的内容填写文中的空格(4分)。
A ( ) B( ) C ( ) D( )
2、第一段共①②③④四句话,从人的感觉中的三个角度写春风,请根据提示填表。(5分)
角度 | 描写的句子(填序号) | 春风的特征 |
触觉 |
|
|
嗅觉 |
| 带着泥土气息、青草味、花的香 |
听觉 |
|
|
3、“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中“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这一句仅仅是写树叶、小草的颜色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对雨中景物描写的顺序是( )(2分)
A 由上到下 B 由下到上 C 由远及近 D 由近及远
(二)(共16分)
每当看到现在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
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
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家里没有碎花布。"妈妈平静地说。
"我要!"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
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的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
"好好学习。"她依然平静地说。
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书包意味着什么: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了这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1、文中明确揭示中心的句子是:( )(3分)
A、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B、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
C、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D、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2、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不超过15个字)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文中与"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相照应的句子是:(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线句“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的“终于”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你对文中最后段落中“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一句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请给本文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 )(2分)
A.最美的书包 B.花格子书包 C.卡通书包 D.我的书包
四、文言文阅读(8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请从文中找出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兴正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出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物外之趣”具体指什么,请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童趣》后,你从少年的“我”身上学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题目:___________的一天
提示:请先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横线处可填“有趣”、“难忘”、“快乐”、“伤心”等等。
要求:(1)写成记叙文。条理清晰,叙事具体,结构完整。
(2)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字数500字左右。
| |||||||||||||||||||
200 | |||||||||||||||||||
400 | |||||||||||||||||||
600 | |||||||||||||||||||
B卷 20分
一、 语言积累及运用:(12分)
1、下边是一篇广播稿中的一段话,读后请按要求修改。(8分)
升学考试快到了,我①逐渐越来越感到时间不够用,一心只想多读点书。②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语文水平太低,肚里没有几个词儿,于是③拼命读小说、散文。④然则,⑤我看书只是从兴趣出发,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光看故事大意,不⑥注意提高分析能力和积累词汇,所以收获很小。后来,⑦我才发现这种做法并非有问题。
(1)应删去的一个词是_________(写划线处的序号)
(2)应删去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写划线处的序号)
(3)有一个词不符合口语表达的要求,这个词是_______(写划线处的序号),应改为_______
(4)有语病的一句是_______(写划线处的序号),应改为_________
2、在划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相同(4分)
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8分)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
子曰:“蛤蟆蛙黾(mǐn),日夜恒鸣。口干舌擗(pǐ),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惟其言之时也”
1、解释加点的字。(2分)
日夜恒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言何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3分)
时夜而鸣,天下振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说的是什么道理?( )(3分)
A、说话不在于多少,但要注意说话的方式。
B、说话不在于多少,而在于说的是时候。
C、多说话是有好处的,因为有些东西是要随时提醒的。
D、多说话是有好处,还要注意说话的时机。
七年级语文半期考试答案
一、 请认真读题,选择符合题意的一项(10分每小题2分)
1 | 2 | 3 | 4 | 5 |
A | C | D | B | C |
二.请根据要求填空。(10分)
略
三.请仔细阅读文章后,按要求答题。 (一)(共16分)
1、按课文的内容填写文中的空格(4分)。
A (吹面不寒杨柳风) B( 酝酿 )C ( 黄晕 ) D( 披着蓑戴着笠)
2、请根据提示填表。(7分)
角度 | 描写的句子(填序号) | 春风的特征 |
触觉 | ① (1分) | 温暖 柔和 (1分) |
嗅觉 | ② (1分) | 带着泥土气息、青草味、花的香 |
听觉 | ③④ (1分) | 吹送美妙悦耳声响 (1分) |
3、(2分)比喻、排比
4、(3分) 不仅仅是写树叶和青草的颜色。(1分)
还侧面写出(1分)了春雨对树,草等自然万物的洗涤,滋润。(1分)
5、第二段对雨中景物描写的顺序是( D )(2分)
(二)(共16分)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2分)
( zhí ) ( jué ) ( jiù ) ( shì )
2.文中明确揭示中心的句子是:( D )(3分)
3.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不超过15个字) (3分)
答: 妈妈花了很大心血为我做了一个花格子书包。(意对即可)
4.相照应的句子是:(3分)
答: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或是)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任答一句即可)
5.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3分)
答: 既懂事,理解家中的困难。(1.5分)又对获得书包有着强烈的渴望。(1.5分)
6.理解是(3分)答:书包里的东西虽少,(1分)但妈妈的关心,和期盼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母爱的分量是“沉甸甸”的。(2分)
7、题目( A )(2分)
文言文阅读(8分)
1.明察秋毫 鹤立云端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等
2.(1)兴趣 (2)正
3戏蚊之趣 草丛之趣
四.作文
B卷
一.1、(1)① (2)② (3)④ 然而 (4)⑦ 删掉“并非”
2、帆的敌人,能把你送到死亡的深渊,
二(共7分)
1.解释加点的字。(2分)日夜恒鸣 ( 常常 ) 多言何益( 说话 )
2.翻译句子。(2分)在合适的时候鸣叫,天下人都被叫了起来(惊动)。(每分句1分)
3.这段文字说的是什么道理?( B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