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3)

2014-5-11 0:09:37下载本试卷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3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书写(3分)

进入初中,离开了朝夕相处六年的小学老师和同学,你一定会有很多话想对他们说,请把一句对他们美好的祝福的话工整地抄在下面的方格中。(不少于10个字)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6分)

(1)我的心在瘦骨línxún(    )的胸腔里冬冬直跳。

(2)但是,那一股足以qíng(    )天hàn(   )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3)理想是肥皂,洗zhuó(    )你的自私心。

(4)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chú(  )形。

3、 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

(2) 其恕乎!               

(3) 几处早莺争暖树,         

(4)我寄愁心与明月,          

(5)         ,却话巴山夜雨时。

(6)《<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7)天净沙 秋思》中表达游子乡愁浓重的情感的句子是:

             ,            

4、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2分)

A、《在山的那边》一文中所说的“用信念凝成的海”,这里的“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

B、《童趣》一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作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将眼前的事物放大,从而享受到一种特有的乐趣。

C、“理想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这句诗并不矛盾,因为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拥有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D、《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先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济南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然后紧扣“山”和“水”,铺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文中写山景,先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次写城外远山,再写阳光朗照下的山。

5、仿照句式,续写一个句子,使它与前两句构成排比句。(2分)

娇艳欲滴的鲜花,蓬勃向上的小草,            ,给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6、下列公共标语,表达不太好的一项是(   )(2分)
A、(某候车室)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勿吸烟。
B、(某企业)今天您工作不努力,明天您努力找工作。
C、(某景点)禁止乱涂乱刻,违者重罚! 
D、(某建筑工地)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7、口语交际。2分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2)横线空白处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 春(15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8、请从第2段a、b两个划线句中任选一句说说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的表达效果?(3分)

a句:                                   

b句:                                    

9.第二段写春花的顺序是从    ,写春花繁密茂盛、                 的特征。  (3分)

10.“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次序是否可以颠倒?为什么?(2分)                          

11.第二段中的“闹”字能不能改为“叫”,为什么?(3分)

                             

12、第3段首句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2分)

                              

13、这几段文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分)

                              

(二)(10分)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矾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的。”“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屋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4.这里所选几段文字,叙述了一个什么事件?(2分)

                             

15.请说说文中划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

                             

16.请写出文中表现阿曼达父子心心相连的一句话。(1分)

                              

17.文章结尾段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文中对父子二人的描写,说他们各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4分)

父亲:                          

儿子:                            

三.文言文阅读(18分)

(三)《论语》十则 (11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由,诲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说:_________   信:_________  女:_________ 知:_________ 

1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 请从《论语十则》中摘选出三个成语:(3分)

                      

21.课文中所选的<<论语>>十则,语言精练,含义丰富,耐人寻味。抄录你最喜欢的句子,并简述理由。(2分)

                              

                             

(四)(7分)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我也!天帝使我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己而走也,以为畏虎也。

2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食:       长:      畏:      

23、 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故事:(2分)       

24、请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2分)

                          

四.写作(50分)

25.同学们跨入中学的大门已经两个多月了,和小学相比,你们也许会觉得很累,学习科目多了,学业也深了,但是,在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余,多姿多彩的中学生活也一定会带给你别样的乐趣和全新的感受。现在,就请你以“我的中学生活乐趣”为中心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自己想说的话,表达真情实感。

2.体裁不限,题目自拟。

3.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积累与运用:(27分)

1、书写(满分3分)。此题根据书写水平综合评分,楷字、行楷字均可。一等(3分):书写规范、整洁、美观;二等(2分):书写规范,整洁;三等(1--0分):书写不规范、潦草,卷面不整洁。 

2、(1)嶙峋 (2)擎  撼 (3)濯 (4)雏(每字1分,共6分)

3、(每空1分,共10分)

(1)花枝招展的(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3)谁家新燕啄春泥  (4)随风直到夜郎西  

(5)何当共剪西窗烛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D (2分) 5、略(2分) 6、C(2分)

7、(2分)(1)张敏在批评金娜不注意公共卫生 (2)对不起,我今后会注意的。

二、现代文阅读 (25分)     (一)春(15分)

8、a拟人,写出百花争奇斗艳,竟相开放的情态。B比喻、排比,写出花的缤纷色彩,突出花的艳丽。(3分)

9、上 下(或 高 低)  色彩绚丽 香气浓郁(3分)

10不能颠倒,因为是和“桃树 ,杏树,梨树”一一对应(2分)

11不能,因为“闹”字不仅有嗡嗡的声响,还展现出了一副热闹景象;而“叫”仅表现声响(3分)

12从触觉上写出春风温柔和煦的特点。(2分)

13.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无比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2分)

(二)(10分)

14.阿曼达的父亲在地震后怀着坚定的信念成功地抢救出儿子。(此题亦可从阿曼达的角度总结。) (2分)

15.划线句子用了排比手法,渲染父亲对儿子的救助过程漫长而又艰苦,突出强调父亲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停地搜救,顽强地救出儿子。 深刻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挚爱之情。(3分)  

16.这句话是“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1分)

17.父亲信守承诺、挚爱儿子、不怕艰险的表现都了不起;阿曼达信任和热爱父亲、临危不惧、先人后己的表现也都了不起。(4分)

三、文言文阅读(18分)

(三)(11分)

18、通“悦”,愉快;真诚,诚实;通“汝”,你 ;通“智”,聪明(4分)19、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2分)20、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择善而从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选3个即可)(3分)21、略(2分)

(四)(7分)

22吃 ;掌管;害怕;(3分) 23、 狐假虎威(2分)

24、寓意: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2分)

五、作文(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