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试卷
一.抄写题。(4分)
1.写好一手字是语文基本能力的要求之一,把下面一句话抄写在格子里,要求写得工整、美观。
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
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6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一分)(5分)
[1]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无题》)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曹操《龟虽寿》)
2.根据提示或语境填空。(每空一分)(10分)
⑴曹操《观沧海》最能表现诗人博大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诗句是: , ; , 。
⑵王湾《次北固山下》既写景又包含哲理的千古名句______ _ _, 。
[3]《钱塘湖春行》中写早春禽事,给人以新春动感的诗句是: ,
。
[4]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朱自清《春》)
3.能读会写是基础哦!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5分)
(1)溪水因枯涸( )见石更(qīng liè) 了。
(2)我听见有人啜泣________,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4)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 )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5)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被 ( róūlìn) 的波兰。
4.(2分)根据所给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或成语。
(1)、( ):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2)、( ):一年的打算在春天,即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
做的事及早安排好。
5.某书店要在店内醒目的地方挂一个条幅,条幅上写一句格言。请把你认为适合的格言写出来。(2分)
。
6.仿写: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2分)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花园中普通的一朵; , 。这样的人生也就无悔了。
三.名著阅读(4分)(附加题)
请从下面提供的四个情节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填空
(1)三顾茅庐 (2)黛玉葬花 (3)武松打虎 (4)大闹天宫
序号 | 出自哪一部作品 | 作者 | 简要写出书中另一个情节 |
三.试试你的阅读水平。(40分)
(一)(11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7.本段选自课文《 》,作者 ,原名 ,字 。(2分)
8.作者在描绘雪山美景时,用了一连串表现色彩的词,它们依次是 、 、 、 、 、 。(3分)
9.下面两句都用了拟人的手法,请简要说说运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4分)
(1)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0.请写出一句连续的与“雪”有关的诗句。(2分)
, 。
(二)金色花(14分)
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施肥,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结果枝枯叶落。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
只有一盆仙人掌活下来了。
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而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顽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存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间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不是吗? 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的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单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活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
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淡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映的太阳光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的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此刻,仙人掌正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想起过去曾无所顾忌地讥笑过它的丑陋,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而感到惭愧。
可以想像,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正是因为这冷峻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到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11.“我”开始“不喜欢”“不关心”仙人掌的原因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12.结合上下文说说“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一句中“奇迹”指的是 。(2分)
13.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2分)
14.阅读划波浪线句,说说作者为什么“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又为什么说自己“浅薄庸俗”?(4分)
15.本文是一篇状物寓理的 (体裁),在行文上作者成功地运用
了 手法。
16.你从文中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
(三)《论语》十则(15分)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7.《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 家学派创始人。(3分)
18.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2分)
(1)不亦说乎 ( )
(2)诲女知之乎 ( )
19.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弘: 以: 已: 凋:
20.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21、(2分)从这几句语录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种观点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是否矛盾?
22.按要求用原文填空(可节选)。(2分)
(1)写出课文中谈学习方法的一个句子:
答:
(2)写出课文中谈学习态度的一个句子:
答:
23、(2分)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作文。(30分)
题目:以“我心中的小故事”为题写作文。
提示:在我们懂事以后,心中就藏有许多美好的记忆,它似一束小花,装扮着我们的美好心灵。请从中选取一枝,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班级名等。
七年级(上)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 1. 略。二. 2
3. (1) hé 清冽 (2)啜泣 (3) zhùxù (5)蹂躏
三. (一)7. 《济南的冬天》 老舍 舒庆春 舍予
8.青黑 白 银边 暗黄 微黄 粉色
9.(1)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夕阳照耀下雪后小山的色彩美。
(2)形象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富有人情味。
10. 略
(二) 11. 既不美,也不雅
12.丑陋的仙人掌竟开出了一朵异常漂亮的金色花。
13. 拟人 形象地写出仙人掌倾注了全部心血,开出最美的金色花的自豪。
14. (1)酸楚的原因在于,作者感受到了仙人掌开出金色花实在不,,容易,它倾注了全部心血。
(2)作者意识到自己对美的认识的片面合曲解――只重视外在美而忽视内在的精神。
15. 散文(记叙文) 欲扬先抑(先抑后扬) 16、 启示略
(三).
7、丘,仲尼,春秋,思想,教育 ,儒 18、说通悦,愉快;女通汝,你;。 19、胸怀宽广;把;停止;凋谢 20、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21、温故知新 经常学习的人; 不会矛盾 只要虚心学到处都有老师。22、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答案不唯一)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