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

2014-5-11 0:09:37下载本试卷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

内容:第一、第二单元

一、积累和运用(20分)

1、  抄写《乌衣巷》,要求端正美观。(3分)

(原文: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  看拼音写汉字。(3分)

忍俊不jīn(  )    瘦骨lín(  )峋    心旷神yí(  )

zhù(    )蓄    盘龙qiú(   )枝   cù(   )然长逝

3、  根据原文填空。(8分)

(1)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

(2)         ,把酒话桑麻。

(3)孔子论述学习和思考之间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4)曾子每天从以下三方面来反省自己:                      

4、  名著解读。(2分)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     ,她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了《       》、《     ,短诗中凝聚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合一体。

5、  话说的比较得体的是(2分)                  (  )

A.“请您来做报告,想必您会感到荣幸!”

B.“我很想参加你们的活动,可今晚实在没工夫,太抱歉了!”

C.“宴会就要开始了,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大家别着急,再等一等。”

D.“老大爷,你别这么磨磨蹭蹭的,行不行?”

6、  请你为下列场合拟写恰当的标语。(2分)            (  )

(1)    医院楼道内的标语:                

(2)    交通安全标语: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  蜻蜓和蚂蚁(9分)

逛来逛去的蜻蜓,整个夏天尽是唱啊玩啊,转瞬之间,冬天已在眼前了。

田野里荒凉凋敝;阳光灿烂的日子,每张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晨的日子,已经逝去了。冬天来了,好日子过完了;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蜻蜓不再唱歌了(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呢),整天愁眉苦脸,嘀嘀咕咕。它爬到蚂蚁跟前。

“收留我吧,好人儿!在你这里我不久就会强壮起来;让我避寒寄食到春天吧!”

“朋友,我可觉得奇怪;夏天的工作造就冬天的安乐,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

“我们在暖绵绵的青草窝上,唱歌呀,跳舞呀,一点钟接着一点钟的,玩得头都晕了,哪有工夫去想工作啊!”

“那么你------”

“我整天唱我的歌,满不在乎。”

“唱你的歌曲!嘿,多美呀!现在你满可以到外面去载歌载舞呀!”

1.什么变得愁眉苦脸?(3分)

                                

2.蜻蜓又唱又玩的时候,你猜想蚂蚁在干什么呢?(3分)

                              

3、蚂蚁最后说了一句“多美呀”,这是(3分)       (   )

A.赞美蜻蜓的歌。

B.羡慕蜻蜓又唱又玩的快乐生活。

C暗地炫耀自己的安乐生活。

D讽刺蜻蜓只顾着玩乐,不工作,结果自作自受,还不知悔改。

(二)  明亮的眼睛(22分)

①小群是个苦孩子,生下来就双目失明,母亲生小群时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小群懂事后,便知道自己没有如别的孩子享受五彩缤纷世界的福气,但是,小群也非常热爱这个世界,因为小群有个细心的父亲,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а。

②.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后来,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父亲竟然教会了小群游泳。

③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的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ь

④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面对着一个黑暗的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把人晒温暖!”。

⑤“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

⑥“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

⑦小群困惑了起来。

⑧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

⑨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才逐渐有所领悟。

⑩虽然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绿色,等等,但小群却对同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

⑾.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不再陌生,反而美丽迷人,小群懂得世界上有许多用不着看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

⑿.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个红色的米老鼠书包,当书包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赞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色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队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小群便哭了起来。

⒀.父亲听了,半天没吱声,过了好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买书包时售货员说只剩一个米老鼠的书包,所以绿的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

⒁.时光就这样漫漫的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了按摩、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却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C呢?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⒂.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

⒃.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和奋斗,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⒄.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祈祷,“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d 的,就在我的心上!”

4.文中四处写到“眼睛”,对它们的具体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眼睛”a;是“父亲”帮助小群感受、了解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

B.“眼睛”b;是让小群既具有感受、了解世界的能力,又有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信念。

C.“眼睛”c;是指另一个像父亲一样能给自己帮助与鼓励的人。

D.“眼睛”d;是指坚定的生活信念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5.第15段中画线的比喻句的含义是什么?(不超过38个字)           

6.第11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试作具体说明。(4分)             

7.对文中“父亲”错买书包这一情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1.父亲事先知道买的是绿书包。2.父亲事先不知道买的是绿书包。你同意哪一种理解?请依据文章简要说明理由。(4分)                                  

8.本文的主题是什么?(4分)                        

9.对本文的分析与欣赏,有误的两项是(4分)(  )(  )

A.父亲的骤然去世,使小群受到了难以承受的打击,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B.第16段的悼词中,透露出“父亲”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从而大大深化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震撼力。

C.文章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父亲为小群重安“眼睛”。

D.第2段写“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最为后文写父亲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预设伏笔。

E.文章行文祥略得当,“认颜色”、“买书包”是详写,其余都是略写。

(三)(19分)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凹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0.语段选自课文《童趣》,这篇课文选自清代作家    (人名)著的《         》一书。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分)

(1)昂首观       (2)项为之         

(3)凹者为       (4)一癞蛤蟆也        

(5)数十        (6)果如鹤         

12.课文叙述了两件事,为什么作者说这两件事都有“物外之趣”?(2分)

13.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2分)

14.下列虚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喷以烟/以丛草为林

B.驱之别院/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人不知而不愠/择其善者而从之

D.不觉呀然一惊/怡然自得

15.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四)(5分)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食       (2)畏       

17.“天帝使我长百兽”中的“长”是个多音字,请推断它在这里的读音:       。(1分)

18.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故事:             。(2分)

三、作文(30分)

提示:可以写家庭的故事、学校的故事,也可以写爸爸妈妈的故事、爷爷奶奶的故事;可以写老师同学们的故事,也可以写亲朋好友的故事;可以写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写太空里的故事;可以写真实的故事,也可以写虚构的故事------总之,你可以写的真是太多了,怎么样,思维的翅膀已经打开了吧,还等什么呢,开始动笔吧!

1.    请自拟题目作文,题目中必须含有“故事”一词。

2.    字数500字以上,文体不限。

答案:一、1.略2.禁 嶙 怡 贮 虬 猝3.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开轩面场圃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冰心  《繁星》《春水》 5.B  6.略

二、1.因为“好日子过完了,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2.蚂蚁在辛苦地工作,并且为冬天的到来准备粮食。3.D 4.C  5.父亲对生活、对他人的热爱;不懈追求和奋斗的勇气,为小群指明了方向,鼓舞了勇气。6.起过渡(或“承上启下”)作用;承上写小群在父亲的帮助下已能初步感知世界,开始热爱生活;启下引出买书包的情节。7.(言之有理,分析透彻即可)8.通过双目失明的父亲帮助双目失明的儿子“重安一双眼睛”的故事,歌颂了父亲坚定的生活信念和深切的亲子之爱。9.AE 10.沈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11.(1)“群鹤舞空”的景象(2)通“僵”,僵硬。(3)沟谷(4)原来是(5)鞭打(6)鸟鸣 12.因为通过作者的想象和联想,眼前的景象或事物变得美丽而奇特。 13.认真观察,用心体会,善于想象和联想。 14.D 15.略 16.(1)吃(2)害怕 17.zhang 18.狐假虎威

三、作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