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七年级语文单元测试(三)

2014-5-11 0:09:37下载本试卷

七年级语文单元测试(三)   命题:魏博宇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30分)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息       liáo    亮      zhù     蓄

chénɡ    清      肥shuò       清liè          酝niànɡ   

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是(   )(2分)

 A、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B、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C、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D、晚霞像火焰一般燃烧。

3、选词填空(3分)。

1)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 _ (顶着 盖着 插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  (长 露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3)那满  (淌 含 流 )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4、下面这段话的语序被打乱,调整后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 让许多人费解的是,在这四壁空空的家里,我居然也能顺顺利利地长大,

  (2) 人们常见到的就是我——一个丑女孩,

  (3) 自我有记忆开始,家就是一张笨重的积满油腻的木桌,一碗拌着黄猪油渣的酱油饭,

  (4) 顺顺利利的代替了母亲常年用的那根光滑的竹棒。

  (5) 每天搀着一个盲啊姨从小巷深处缓缓地走到巷口。

  (6) 小巷里的人们不再听见那日日重复的青石板上有节奏的叩击声了。

  (7) 一杯用过期折价的奶粉冲调成的牛奶和一只好长好长的冰棍箱。

 A、(3)(7)(1)(4)(6)(2)(5) B、(3)(1)(4)(2)(5)(6)(7)

 C、(6)(4)(2)(5)(1)(7)(3) D、(2)(6)(5)(7)(3)(1)(4)

5、生活中,人们常用某种动物来比喻某种类型的人。你能说出下面类型的人用哪种动物来比喻吗?(2分)

(1)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  (2)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

(3)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  (4)没有依靠无处投靠的人(  )

  A、铁公鸡  B、井底蛙   C、丧家犬  D、笑面虎

6修改下面病句。(2分)

(1)、小学时代那些同学的音容笑貌,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3)、为了推进素质教育,老师们正在努力改进教学质量。

7文言诗词默写填空(1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2)《观沧海》极力描写大海的壮阔及由此而想像的景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写春天迷人动感的四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6)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

7)《天净沙•秋思》一曲中,马致远写下了“                 

二阅读并回答问题(40)

()《论语》十则(15分)

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学而》)

⑶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⑷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

⑸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⑹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⑼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8、第一则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3分)

9、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                 (2分)

10、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2分)

11、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         。(用原文句子填写)(1分)

 12、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1分)

13、从选文中摘出两个成语。              (2分)

14、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10分)

在一间青砖瓦的房子里,有几张普通的旧书桌。其中一张是世上最美的书桌。

与其他几张书桌没有什么不同,它是方形的,以木榫连接的部件,已失去了光泽,呈现暗红色或者紫黑色。桌面看上去平滑,(    )不能反光;桌了(   )没有抽屉,书(   )放在桌面上;没有古典的雕刻,(   )也称不上精致,它(   )能称得上朴素。

然而,它却是世上最美的书桌——一站在这张书桌前,你会看到那个少年。

他是英俊的,穿着粗布长衫,或者别的什么很朴素的衣服,眼睛是明亮的,闪射着光芒。

有一天,他的目光越过桌上的四书五经,越过其他站着回答同样问题的同学——肯定,也越过了那位老师。

他用少年稚气而坚定的声音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声音如雷鸣。

后来,这个少年走了,再也没有回来,但他的声音就留在了这张桌子里,桌子幸运地拥有了永久的生命。来到了这张桌子前的人都能听到这声音,也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几十年来,这声音一直响着,它是如此的巨大,在整间房里轰鸣,并直射向屋外四周。

来到这里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即使是那些西装革履、坐着豪华轿车、在众人簇拥之下而来的人。他们也许都有有一间装饰森严的办公室,也许都有一张精致华美而且又特别具有浑厚凝重色彩的巨大的办公桌。他们曾经随意地坐在他们巨大的桌前发号施令,或埋头写什么文稿、文件,但在这张书桌前,没有一个人有勇气说一句哪怕是赞美的话。

它朴素的庄严压迫了每个人的随意的想法。

15在第2段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可选用下列关联词语)(2分)

但、但是、可是、只有、只能、也、就、因为、因而、只、才

16“其中一张是世上最美的书桌。”“美”在这里的含义是        (2分)

17、这个少年是指                       (2分)

18“桌子幸运地拥有了永久的生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             

                              (2分)

19、“来到这里的人都屏住了呼吸”“没有一个人有勇气说一句哪怕是赞美的话”原因是什么?

                                (2分)

(三)(15分)

 ①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着。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的湖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活力。

②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亲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20.第2段文字中作者描绘了哪几幅春图?(准确概括短文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在描绘春天时,调动各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将春天写得具体可感,试指出并各举一例。(6分)

视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嗅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本文在描绘春天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试写出三种,并在文中各找出一例。 (3分)

①修辞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修辞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修辞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从内容上看,第②段文字与第①段哪句话相照应?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 写作(30分)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灵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知识为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真好”是一种心灵体验;“真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请你以“有     真好”为题,600字左右(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

 1. 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

 2. 努力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

参考答案

1.田畴图河畔图天空图果园图

2.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其他景物也可)渠水欢唱(或甜脆笑声穿梭浩淼九天)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

3.①比喻渠水欢唱,如母亲的乳汁。②拟人蜂蝶追逐喧嚷③排比红杏流红,桃花漫霞,梨树飞雪(文中符合要求的句子皆可)

4.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活力(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5对春天、对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修改病句。

改:小学时代那些同学的清脆的笑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改:为了推进素质教育,老师们正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0、①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

呈现暗红色或者紫黑色。桌面看上去平滑,(但 )不能反光;桌了(也 )没有抽屉,书(只能 )放在桌面上;没有古典的雕刻,(因而 )也称不上精致,它(只  )能称得上朴素。

2、“其中一张是世上最美的书桌。”“美”在这里的含义是 值得称颂      

4、这个少年是指  周恩来   

5、“桌子幸运地拥有了永久的生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 书桌本身是平常的,但因为使用书 桌的主人不同凡响的誓言和为之奋斗的精神,使每一个看到书桌的人,都受到极大的影响。

6、 来到这里的人为周恩来从小就立志为祖国的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所感动,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