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3
题号 | 卷面分(3) | 一(14) | 二(14) | 三(29) | 四(40) | 总分(100) |
得分 |
|
![]() |
一、基础整合 (14分)
1、请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笼zhào ( ) tiǎo ( ) 逗 绽开( )伫立( )
2、根据词义填上相应的词语。(2分)
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 )
形容树干弯曲粗大。 ( )
3、请写出出自下列两篇文言短文的成语各一个。(2分)
《童趣》 《<论语>十则》
4、某眼药水厂商的广告词为“滴此眼药水后,将眼球转动几下,此眼药水将会遍布全球。”请你对这一广告词做一简单评价。(2分)
。
5、从下列四题中选做一题。(2分)
(1)《在山的那边》通过写童年时的________和成年后的感悟和信任,启示人们 ,翻越无数座山。
(2)美国作家_________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通过写我小时候 的故事,告诉我们:
。
(3)女作家 的散文《生命 生命》,通过写________________ ___, 我要来听诊器静听心脏有规律的跳动告诉我们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让自己的人生更有光彩。
(4)女作家 写的《紫藤萝瀑布》,通过写花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遭遇,告诉我们: 。
6、请你选取以下景物写一段话,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60字左右)(4分)
石头 草 树 云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7、古诗文默写。(6分)
(1) 余忆童稚时,能 ,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2) 子曰:“其恕乎! , 。”(《论语》)
(3) 曹操在《龟虽寿》中表达他的壮志豪情的诗句是: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 ,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阅读《论语》选段落,回答8—11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8、解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不亦说乎: ②吾日三省吾身:
③必有我师焉: ④任重而道远:
9、翻译句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分)
10、选段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一则是
。(2分)
11、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你的理解,说说这句话的含义。(2分)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青春随想曲——献给中国5000万中学生(13分)
①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条奔腾的河,是一条充满惊涛骇浪的河。每个少男少女都独自驾着小舟,从这条河上驶过。然而,并非每一位水手都能乘风破浪平安地驶到彼岸。世界上哪一条江河没有吞没过船只?况且是这样一条吉凶难卜的河,这样一群热情大于理智的水手!
②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座高耸的山,是一座看不见路径的山。每个少男少女都是登山队员,怀揣着征服者的梦想。然而,既然是高山就难免有坎坷,难免有毒蛇猛兽出没,也难免有野花的诱惑和迷路的时候。山林之神只留下一句秘诀----唯有在智大勇者脚下才有路!
③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片浩瀚的海,是一片不见天际的海。每个少男少女都是一道小溪,别无选择地汇向大海。溪水是甜的,海水是咸的,由甜变成咸根本不管你情愿还是不情愿。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光吃甜的,并不能强身健体,只有足够地吸收盐分,骨头才会一天天结实起来,因此,拥抱大海就是拥抱希望。
④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片蔚蓝的天,是一片辽阔无垠的天。每个少男少女都是羽翼未丰的雏燕,渴望自由翱翔。然而,如果经不起暴风雨的考验,在天空中挥动翅膀就意味着灾难;如果没有天空一样博大的胸怀,纵然远行万里也会郁郁寡欢。
⑤啊,让我们注视着河流,让我们仰望着高山,让我们 ,让我们 。那是一个竞技场,那是一个快乐园,那也是一部青春大辞典!
12、用""线给文章分段(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13、研究文章的结构和句式特点,为最后一节补上适当的句子(2分)
让我们 ,让我们 。
14、本文形象生动地揭示了青春的特点,含蓄而又贴切地从四个方面勉励少男少女们要热情与理智并重;要 ;要 ; 要 ,才能无愧于青春,让青春闪光。(3分)
15、文章最后一句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谈谈对它们深刻含义的理解(3分)
16、“如果经不起暴风雨的考验,在天空中挥动翅膀就意味着灾难” ,这句话的含义是只有经过磨难的考验,才能在生活中应对一切。请从你的实践生活中举一个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3分)
(二)生命的姿势(16分)
①一对夫妇是登山运动员,为了庆祝他们儿子一周岁的生日,他们决定背着儿子登上七千米的雪山。
②他们特意挑选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踏上了征程。天刚亮时天气就如预报中的那样,太阳当空,没有风,没有半片云彩。夫妇俩很轻松地登上了五千米的高度。
③然而,就在他们稍稍休息准备向新的高度进发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风云突起,一时间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气温陡降至零下三四十度;最要命的是,由于他们完全相信天气预报,从而忽略了携带至关重要的定位仪。由于风势大大,能见度不足一米,上或下都意味着危险甚至死亡。两人无奈,情急之中找到了一处山洞,只好住进山洞暂时躲避风雨。
④气温继续下降,妻子怀中的孩子被冻得嘴唇发紫,最重要的是他要吃奶。要知道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下,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导致迅
|
⑤丈夫阻止了妻子几次要喂奶的要求,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被冻死。然而不给孩子喂奶,孩子很快就会死去。妻子哀求丈夫:“就喂一次!”
⑥丈夫把妻子和儿子揽在怀中。尽管如此,喂过一次奶的妻子体温下降了两度,她的体能受到严重的损耗。
⑦由于没有定位仪,漫天风雪中救援人员根本找不到他们的位置,这意味着风如果不停,他们就没有获救的希望。
⑧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孩子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喂奶,妻子的体温在一次又一次地下降。在这个风雪狂舞的五千米高山上,妻子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平常极为简单而现在却无比艰难的喂奶动作。她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喂奶中一点一点地消逝。
⑨三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冻昏在妻子的身旁,而他的妻子——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像,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倒。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育的孩子正在丈夫怀里安然地睡眠,他脸色红润,神态安详。被伟大的生命的爱包裹的孩子,你是否知道你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母爱可以超越五千米高山而在风雪之中塑造生命。
⑩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妻子,丈夫决定将妻子最后的姿势铸成铜像,让妻子最后的爱永远流传,并且告诉孩子,一个平凡的姿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
——(摘自www.lnmir3.com,作者:孤岛过客)
17、快速阅读全文,说说“生命的姿势”这一标题中“生命”的含义。(2分)
18、第⑧段中为什么说妻子的喂奶动作“现在却无比艰难”?(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19、第⑨段写孩子“安然入睡、脸色红润、神态安详”目的是什么?(2分)
20、文中的“一次又一次”前后重复了四次,对此,你如何理解?(2分)
21、用“ ”划记本文主旨句。(2分)
22、就语段内容,按要求做一张读书卡片。(6分)
篇 目 | 作 者 | |||
内 容 | 1、雅词(2个): 、 2、令你感动的句子及原因(1处): 句子:
作用:
3、感悟(1条):
| |||
四、写作(40分)
23、任选一题作文。
(1)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花鸟虫草、风雨雷电等事物不仅可近可亲,而且可思可感。请你任选一种自己或接触较多,或观察较细,或感悟最深的某一具体事物,以“我眼里的 ”为题作文。
(2)小草破土而出,掉进墙角砖缝里的香瓜子茁壮成长,从垃圾里拾得的仙人球绽出新蕾,被踩入沙土折翅后的蜜蜂又挣扎重飞……生命是顽强的,生命是不可战胜的。请选取你生活中观察到的感人的生命活动故事来作文,表现生命的顽强与不可战胜。
要求:文体自选;500字以上;文中不出现真实的班级名和姓名。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答案
1、罩 挑 zhàn zhù
2、盘虬卧龙 小心翼翼
3、明察秋毫(怡然自得) 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
4、参考作案:“遍布全球”的“球”一语双关,既可指眼睛,也可指地球。因此,这则广告词在介绍眼药水使用方法的同时,也暗示了眼药水疗效好,销遍全球。
5、⑴向往、困惑 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不懈努力
⑵莫顿•亨特 冒险脱险 要战胜困难,必须着眼于最初的一小步,并一直走下去
⑶杏林子 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 掉进墙角砖缝中的香瓜子不屈生长。
⑷宗璞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生应该豁达、乐观、奋发进取。
6、(略)
7、(1)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志在千里
(4)绿树村边合
8、(1)同“悦”,愉快(2)检查、反省(3)这里(4)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9、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略)
12、① ② ③ ④ // ⑤
13、(略)
14、要吃苦耐劳 胸怀博大 (意对即可)
15、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揭示了青春的特点。(意对即可)
16、(略)
17、“生命”可以理解成是母亲的生命,也可以理解成母亲用自己的生命创造儿子的生命。
18、、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下,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导致迅速地降低体温,时间一长就会有生命危险。
19、细致描写小孩子的脸色、神态,意在告诉读者,孩子的生命得来不易,这是从侧面赞颂母亲舍身哺子的行为。
20、既点出时间的推移,也暗示母亲的生命在一点一点消逝。
21、一个平凡的姿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
22、(略)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