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卷

2014-5-11 0:09:39下载本试卷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卷

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这是一个全面展示你风采的平台,请你认真审题,仔细答题,亮出你的学识与才华,相信你一定能行!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一手漂亮的字是多么令人羡慕啊!请将下面这句方言抄在方格内,要求准确、规范、工整。5分(字3分,卷面2分)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能读会写是基础哦!。请写字注音。4分

(1)他mò(  )然发现,参差(   )不齐的排列也是一种美。

(2)这件衣服我相不中(    ),花里胡哨不称(    )我的心。

(3)我nán nán(  ) (  )自语:为什么成功总是shān shān(  )(  )来迟。

(4)闯祸的贝贝语无lún(   )次地说着,疲bèi(   )不堪的阿姨直摇头。

3、积累名篇佳句,可以提高文学素养。试一试,请将诗句填完整。7分

(1)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2)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4)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请写出古诗文中描写春雨的连续两句诗。

                         

4、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请按要求完成读书卡片。4分

所选作品               

最喜欢的人物            

相关的情节             

我的启示              

5、根据提示,拟出“悲观者”和“乐观者”各自所说的话,每句不超过10个字,并写出你从文中得到的感悟。 6分

一位悲观者和一位乐观者同时被派往某地去推销鞋子。可他们到达目的地以后,却发现那里的人全都是光着脚在走路,那位悲观者沮丧地说:“     。”而那位乐观者却欣喜地说:“        。”

悲观者沮丧地说:“                     。”

乐观者却欣喜地说:“                     。”

我的感悟:                 

6、学会听出话外之音很重要,认真读下面一段话,你听懂了吗?2分

一天,住同一幢楼的王女士见到玲玲的妈妈时说:“你家玲玲真刻苦,每天晚上快11点了,我们都要睡了,还听见她在练琴。”

王女士的言外之意是                  

7、仿照正面句子,再写一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有人这样形容: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头的坚冰;谅解是一道绚丽的彩虹,能架起消除人们隔阂的桥梁;谅解是           ,能             

二、语段欣赏与感悟 (50分)

(一)(16分)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8、请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开船动作的动词      ,这些传神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少年朋友们          。2分

9、文中写了“我”看戏的心理变化,试依次写出这种变化(每种变化限用两个字)

               →        3分

10、第二段中的“跑”字照应了第一段中的“   ”字。1分

11、第二段写景充满诗情画意。从触觉来写的句子是     ,从嗅觉来写的句子是   ,本段写景的作用      。3分

12、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2分

13、第二段中写到“似乎听到歌吹了”,“我”真听见了吗“为什么”淡淡你的看法。2分

14、结合上下文,第三段中的“自失”可以理解为    ,这种感受与“社戏”的关系如何?说说你的理解。3分

(二)捡到金子之后(14分)

在一片峡谷中,住着一个牧童和他的妈妈,为了生存,牧童每天都要上山砍柴、放羊,日子很苦。牧童真希望自己能得到一块金子,哪怕很小。

这天,牧童又上了山。

望着人迹罕至的山脊,荒凉面贫瘠的土地,颤巍巍地矗立在山坡上的可怜的小木屋,他不禁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哎哟!”牧童突然跳了起来。地上隐约有一束金光射来——金子!牧童瞪大了眼睛,一捋(luō)袖子,使劲地挖起来。好大的一块!牧童兴奋地抱起金子,飞一般下山去了。

“我挖到金子了!”牧童喊着,跑进屋,双手把金子捧到妈妈面前。

妈妈注视着牧童的一举一动,没有说一句话,轻轻将牧童拉到身边……

牧童不解地望着妈妈。

妈妈感叹道:“那不属于你的金子,它没有什么价值。相反,它也许会给你带来厄运。”

“不,它能使我们富裕。”牧童争辩说。妈妈摇了摇头。

牧童感到失望而愤怒,他抱紧金子,说:“我要证明给你看。”然后,他跨出了家门。

牧童来到一个小镇。他将金子背在背上,手里攥(zuàn)着敲下的一小块,走进一家首饰店。老板将这一块金子举到眼前,用狐疑的眼光瞟了牧童两眼,说:“你从哪弄来的?”

“山上捡的。”牧童随口说了句,便赶紧闭了嘴,抢过金子,快步走出了店铺。

他走进酒店,走进衣店,走过在街小巷,处处都有人投来狐疑的目光。牧童渐渐害怕起来。傍晚,牧童心惊胆战地走在无人的街上,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

“把你的包放下。”突然,一个可怕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牧童猛地一回头。那人伸手就抢包,牧童赶紧护住。几个回合,牧童有些不支。就在此时,只见一位道土一闪而出,弹指一击,那人立即倒地。牧童目瞪口呆,赶紧屈膝相谢。道士却已渐渐远去,只给他留下一句话:

“只有自己创造的东西才属于你。”

猛然间,牧童想起妈妈的话,懊悔万分。

当晚,牧童离开了小镇,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将金子埋进深深的地下,他不愿再让这金子迷惑他人。

牧童终于又回到了山沟里。他不再企求金子,而是开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植树种草,开荒种田,放羊养羊,还养花种果树,凡是能做到的,他都尽力去做。

……

秋天,牧童爬上高高的山顶,遥望洒满自己汗水的山谷。多美!生机盎然的山林,处处是鸟语花香;绿茵茵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美丽的果树散发着浓浓的芳香;当年山坡上的木屋如今变成了“美丽的空中楼阁”;盛开的花圃把山坡装点得格外迷人……一切都变得了。

“我的金子”。牧童自豪地说。

15、作者围绕“金子”精心安排了文章思路,请细读文章,概括内容。2分

希望得到金子——(    )——金子带来厄运——(    )

16、第3段中牧童“不禁叹了口气”和第7段“妈妈感叹”中的两个“叹”字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2分

牧童的“叹”           妈妈的“叹”         

17、从首饰店老板“举”、“狐疑”和“瞟”等词语的描写中,你看出了他怎样的心理?        2分

18、道士留下的一句话“只有自己创造的东西才属于你”与前文中哪句话相照应?2分

19、文章结尾句中的“金子”指的是什么? 2分

20、读完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我们作为中学生,该怎样获取自己的金子?4分

(三)     《口技 》(15分)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1、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3分

(1)宾客意          (2)稍稍宾客其父       

(3)两战战,几欲先走       (4)不能其一处也      

(5)问其             (6)温而知新         

2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2)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23、概括本选段的主要内容。  2分

24、古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本语段有两处运用了类似写法,请找出一处,抄在横线上。  1分

25、仿效课文的写法,注意从台上到台下,或从场内到场外两方面进行描述,写一个文艺演出或体育比赛的片段。(不少于50字)  5分

 (四)邯郸学步 (5分)

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注释]

①邯郸(hàn dān):战国时赵国的国都   ②曾未:即未曾

③仿佛:大略,大概的样子       ④故步:原来走路的步法

2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

昔有学步于邯郸者。

27、这则短文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3分

三、作文平台(40分)  

28、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因为这个小孩总在玩一个愚蠢的游戏。小男孩不服气:“您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谴责我!“但是,你经常这样做就不是鸡毛蒜皮小事了。”柏拉图回答说,“你会养成一个终生受害的坏习惯”……

请以“习惯”为话题,结合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生动

④大胆创新,写出个性

⑤文中不得出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文本框: 班级 姓名 学号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卷答卷纸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5分)(字3分,卷面2分)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4分)

(1)               (2)               

(3)                 (4)             

3、(7分)

(1)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2)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4)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                         

4、(4分) 所选作品                最喜欢的人物            

相关的情节                         

我的启示                          

5、(6分) 悲观者沮丧地说:“                     。”

乐观者却欣喜地说:“                     。”

我的感悟:                 

6、(2分) 王女士的言外之意是                 

7、(2分) 谅解是           ,能             

二、语段欣赏与感悟 (50分)

(一)(16分)

8、(2分)动词      ,表现了少年朋友们                

9、(3分)               →       

10、 (1分) “   ”字。

11、(3分)触觉                     

嗅觉                       

作用                      

12、(2分)用了      的修辞,作用是                  。(2分)

13、(2分)                                   

14、(3分)“自失”可以理解为                          

                                       

(二)捡到金子之后(14分)

15、(2分) (      ) (         )

16、(2分) 牧童的“叹”                                  

妈妈的“叹”                              

17、(2分)                                     

18、(2分)                                    

19、(2分) “金子”指的是                                

20、(4分)                                     

                                            

(三)《口技 》(15分)

21、(3分)(1)少           (2)宾客           (3)股          

(4)名           (5)故            (6)故         

22、(4分)(1)                                       

(2)                                        

23、(2分)                                      

24、(1分)                                      

25、(5分)                                      

                                         

                                         

                                        

(四)邯郸学步 (5分)

26、(2分)                                      

27、(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