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练习卷1
一、积累运用,传承人类文化(24分)
1.请在 中为加点的字注音。(4分)
羁绊 悲怆 吞噬 羸弱
2.下列词语中有4个错别字,找出来填入表中并进行订正。(4分)
毛骨悚然 进退维谷 卿以自慰 养精蓄锐 生意葱笼
轶序井然 扑朔迷离 眼花瞭乱 叱咤风云 梦寐以求
错别字 | ||||
订正 |
3.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①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②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③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④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⑤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⑦《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惨烈的“互文”句是: , 。
⑧古诗文中有许多名句表现了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种种动听的声音,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请你根据这个要求,也写出连续的两句来。(试卷上已有的除外)
, 。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穿过一个月亮门,眼前是一座________的小花园。这里绿树婆娑,鸟语蝉鸣,流水淙淙,真是一个读书、休憩的好地方。
②为了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最近,市工商局与公安部门一起清查并______了一批假冒伪劣商品。
③这是我们白家祖辈________下来的秘方,要是谁把它拿去给日本人,他今后就不能再踏进白家的门。
A. 幽雅 销毁 留传 B. 优雅 烧毁 留传
C. 幽雅 销毁 流传 D. 优雅 烧毁 流传
5.对联是一组字数相等、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文字相别的对偶句,是我国独有的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花朵。请你给下面的对联创作上联或下联。(任选一小题完成,2分。如果能恰当地把本册教材中的相关课题、人物、情节穿插进去,加1分。)
①上联: 下联:看竹影摇曳
②上联:鲁宾孙荒岛余生 下联:
6.语文活动:请你以一个活动主持人的身份,为本学期的一次名著阅读综合实践活动课写一个开场白。(要求:①活动名称要有文学色彩;②开场白要涉及名著的主要内容。4分)
①活动名称:
②开场白:
二 阅读探究,领悟文章精华(46分)
(一)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7-11题。(12分)
〔甲〕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乙〕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7.从〔甲〕文中产生的成语是“夸父逐日”,从〔乙〕文中产生的成语是 ,这两则故事都来源于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百科全书《 》。(2分)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饮于河渭――游于东海 B.弃其杖――其状如乌
C.炎帝之少女――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故为精卫――两狼之并驱如故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4分)
①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②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0.〔甲〕〔乙〕两段神话故事的主人公最后都失去了生命,但却并没有达到他们各自的愿望。我们应该怎样读这样的故事呢?请你结合这两个故事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1-16题。(16分)
〔甲〕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有一次,它居然跳进我的空茶杯里,隔着透明光亮的玻璃瞅我。它不怕我突然把杯口捂住。是的,我不会。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乙〕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要喝一铜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两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是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山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怜悯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师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唯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型,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上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
11.〔甲〕文的末尾写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你觉得语段中人与鸟“信赖”关系的建立依靠的是什么?(2分)
12. 〔甲〕文中有不少描写蕴含着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请你用波浪线在语段中勾画出来,并结合句中的相关词语做些赏析。(3分)
13. 〔乙〕文中猎人的情感在猎杀藏羚羊前后是怎样变化的?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整理出来。(横线不一定要填满,但不能少于5个)(2分)
14.如果我们删掉〔乙〕文中画线句中的“仍”“也”这两个字是否可以?为什么?(3分)
15.〔甲〕〔乙〕两个文段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请你根据仿照示例写一组句子,表达你所得的启示。(2分)
示例:人活着不单靠食物,还要有:春天百花散发的缕缕芳香,夏日碧水带来的阵阵清凉。
16.读过上面的两个文段,你在深有感触的同时也会有些猜想:老猎人会在明白了藏羚羊跪拜的用意之后会有怎样的举动呢?请你为〔乙〕文续写一段文字,要求:能够用一些动词表现老猎人的心理,100字以内。(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2题。(18分)
地震中的父与子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挖着。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7.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事件: 。(2分)
18.指出下列各句人物描写的方法,并选择其中的一题,对句中加点的词语做些赏析。(4分+2分)
①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
②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 )
③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我。”( )
④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
第 句赏析:
19.文中写“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到第38个小时”?(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反复”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文中反复出现“谁愿意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这些话强调了什么意思?突出了什么样的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文中找出父子,心灵相通的语句,并谈谈这句话在父子俩心中所起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当经过近39个小时长长的煎熬,终于打开了安全的小出口,父亲召唤7岁的儿子出来时,小小年纪的儿子却说:“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请你联系本文内容,谈谈儿子这种先人后己的品德与父亲的爱有什么关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综合表达,展示创造能力(30分)
23.如果这世间真的有轮回,那么,你将选择怎样的一个新的生命?是一只盘旋的鹰,一条快乐的鱼,一只轻盈的蝴蝶……还是仍旧做一回现在的你?
请你以《我是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来记叙你某天的经历。要求:经历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想像的。但无论哪一种都要做到描写具体、叙事清楚。如果是想像的经历,想像应该是合理的。全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我是
参考答案
一、(24分)
1. bàn chuàng shì léi(每处1分,共4分)
2. 卿―聊;笼-茏;轶-秩;瞭-缭(每处1分,共4分)
3. 略(错漏添倒都不能得分,本题共8分)
4. A(2分)
5. 无固定答案。①示例:听腰鼓震响;②斯科特冰原罹难(基本对仗即可,2分。巧妙嵌入课文相关内容的可酌情加1分)
6. 答案略。活动名称1分,开场白3分(涉及名著的主要内容2分,符合开场白生动引人的特点1分)(本题共4分)
二、(46分)
(一)(12分)
7. 精卫填海,山海经(2分)
8. B(3分)
9. ①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2分);②(精卫)常常衔着西山的木头石块,把它们填到东海中(2分)。(本题共4分)
10.无固定答案。示例:两则故事分别表现了夸父的英雄气概和精卫的顽强精神,都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虽然人在自然的威力面前显得很渺小,但这并不能削弱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和决心。(3分)
(二)(16分)
11.爱、尊重、平等、宽容……(写出两个即可得2分)
12.略。勾出句子1分,赏析2分。(本题共3分)
13.兴奋、奇怪、心软、狠心、不安、吃惊、懊悔(意近即可,写出3个得1分,写出5个得2分)(本题共2分)
14.不可以。两个字写出了藏羚羊死亡时还保留着跪拜时的虔诚和痛苦,表现它的深深的母爱;引出下文对老猎人不安心理的描写。(意近即可。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3分。本题共3分)
15.无固定答案,能结合关爱生命,句式基本符合例句特点即可。示例:人活着不单要财富,还要有:飞禽青山绿水的声声啼鸣,走兽森林草野的处处腾跃。(2分)
16.答案略。可以从内容、语言两个方面考虑评分。(4分)
(三)(18分)
17.地震中父亲抢救儿子。(2分)
18.①行动描写;②神态、语言描写(或:答出其中一种描写方法即可给分);③心理描写;④外貌描写。(每小题各1分)赏析略(2分)。(本题共6分)
19.这样写,用时间的变化突出了挖掘过程之长,体现了父亲的坚强意志和对儿子的热爱。(意近即可。每点1分,共2分)
20.强调了迫切希望得到别人帮助的愿望;突出了父亲热爱儿子,希望尽快救出儿子的真挚感情。(意近即可。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3分。本题共3分)
21.“不论发生什么,我(你)总会跟你(我)在一起。”这句话不但坚定了父亲抢救儿子的决心和行动,也给了儿子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巨大的精神力量。(意近即可,答出一点得1分。本题共2分)
22.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紧扣题目,言之成理即可。(3分,可以从内容和语言的角度评分)
三、(30分)
23.参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建议从24分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