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题

2014-5-11 0:09:39下载本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题

语言积累和运用(3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8分)   

枯hé ____  zhù ____蓄  清 ____  急 ____

zhī ____子  肥shuò ____   梦 ____  峙 ____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不落熟套  花枝招展  清风流水  德高望重  承前启后

呼朋引伴  出奇致胜  纵横交错  骇人听闻  宽洪大量  

错别字

改正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这位发言人____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尽管这只是一次____,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3)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__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  演练  引导     B.郑重  演示  引导

  C.庄重  演示  导致     D.郑重  演练  导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B.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C.我们来到省博物馆,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D.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祖国大陆将进一步采取惠及15项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

5.用课文原句填空。(每格1分,共11分)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在夏夜中靠嗅觉和听觉来捕捉景物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的《观沧海》中,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写大海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写出体现游子思恋故土、思念家乡的一个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朱自清在《春》一文中表现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特点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夏,心她的热情奔放、炽热强悍激人奋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口语交际。(3分)

由于你平时学习任务重,父母对你百般呵护。作为家庭里的一员,你很想替他们分担些家务,却常被拒绝。对此,你十分苦恼。你既不想让父母伤心,又能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想法。这时,你应该怎样对他们说?(30-50字)

综合阅读(64分)

(一)阅读下列古诗,完成8-14题。(22分)

[甲]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9.请写出两句完整的描写春草的古诗句。(诗中的句子除外)(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对诗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次:次要的。 B、客路:旅途  C、阔:宽阔。 D、残夜: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12.对这首诗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江春入旧年”一句中的“旧年”表明了作者客游在外的具体时间。

B、“归雁洛阳边”一句中的“洛阳”交代了作者的故乡所在地。

C、这首诗前面六句写景,后面两句抒情。

D、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王湾,是宋代著名诗人。

[丙]江南烟雨

丁芒

这被雨水  了的江南,

哪儿是桃花,哪儿是杨柳?

绿叶儿都淡成了烟雾,

笼罩着远处依稀的红楼。

只有燕子像遗落的墨点,

在蒙昔细雨中来往穿梭。

翅上  着湿漉漉的春天,

为她寻觅个落脚的处所。

呵,燕子,你别再啁啾,

春已随稻谷播下了回畴,

你不见秧苗的连天翠色,

已经把乳白的云幔染透!

13、诗中方框中的词,应选哪项依次填上才恰当?(3分)   (  )

  A、浸蚀  背    B、浸没 扛   C、浸融 驮   D、浸化  托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这首诗开始的画面由两种色调构成:大片的淡绿,点状的鲜红。红绿相映成趣。

    B、诗人注意了语言的色彩美,将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句中各不相同的位置,富于色彩地表现了生活的美,也丰富了读者美的感受。

    C、诗中的植物与飞禽都是如实描写。如写燕子“背上  着湿漉漉的春天,为她寻觅个落脚的处所”以及“春已随稻谷播下了田畴”等。

  D、这首 诗成功地运用了艺术对比的手法。诗中有大与小、浓与淡、静与动、实与虚的对比。多样的艺术对比,加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5-24题。(30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例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

15.这段文字选自《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______,字舍予,现代作家,代表作品长篇小说________,话剧《茶馆》等。(2分)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一段按照___________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把各个细部的色、态、光一一展现出来。(2分)

18.山尖本是一个点,怎么会形成一道银边呢?用词是否矛盾?试作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是作者看到山上美景产生的美丽欣悦的联想。请你用横线再画出一句类似的句子。(2分)

20.根据下列情景,以“天空”为重点,写一段话,不少于30个字。(4分)

  情景:夏天    傍晚    天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日私语

我喜欢秋天。

当空气中夏的浮躁气息渐渐弥散,街上女人色彩艳丽的衣服变成驼黄色系时――我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秋的来临。秋和春不一样,她几乎是一下子就翩然而至的,让人们猝不及防地在棉麻的夏衣上罩上一层秋衫。

秋的到来,或许就是一阵不期而来的凉风,甚至是地上一片微微泛黄的树叶。

秋天的天空是可以直接从颜料管中撤出的钴蓝,抹在画布上,再添上几笔错落有致的芦苇,倒影的河水,就是自然的风景画。晚秋是最适合画山水的时候,当华美的叶子差不多落尽,露出生命清晰的脉络,于是用枯笔稍稍勾勒出她的生长方向,秋意也随之在笔尖流淌。

秋天还有一样很入画的东西――菊花。她开得蓬勃而大气,涌动着无穷的生命力,充满丰盈之美。野菊花更别有一番风致,雪白的花瓣托着金黄色的花芯,一簇簇迎风飘摇着。山里人家会收好野菊花,焙干制成菊花茶。于是就有了玻璃杯里上下漂浮的菊花茶,泡开的花瓣近乎透明,花香缓缓升腾起,萦绕着,布满了整个小屋。这时抿一小口,再吐一口气,你会觉得边呼吸都染着菊花香了

秋天的声音是需要谛听的,它是一首温情的和弦。乡间的音乐在旷远的田野上萦绕,蛙儿的鸣叫声此起彼伏,谷粒一颗颗饱满地坠落在土地上,泛起金色的涟漪。秋风起来了,沙沙地在吟唱,温柔地拂过。等到了秋雨敲打芭蕉的黄昏,点一盏橘黄的小灯,再摊上一叠素纸,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是秋日里难寻的浪漫。

秋天里还可以剥蟹煮酒呢。十月的螃蟹最鲜美。煮上一锅刚从河里捉来的蟹,在细细斩好姜末,制成姜米醋,家人就围坐在一起,蘸醋吃蟹,日子过得舒缓而惬意。灵巧的主妇还会做蟹黄汤包,蟹粉狮子头,蟹粉豆腐羹,让走出水乡的女儿都比别处的润泽许多。

喜欢秋天的理由还有许多。在云淡风清的日子里,我可以松松垮垮套上一件粗线毛衣,感受着织物摩擦传给身体的温暖气息。再背上微微泛白的牛仔挎包,行走在秋天的白桦林。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林间裸露的大地上,用它中性的调子铺上和谐而又高贵的色泽。收获过的秋天宛如刚生过婴儿的母亲,静谧安详地舒展着,漾起甜美的微笑。年少时青涩的梦和遥远的童年都和这暮秋一起去之遥远了,只剩下洗尽铅华的脱俗之美……

21.第二段中说秋天往往“一下子就翩然而至”,“让人猝不及防”,这和春的来临不一样。那么春天来临具有怎样的特点?又有哪些标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喜欢秋天的理由是什么?(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不少于4点)(4分)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23.赏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妙处。(4分)

这时一小口,再一口气,你会觉得边呼吸都着菊花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末段中说:“收获过的秋天宛如刚生过婴儿的母亲,静谧安详地舒展着,漾起甜美的微笑。”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下面的文言文,回答25-29题。(12分)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5.给下面加点字注音。(2分)

然如成人(  )     足跌水中(  )

2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A.退为家人讲(  ) B.然如成人(    ) C.众弃去(  ) D.水(  )

27.翻译句子。(2分)

①.群儿戏于庭。  译文:                 

28.故事塑造了一个七岁孩子的形象,请你根据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他的精神。(2分) 司马光:                                    

29.“破瓮救人”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种创新思维。下面的故事中也体现了这种创新思维的一项是(  )(2分)

A.刻舟求剑  B.南辕北辙  C.曹冲称象  D.智子疑邻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1,涸  贮  liè  zháo  栀  硕  meì  sǒng

2.熟-俗  清-轻  致-制  洪-宏

3.D   4.A

5.(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示例:日蠆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或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6.示例:秋,以她的豪爽潇洒、辉煌成熟夺人魂魄;冬,以她的不畏严寒、纯洁宁静令人深思。

7.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惟一。示例:爸爸以妈妈,我理解你们的心情,知道你们是为我好。其实,劳逸结合,我会学得更好。再说,我已经长大了,也应该替你们分担点家务了。(要求:有称谓,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8.D  9.略

10.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惟一。示例: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11.A  12.D  13.C  14.C

15.舒庆春  《骆驼祥子》或《四世同堂》

16.描绘济南城雪后山景的秀美。    17.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18.不矛盾。因为济南四周有一圈小山,山尖连起来,就像一道银边。“一道”与前文“一圈”相照应。

19.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0.略

21.特点:从冬天开始孕育,来得缓慢。标志::小草发芽、杨柳吐絮、春燕南飞、春江水暖等。

22.(1)秋天有钴蓝的天空。(2)有人画的菊花。(3)有温情的声音。(4)还可以剥蟹煮酒。

23.“抿”字活画了舍不得大口喝,只是品尝地呷一小口的情状。“吐”字写出了喝进菊花茶之后呼出一口气的无比惬意之感。“染”更写出了菊花与自己的呼吸都揉和在一起的温馨。这几个词称赞喝菊花茶时的忘我情态。

24.总结上文,以生动地比喻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伟大母亲般的胸怀,赞美了秋天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25.lǐn  mò 

26.A回去 B严肃庄重 C都 D涌出

27.许多孩子在庭院中做游戏

28.聪明机智,见义勇为。

2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