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4-5-11 0:09:40下载本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题  北师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给加点这注音,给拼音写汉字。(3分)

⑴你以宽阔的江面上的黎明和lín lín(   )的水波。

⑵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shì(   )了。

⑶常衔西山之木石,以yīn(   )于东海。

⑷在滚滚黄河上如(   )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⑸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   )着尘埃。

⑹在凉爽的晚风中看电影,多(   )意!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如平地(鞋)   B.胆惊心(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

C.人恒(犯错误)  D.而不返(淹死)

3.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黄河颂》为组诗《黄河大河唱》第二章,后由冼星海谱曲。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

B.袁鹰,当代作家。4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以散文影响最大。他的《筏子》一文赞扬了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和机敏,也赞扬了像艄公一样征服自然的人们。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孟子,名轲,字仲尼,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宗师。

D.《山海经》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地理书,保存了不少古代的神话。它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上古三大奇书。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2分)

A.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B.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C.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无所不为的程度。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

B.春节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大型舞蹈《千手观音》,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6.将下面的三个句子填入横线上,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大家一定熟悉孟母三迁的故事吧。               。如果没有孟母的严格要求,中国思想史上将缺少一颗耀眼的明星。

⑴而且搬到学堂附近之后,她也毫不放松对儿子的要求,留下“孟母断杼”的佳话。

⑵由于孟母的远见卓识和严格要求,孟子最终成为流传千古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

⑶孟母为了使儿子成才,连居住环境都一丝不苟,选择再三。

A.⑴⑵⑶  B.⑶⑵⑴  C.⑶⑴⑵  D.⑵⑴⑶

7.阅读下面一则轶事,对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一位著名诗人在只容一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那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来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A.表现了诗人的宽宏大量。  B.表现了诗人的高雅风度。

C.表现了诗人的反击艺术。  D.表现了诗人的自命清高。

8.诗文默写。(3分)

              ,水村山郭酒旗风。

             ,小扣柴扉久不开。

③绿杨烟外晓寒轻,            

④天街小雨润如酥,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            

⑥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9.根据下列画线句子的句式、修辞仿写一句话,使之与上下文构成前后连贯的排比句。(2分)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          

                  ;也许你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但是你可以做执着的绿茵。只要你满怀信心,尽己所能,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10.读下面一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材料给你的启示。(2分)

过去挪威人出海捕捞沙丁鱼,回到港口往往死鱼满舱,鱼的卖价大跌。一些聪明的渔民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整舱的沙丁鱼中,放进几条鲇鱼。当船舱挤满沙丁鱼时,由于自身的惰性它们会被活活的压死,闷死。而当放人鲇鱼时,鲇鱼生性好动,它们不停地钻动,使沙丁鱼因怕受攻击而拼命游动,激发了沙丁鱼机体的活力,从而降低了死亡率,延长了保活期。人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鲇鱼效应”。

鲇鱼效应启示我们:                          

二、阅读理解。(共38分)

(一)(9分)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面山而居。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3分)

⑴年九十 且          ⑵山北之塞 惩:      

⑶聚而谋曰 室         ⑷杂然相许       

⑸焉土石 置          ⑹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1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以君力   B.跳往助   C. 笑而止   D.操蛇之神闻

13.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1分)

A.甚至,汝之不惠   B.入则无法家拂士

C.困于心,衡于虑  D.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1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⑵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5.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少于2个。(1分)

(1)                (2)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7分)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    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啊,长江!

16.联系你学过的地理知识,说一说为什么长江从“雪山走来”?(1分)

                                    

17在诗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1分)

18.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解释,写在后面的括号内。(1分)

涤  A.摇动;  B.广阔,平坦; C.洗;   D.闲逛(   )

⑵气  A.大略;  B.景象,状况; C.一律;  D.气度,神情(   )

19.“啊,长江!啊,长江!”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            。(1分)

20.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举例说说自己的体会。(3分)

                                    

                                    

                                     

(三) 茼  蒿(10分)

徐晓杭

①秋天来了。菊花的蕾密密地爆满枝头,桂花的香恣意地四处流淌,菜园子里空空的,只有老而坚的丝瓜成了精,每天还挂在篱笆上怀旧。

②在择取了所有的故事和细节后,春天的序曲夏天的辉煌只剩下了半青半黄的提纲,枝枝蔓蔓地留在读过的残页上。

③霜冻来临前,蒿菜落种了。没有人问过他们为什么要生在秋天,生在万物都结果的时候。

④问谁,问上帝吗?

⑤蒿菜,学名茼蒿,杭州人又叫菊花菜。木屑一样的籽,粗糙;干燥,风吹雨打日晒,撒在哪里都发芽。

⑥严寒来了。浩浩荡荡的西北风凌厉如刀,在风的下,他们甚至没有所有植物都要挺起的躯干,每一片叶子都从根上生起,却毫不懈怠地上举,你撑着我,我扶着你。

⑦他们所有的骄傲都在冬天的绿色里,敦厚、坦诚,任严寒拍打,仍敞开着胸膛。

⑧尘世间的每次召唤,他们都高喊着,雀跃着,一朵朵争先恐后往前涌。选上的,以荠菜的做法,放在滚水里汆,拧干,切碎,和笋一起拌了,放在餐桌上,聊以解人思春之愁。

⑨最粗壮,最饱满的蒿菜走了,菜园子里一片狼藉。破碎的老叶,幼小的嫩芯们依偎在一起,守着他们的家。生活是不能轻言放弃的。

⑩十天半个月后,他们又是葳蕤一片。命运之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蒿菜仿佛有无尽的生命力,前面的去了,后面的又来。

⑾任用他们是多么省心的一件事啊,他们取之不尽,他们生生不息。

⑿他们好像生来就是为了奉献。可书上说,他们是一种菊科的草本植物,只是“嫩茎、叶可作蔬菜”。

⒀是因为他们的无言,才没有人尊重他们作为植物的权利吗?

⒁仲春,当他们老得再也不能被采摘的时候,他们的每根躯干才结上了一个,小小的花蕾,蒿菜们那个高兴啊,他们就像浩劫之后再次相逢在母校的学子,彼此相拥,唏嘘感叹。

⒂风起处白发飞舞,没有人在乎。怎么会在乎呢,那么多寒冷的日子都没有哭,所有为生活的泪早已和汗水血水一起绞干了。

⒃春风中,他们努力展平脸上的褶皱,像年轻人一样开怀大笑,他们最后的金黄。原来,原来他们对生命的全部要求,只是开一朵花,小小的。

⒄望着阳光下那片兴高采烈的雏菊,刹那间,我热泪盈眶。

21.下列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粗(cāo)  B.怠(xiè)  C.依(wēi)  D.菊(zōu)

2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吹拂 潜藏 绽放  B.砍削 潜藏 绽放 C.砍削 埋藏 露出  D.吹拂 埋藏 露出

23.从全文来看,茼蒿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作答。(2分)

                                   

24.作者在第⒁段写道:“仲春,当他们老得再也不能被采摘的时候,他们的每根躯干才结上了一个小小的花蕾,蒿菜们那个高兴啊……”联系上下文,请简要说说“蒿菜们”高兴的原因。(2分)

                                   

                                   

25.本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茼蒿的复杂感情,其中有      ,也有      。(1分)

26.请从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分)

                                    

                                   

                                   

(四)病房里的感动(12分)

晚上9时,医院外科3号病房里新来了一位小病人。小病人是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女孩的胫骨、腓骨骨折,在当地做了简单的固定包扎后被连夜送到了市医院,留下来陪着它的是她的母亲。

大概是因为夜里,医院又没有空床,孩子就躺在担架上放在病房冰冷的地板上。孩子的小脸煞白。那位母亲一直用自己的大手握住小孩的小手,跪在孩子的身边,眼晴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孩子的脸。

“妈妈,给我包扎的叔叔说过几天就好了,是不是?”

“是!”母亲的脸上竟然挂着慈祥的笑,好象很轻松的样子。

“妈妈,那要过几天?“孩子的声音很小。

“用不了几天,孩子。”孩子没说话,闭上眼,眼泪流了出来。过了一会儿,孩子说:“妈妈,我疼!”

母亲弯下身子,把自己的脸贴在孩子的小脸上,用自己的脸擦干孩子的泪水。当她抬起头的时候脸上依然挂着那种轻松的慈爱的笑:“妈妈给你讲故事好吗?”孩子点点头,眼泪还是不停地流下来。

母亲讲的故事很简单:大森林的动物们都来给大象过生日。它们各自都送给大象珍贵的礼物,只有贫穷的小山羊羞怯地讲了一个笑话给大象,大象却说,小山羊给大家带来了欢乐,它的礼物是最值得珍惜的。

不知道母亲为什么选了这样一个故事。孩子的眼晴亮起来,她一边用手抹眼泪,一边用快活的声音说:“妈妈,它们有蛋糕吗?我过生日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会给我买最大的蛋糕?”

“当然要买蛋糕,等你好了,出院的时候我们就一起去买蛋糕。”母亲的声音那样轻快,孩子也笑了。

“妈妈,再讲一遍。”于是,母亲就一遍一遍地讲下去,她的手一直握这孩子的小手,脸上依然挂着轻松的慈爱的笑。

女孩终于忍不住了,眼泪再次流下来:“妈妈,我很疼!”并轻声哼起来。母亲一边给孩子擦眼泪一边问:“你想大声哭吗?”孩子点点头。病房里却是出奇的安静,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睡了。那时已经是夜里11点多了。

“让妈妈陪着你一起疼好吗?”孩子点点头又摇摇头。母亲把手放在女孩的唇边说:“疼,你就咬妈妈的手。”孩子咬住了妈妈的手,可眼泪还是不停地流。

后来,孩子终于闭上眼晴睡着了,脸上还挂着泪水,母亲这时却是泪流满面。

临晨3点的时候,孩子就从梦中疼醒了,她叫了一声“妈妈”就轻轻地抽泣起来。母亲忽然没了语言,她不知所措了,嘴里只是轻轻地叫着:“我的孩子!”

“孩子要哭,你就让她大声哭吧。”一个声音在房间里响起。“孩子你哭吧。”房间里的人一齐说。他们竟是醒着的。

母亲看着孩子的脸,说:“想哭就哭吧,好孩子。”

“妈妈、叔叔、阿姨不睡了吗?”孩子哽咽着问,眼泪浸湿了她的头发。她的小脸像个天使。

屋子里能走动的人都来到了孩子的跟前,一名40岁左右的妇女拿起一个橘子,一边剥皮一边说:“吃个橘子吧,小宝贝,吃了橘子,你就不疼了。”说着眼泪滚落在孩子的脸上。孩子吃惊地看着她,然后伸出自己的小手去擦阿姨脸上的泪,那女人更不止不住地哭泣起来:“我从来没看到过这么懂事的孩子……”

那一夜,大家都没有再睡,大家都被感动着,被那孩子感动着,被孩子的母亲感动着。有一个称职的母亲才会有这样优秀的孩子。

27.阅读本文后,你认为“母亲”、“女孩”各是怎样的人?(2分)

                                    

28.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2分)

                                   

29.“后来,孩子终于闭上眼晴睡着了,脸上还挂着泪水,母亲这时却是泪流满面。”联系全文,说说母亲“泪流满面”的原因是什么?(2分)

                                   

30.对本文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妈妈讲故事给女孩听,目的是要排遣夜里的寂寞。

B.“房间里的人一齐说”,与“病房却是出奇的安静”是矛盾的,应删去。

C.文章写孩子“像个天使”,这是对女孩的钦佩和称赞。

D.3号病房的人开始讨厌母女俩,后来不好意思才与母女俩亲近。

31.文中为什么反复写母亲“脸上挂着轻松的慈爱的笑”?(2分)

                                   

32.对本文叙述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在下面。(2分)

                                   

                                   

三、写作(40分)

33.母亲的光阴犹如渐短的影子映衬你的未来,你在拥抱辉煌,母亲却在积累沧桑。你的成长无处不渗透着点点滴滴的母爱。羊羔跪乳,慈乌反哺,你就不想为母亲做点什么吗?

请你以“我给母亲       ”为题写一篇文章,600字左右。

北师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一、1.⑴粼 ⑵噬 ⑶堙 ⑷lǚ  ⑸dí ⑹qiè  2.A  3.C  4.D 5.B. 6.C  7.C 8.①千里莺啼绿映红 ②应怜屐齿印苍苔 ③红杏枝头春意闹 ④草色遥看近却无 ⑤谁家新燕啄春泥 ⑥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9.示例: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  10.示例:有竞争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和活力。(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生命在于运动,怠惰失去活力。)

二、(一)11.⑴将近  ⑵苦于,为……所苦  ⑶家 ⑷赞同 ⑸放,安放 ⑹用箕畚装土石 12.A  13.D  14.⑴我和你们尽一切力量把这两座山挖平,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怎么样哪? ⑵冬夏换季了,才往返一次。 15.示例: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等。

(二)16.因为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雪山上。 17.气概 磅礴  18. ⑴C ⑵D 19.反复 作者对长江的深厚感情。  20.示例:“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1)“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2)“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三)21.D   22.B  23.①坚韧顽强;②敦厚坦诚;③默默奉献;④团结互助;⑤执着追求;⑥乐观豁达(或笑对生活的磨难)。(答对其中任意三点即给满分,摘抄文中相关语句并能加以整合且意思正确者也给满分。)  24.因为①茼蒿从秋的落种到春的开花,经历了寒冬的磨难,②为人类奉献出青春,③最后结出了一朵小小的花蕾,并将绽放出一朵小小的金黄的花,实现它对生命的全部要求。(意思对即可。)  25.赞美(答“赞颂”或“肯定”也可):悲悯(答“同情”或“怜悯”也可)  26.“菊花的蕾密密地爆满枝头,桂花的香恣意地四处流淌”,句中的“爆满” “流淌”等词形象、准确、生动地写出了菊花花蕾的繁盛和桂花香味的浓烈。 “菜园子里空空的,只有老而坚的丝瓜成了精,每天还挂在篱笆上怀旧。”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丝瓜的枯老相,渲染出菜园里萧条冷清的情状,为下文写苘蒿的出现作了铺垫。 “在择取了所有的故事和细节后,春天的序曲夏天的辉煌只剩下了半青半黄的提纲,枝枝蔓蔓地留在读过的残页上。”一句想象奇特丰富,将视觉和听觉联通起来,非常诗化地写出了秋天菜园子里生机渐失、衰残渐显的景象,有力地反衬出茼蒿出现的适时。 “破碎的老叶,幼小的嫩芯们依偎在一起,守着他们的家。”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被摘剩的茼蒿相依为命坚守家园的境况。 “是因为他们的无言,才没有人尊重他们作为植物的权利吗?”一句反诘有力,抒发作者对茼蒿深深的同情和为它们抱不平的强烈感情。 “生活是不能轻言放弃的。”一句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 “木屑一样的籽,粗糙、干燥,风吹雨打日晒,撒在哪里都发芽。”一句运用短句,简洁利索,写出茼蒿的朴实和顽强。 “风起处白发飞舞,没有人在乎。怎么会在乎呢,那么多寒冷的日子都没有哭,所有为生活的泪早已和汗水血水一起绞干了。”一句写风中白发老人的坚忍不屈、饱经沧桑而又豁达顽强,升华苘蒿的象征意义,深化文章主题,耐人寻味。

(四)27.“母亲”:关爱孩子,教女有方,充满伟大母爱。  “女孩”:天真、懂事、坚强。  28.动作(行动)描写  把母亲对女儿的挚爱生动、形象、细致地显现出来。  29.原因:(1)女儿强忍巨痛而流泪昏睡,母亲因女儿伤痛而难过;(2)为女儿懂事、坚强而欣慰流泪。  30.C  31.要点:(1)表现母亲特有的慈爱;(2)表现母亲始终以微笑面对挫折,体现母亲的坚强;(3)母亲善于鼓励女儿与伤痛作斗争。  32.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三、3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