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月考试题
说明:全卷共四大题,共5 页,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得分 |
得 分 | |
阅卷人 |
一、 积累与运用(15分)
1、请将下面的词语,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下面的方格内,并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5分,书法3分,拼音2分)
人 声 dǐng 沸 yán 绵 不 绝
|
万 丈 狂 lán 污 言 huì 语
2、将下列的错别字找出来,填在表中,并订正。(4分,订正2分,造句2分)
扑朔迷离 斓语 怪诞 鞍荐 炽痛 回环曲折 万里赴戒机
来势凶凶 阻抑 崎岖 祈祷 哺育 人迹罕至 朔气传金柝
错别字 | ||||
订正 |
请在以上列出的词语中任选三个,写一段文字,要求20字左右。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作品,小弗郎士就是小时侯的作者。
B、《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美。《土地的誓言》的作者是日本人。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作品,他的代表作还有《致大海》等。
D、《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北朝民歌,也是长篇叙事诗,它的作者是宋朝的郭茂倩。
4、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话:“空袋子难以直立。”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了一个深刻道理,请说出这个道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语境,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一个语意相关的排比句。(2分)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偎依在山冈上的几点残雪,
, 。
得 分 | |
阅卷人 |
二、 古诗文阅读(共20分)
(一)、默写。(10分)
⑴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李白《 》)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⑶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
⑷ 独坐幽篁里, 。 (王维《竹里馆》)
⑸马上相逢无纸笔, 。( 《逢入京使》)
⑹《木兰诗》中,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木兰诗》)
⑺默写一句有关黄河的古诗: , 。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0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于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① 收: ②文理:
③扳: ④称: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是( )(2分)
A 不能称前时之闻 B 余闻之也久
C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D 邑人奇之
3、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
4、方仲永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3分)
答:
。
得 分 | |
阅卷人 |
三、 现代文阅读(共25分)
(-)课内阅读(8分)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记住他们的语言 , 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懂。他讲得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1、划横线的句子采用了 修辞手法。句子中“监狱”指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钥匙”指的是___ _______ __(3分)
2、“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这句话一连用了三个“最”,表达了韩麦尔先生什么样的情感呢? (2分)
3、“可怜的人”这是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对老师的感情流露。这里的“可怜”是什么意思? ( ) (1分)
A. 表现小弗郎士对先生的理解。 B. 表现小弗郎士对先生的同情。
C. 表现小弗郎士对先生的怜悯,可怜老师。
D. 表现小弗郎士很难过的心情,再也见不到老师了。
4、小弗郎士“今天听讲全都懂”,这是什么原因?今后,你会怎样学习祖国语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9分)
真正的奥运健儿
这是一个尘封已久的故事,它真实地发生在两个奥运健儿身上,读来令人感动。捷克的艾米尔 萨托柏克从小擅跑,长大后终于成为一名出色的长跑运动员。在多次参加的奥运赛事中,他结识了来自澳洲的另一名长跑运动员——维恩 克拉克。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使他们很快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萨托柏克的年纪比克拉克略大,名声也比克氏要响。他曾在两届奥运比赛中,有过连夺5枚奖牌(4金1银)的业绩,顿时成为一颗耀目的国际明星。虽然声誉显赫,但萨氏从不居功自傲。而克拉克却没有这般幸运,尽管缔造过17项世界长跑纪录,可他从未得过一枚奥运金牌。为此,克拉克常心怀遗憾,同时也一直努力不懈。
又逢东京奥运会开幕,各国运动健儿相聚在五环旗下。在参加1万米长跑赛时,萨托柏克与克拉克再度交手,两人展开激烈的追逐。然而,天不逐愿,克拉克还是没得到这枚金牌。
赛事结束后,克拉克去拜望萨托柏克,受到他的热情接待。临别的前夕,萨托柏克慎重地交给克拉克一个精美的包裹,并嘱咐他在登上飞机前不要打开它。克拉克有些迷惑,但还是点头照办。
当波音客机飞越太平洋上空时,克拉克悄然打开那个包裹。令他惊喜不已的是,里面竟是一枚金光闪闪的奥运金牌,金牌下放着一页信笺。只见萨托柏克写道:
“亲爱的克拉克,感谢你这么多年来一直伴我驰骋赛场,可你知道吗?正是因为你这种屡败不馁的精神激励着我,它让我时刻明白: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戒骄戒躁,勇往直前。因此,我的功绩也有你的血汗,我的荣誉也就是你的荣誉。今天赠你这枚金牌,它应该属于你,请接受我诚挚的情意……”
此后,这枚金牌成了克拉克的非同寻常的珍藏,始终陪伴在他身旁。其中的故事也很快传颂开来,成为流传世界体坛的一段佳话。人们无不夸赞萨托柏克是位真正的奥运健儿。
1、给加点字注音: 悄然( ) 嘱咐( )(1分)
2、第四段中“热情”、“慎重”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萨托柏克当时什么样的心情和举动?(2分)
__ __
3、你认为萨托柏克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分)
4、怎么理解“我的功绩也有你的血汗,我的荣誉也就是你的荣誉”?(2分)
5、对故事里的萨托柏克和克拉克,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他对你的人生之路有何启示? (2分)
(三)(8分)
我家巷口的路边种了一棵菩提树,这是在纽约少见的一种树,大概也正因此,树旁特别支撑了木架,使它能不怕强风,长得郁郁葱葱。
今年夏天,正该是菩提树最繁茂的季节,不知怎的,那树却突然枯死了,似乎每个路上的人,都为它的凋零而投以惋惜的目光。
这棵从小就被特别照顾,向来因有木架支撑,而未曾倾倒过的树,为什么长了十多年,几乎要成为一棵大树时,却一下子死了呢?
有一天我特别走近它,抚摸着它那依然细腻光滑的树皮,作深深的悼念,突然发现树皮上竟被人割了一圈裂口。“是谁杀了菩提树?”我沿着刀痕转向树的另一侧,发现居然是一根绑在支架上的铁丝,想必是菩提树幼小时,为了保护它而拴的,岂料随着树的成长,人们竟然忘了那圈小铁丝已经不再适用,渐渐地铁丝嵌入树皮,大家更难以觉察,直到此刻被我发现,却已经迟了。
许多对孩子的呵护,或当孩子幼小时,为了保护他们灌输的片面观点和加诸的束缚,如果不能在他成长中,逐渐给予解释,常会对孩子造成终生的伤害。对树对人,道理都是一样的。
1、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短文的内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从全文来看,“我”对菩提树的死抱着一种怎样的态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因为“在纽约少见”,所以菩提树“从小就被特别照顾”,并且在“树旁支撑了支架”,这反映了人们怎样的一种心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菩提树死了,你认为是谁杀了菩提树?由此你想到了生活中的什么现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 分 | |
阅卷人 |
四、 写作(40 分)
作文一:花朵绽放绚丽,回报阳光的普照;草林舒展青春,回报雨露的滋润;桃李以满园芬芳,回报园丁的培养;儿女以寸草之心,回报父母的恩泽……请以“回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二:生活中触动你心灵的事一定很多,如失望中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清晨里传来的厨房炊具交响曲,衔泥筑巢的飞燕,反哺的乌鸦……请以“ ,触动了我的心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任选一个题目完成作文,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初一语文月考试题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人声鼎沸 延绵不绝 万丈狂澜 污言秽语
2、斓—谰 荐—鞯 戒—戎 凶—汹
3、C 4、没有真才实学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意同即可) 5、略
二、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 略
(二)1、聚、团结 文采和道理 同“攀”,牵,引 相当
2、A 3、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意思同即可)
4、(1)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努力有关。 (2)不管天资有多好,都要重视后天的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意思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
(一)1比喻 ;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法国语言
2、表现出韩麦尔先生对祖国(语言)的爱 3、D
4、(1)因为先生带着感情教,耐心讲解;他带着感情学,细心听讲
(2)讲出以后会认真学习即可
(二)1、qiǎo zhǔ
2、感谢克拉克赛场上的激励,赠金牌举动是经过认真考虑的
3、无数顽强的对手激励他戒骄戒躁,勇往直前
4、生活中,赛场上如果没有对手,人就很难发挥潜能,超越自己
5、开放性题目,(1)学生可以从精神方面,也可以从文学鉴赏方面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关键是能简要地说出喜欢的理由,表现出一定的评价鉴赏能力。
(2)学生结合对各自的评价,讲出道理来即可。
(三)1、短文主要写了菩提树的死亡原因。
2、是一种深深的悼念态度。
3、物以希为贵。(意思相同即可)
4、杀死菩提树直接“凶手”是那段小铁丝,而间接“凶手”则是人们的关心、照顾和遗忘(学生答到呵护、照顾、束缚也可)。想到父母、老师对子女的溺爱、呵护、束缚等,讲清具体的现象。
四 、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