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期末检测题
(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带点的字注音无误的是( )
A.亢奋(kànɡ) 戛然(kǎ) 阴霾(lí)
B.花蔓(màn) 告罄(qìnɡ) 疮痍(yí)
C.庇荫(yìn) 缀行(chuò) 弛担(chí)
D.砭骨(fá) 云鬓(bìn) 胡骑(jī)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是( )
A.甜腻 娴熟 尽态及妍
B.沟壑 抽畜 慷慨以赴
C.剽悍 妍丽 相得益彰
D.机杼 谰言 九屈连环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最恰当的一项词语是( )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就罩住了。
A.撑 放 捆 拿 扯
B.支 撒 系 牵 拉
C.支 放 套 牵 拉
D.撑 撒 系 拿 扯
4.下列句中横线上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
A.这篇文章错别字很多,用语无伦次来评价它是再恰当不过了。
B.坏事做尽的张朝富,虽然一字不识,但未到中年,他的头顶就成了不毛之地。
C.小娟郑重其事地跟我说,她要和我作好朋友。
D.这篇文章虽然写得不好,但比起以前来还是有一点进步的,我这样想,不是聊以自慰吧?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
A.一个由外商投资的木材加工厂将在今年底建成投产。
B.“有偿新闻”应当受到严肃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
C.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
D.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他指出:儿童的命运便是将来的命运。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福楼拜的星期天》 莫泊桑 小说巨匠 法国
B.《邓稼先》 杨振宁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C.《伤仲永》 《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北宋
D.《两小儿辩日》 《列子·汤问》 墨翟 战国
7.下列句子和原文不一致的是( )
A.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C.壮士百战死,将军十年归。
D.秋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选出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了一幅幅田园巨画。
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9.下面文段括号里,依次应填入的句子是( )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有表示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示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示虔敬,(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示成功,( )。
(1)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示憎恶
(2)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示悲痛
(3)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示否定
(4)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示不幸
A.(3)(2)(1)(4)
B.(1)(3)(2)(4)
C.(2)(3)(1)(4)
D.(4)(3)(1)(2)
10.请你仿照小欣给“业勤”的赠言,根据下面两位同学名字的特点,各写一句既得体又有意义的赠言。
业勤:业精于勤,荒于嬉。
方英:
志成:
二.阅读(每小题2分,共40分)
(一)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人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人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旁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速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丰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啊——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深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好一个安塞的腰鼓!
1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带点的词语。
(1)没命:
(2)明晰:
12.“一群茂腾腾的后生。”这句话中“茂腾腾”一词写出了后生们的什么特点?
答:
13.文段赞美了什么?
答:
14.文段那几个自然段是写静景?写静景有什么作用?
答:
15.文中加点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答:
16.横线上的句子写出了安寒腰鼓的什么样特点?
答:
17.波浪线上的句子的含意是什么?
答:
(二)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文后的题。
我的自白
丁肇中
我虽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但我肯定我不是天才,在12岁前,我还没上学呢?
念小学时,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大学的附属小学。小学的老师全是妈妈的学生,谁都不管我,爸爸、妈妈也不怎么管我。当时我对上学没什么兴趣。到学校看看,不喜欢我就走掉了。到池塘游泳,到河边捉小虾,四处游荡。那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与其它小朋友一样,生活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
我的父母都是教授,都是科学家。家里进进出出的也都是科学家,再加上从小父母就把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讲给我听,耳濡目染地,我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童年,影响我最深刻的人是我的外祖母。外祖母一直照顾我。她没有一般“望子成龙”的心态。我父母也让我自由发展,这和很多中国的家庭不同。
每天,我从早上7时30分踏进实验室,到晚上11时走出实验室,没有圣诞节,没有星期天,这是出自我对科学的兴趣。可以说,是兴趣把我牵引到世界科学的“峰巅”。
兴趣对一个人的事业很重要。这么长的时间,没有兴趣,如何去享受工作呢?所以我劝那些想干一番事业的朋友,应该以兴趣为出发点,不能勉为其难。
现在,我不勉强孩子读书。其实,孩子在学校考第一并不代表什么,至少,我认识的那些科学家,都不是年年拿第一的好学生。我便不曾考过第一名。我这位开明的爸爸常把我的孩子带进实验室,从小如此。我的女儿3 岁时,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各种仪器了,而且她有过目不忘的本事。问我希望女儿长大后干什么,我当然想女儿学物理,长大去接我的“班”,不过女儿却对生物有兴趣。对这我不去干预。各有各的兴趣嘛!我想她将来会在生物学上做出成绩的。父母不该包办孩子的兴趣,因为“包办 ”是不能代替孩子的。
18.作者为什么会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答:
19.在作者看来,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
20.作者受到的家庭教育和一般家庭有什么不同?
答:
21.作者的工作态度怎样?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工作态度?
答:
22.对工作和学习,兴趣固然很重要,但完全凭兴趣去工作学习成吗?
答:
23.从文段中可以看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哪些道理?(最少写出两点)
答:
24.简要谈谈你对成才的看法。
答:
(三)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
[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时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1]然。
注:[1]信:确实,的确。
25.联系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带点的词。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3)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
(4)诸儿竞走取之( )
26.在下列句中括号里填上省略了的成份。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 )则如盘盂。
(3)见道旁李树多子,( )折枝。
(4)人问之,( )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7.翻译下列句子。
(1)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2)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
译文:
28.两小儿争论的是什么问题?(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
29.[甲]文中哪句话可看出两小儿争论的问题是很复杂的?
答:
30.其他的小孩都跑去抢李子,为什么王戎不动?
答:
三、作文(40分)
以“困难”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或他人走出困境的经历,也可以就困难这个话题展开议论,阐明你的观点。
要求:(1)紧扣话题;(2)可以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3)500字以上。
参 考 答 案 与 评 分 标 准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
1.B 2.C 3.B 4.A 5.A 6. D 7.C 8.D 9.C
10.方英:如:攀登高峰,方显出英雄本色。志成:如:有志者事竟成。
二.阅读(每小题2分,共40分)
11.(1)没命:不要命,不顾一切。(2)明晰:明亮,清晰。
12.身体强壮、生命力旺盛。
13.赞美了生命,赞美了力量,赞美了意气风发,蓬勃向上,无坚不摧的精神。
14.一至四自然段是写静景,作用是衬托下文安塞腰鼓的壮阔场面。
15.排比、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捶安塞腰鼓时的舞姿,使语言表达也像安塞腰鼓一样排山倒海,汹涌澎湃,气势非凡。
16.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
17.鼓声去掉了观众的一切杂念,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共鸣,使他们陶醉了。
18.父母的引导、家庭环境的熏陶。
19.兴趣。
20.没有望子成龙的心态,让孩子自由发展,注意熏陶引导。
21.非常勤奋刻苦。因为他对他的工作非常感兴趣。
22.不成,有很多地方还得靠意志和毅力。
23.(1)事业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兴趣”。(2)父母不要干涉子女自己选择的道路。(3)父母不要太看重子女的学习成绩,而要注意潜移默化,培养他们的兴趣。
24.言之成理即可。
25.(1)争辩 (2)距离 (3)热水 (4)跑
26.(1)孔子 (2)日 (3)李树 (4)王戎
27.(1)两个小孩子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2)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几个小孩一起游玩,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树上结着许多李子。
28.太阳在早晨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
29.答:孔子不能决也。
30.王戎根据那棵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这么多果实,推断出那是一棵苦李树,李子抢来无用。
等次 项 分 目 数 | 一 等 | 二 等 | 三 等 | 四 等 | 五 等 |
40—36分 | 36—28分 | 28—24分 | 24—18分 | 18—0分 | |
语言 45分% | 准确得体。 | 语句通顺。 | 语句基本 通顺。 | 语句不够通 顺,语病较 多。 | 文理不通。 |
内容 35分% | 立意深刻 中心突出。 | 中心明确。 | 中心基本明确。 | 中心不明。 | 偏离题意。 |
结构 15分% | 层次分明, 结构严谨。 | 条理清楚, 结构完整。 | 条理基本清 楚,结构基 本完整。 | 条理不清楚,结构不 完整。 | 没有层次, 结构混乱。 |
书写 5分% | 行款格式正 确,卷面整 洁,字体美 观。 | 行款格式正确,卷面干净,字体端正。 | 行款格式基本正确,卷面一般,字体清楚。 | 行款格式不正确,卷面不干净,错别字较多,字迹潦草。 | 不懂行款格 式,卷面不 干净,字迹 难看,错别 字多。 |
三.作文(40分)(参照下面的作文评分标准评分,对字数与书写应作要求)
作文分项分等评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