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2014-5-11 0:09:41下载本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全卷共四大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亲爱的同学,考试只是老师了解你掌握知识多少的一种方式,请你放松心情,认真、细心答题,相信你定能在这里展示出你的风采。注意哟,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语文基础知识和应用(25)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文是一个(chènɡ)职的好干部,她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同学们的理解和信任。

B.春天让燕子带来她归来的消息,寒风肆(nuè)的冬季收起自己的暗淡色彩渐渐离去。

C.人生的(dànɡ)案由你自己写成,勤勉者记载成功,懒惰者留下悔恨。

D.别看轻了小草,它那幼(nènɡ)的身躯里蕴藏着坚韧和顽强的力量。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清洌的溪水在石逢间缓缓流淌,发出悦耳的声响。

B.小丑滑稽的动作使在场的每一个孩子捧腹大笑。

C.大山突然崩蹋,山下的良田在一瞬间化为乌有。

D.夜暮降临,草丛里小虫们暗哑的歌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她这才恍然大悟

B.李老师总是以理服人,同学们对他所说的话都会随声附和

C.阳光明媚时,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D.一座最完美的花园,应培植各种品种、颜色、大小、贵贱不同的花,让它们各得其所地自由成长。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小明,等等我!我将要马上收拾好书本了。

B.《爱的教育》是一本情感优美流畅,文笔朴素清新的小说。

C.语文与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D.文章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 

5.在下面文段空格处填入文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初秋,如烟似雾的细雨飘飘渺渺地下着,漫步山中小道,那习习凉风、              

                   、       、如琴的溪唱,都给这梦幻般的山野,平添了几分神秘。

A.霏霏雨丝、动听的蛙声,茫茫云雾、清脆的鸟啼

B.茫茫云雾、清脆的鸟啼,霏霏雨丝、动听的蛙声

C.霏霏雨丝、动听的蛙声,清脆的鸟啼、茫茫云雾

D.霏霏雨丝、茫茫云雾,动听的蛙声、清脆的鸟啼

6.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伴随着这一时刻的来临,所有的中国人都记住了一个名字——杨利伟。2003年9月30日, 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的记者王志对杨利伟进行了独家专访。以下为访谈的部分内容:

王志:你们怎么训练的呢?

    杨利伟:我们训练通过了几个阶段。初期做基础理论的培训,主要就是有关航天的、医学的,包括一些知识的科目,像计算机、外语,一些大学的课程也重新学了一遍,这是为后期的专业技术打基础。大概进行了一年多的训练之后,进行专业技术训练,主要是比较系统地学习火箭飞船七大系统的知识,这个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比较新的了。

   王志:原来没有接触过火箭飞船的系统知识吗?

杨利伟:它(做飞行员)完全不同于航空这一套东西,因为从原理上,一个是你在空气、大气里面,一个是在高真空里面,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接下来就是任务训练阶段,针对我们的任务,参加了模拟器等与飞船有直接关系的训练,包括一些心理上的训练,以及“沙漠”生存、失重下的训练工作,另外还要训练吃饭、喝水等。

——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

                            

   对上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杨利伟在升空前只通过了两个训练阶段,即:基础理论的培训和生存训练阶段。

B.基础理论的培训持续了大概一年多的时间。

C.航天员们学习了计算机、外语等知识,还进行了在失重条件下吃饭、喝水的训练。

D.在训练前,专业技术训练的知识对于杨利伟来说是比较新的。

7. 下列各句中,和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向江面的冷雾撒下网,收起乌桕叶似的青鳊鱼的影子。

B.有的被风吹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打湿,沾在船头上。

C.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那街市上陈列的物品,定然是世界上没有的珍奇。

8.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状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颜色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B.《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紧扣住济南是个“温晴”的“宝地”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C.《风筝》一文中,既有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又有他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的深沉感慨。

D.《皇帝的新装》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同时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9.请仿照例句扩写句子。(3分)

例:花儿展开笑颜。

花儿在轻柔的细雨中展开笑颜。

柳条翩翩起舞。

                                         

10.这次半期考试中,你只考了全班第六名,而你的好朋友小林考了第一。你既为自己的好朋友感到高兴,又为自己感到遗憾,你怎样向小林表示祝贺的同时又表明你不服输的心理呢?(3分)

我会说:                                         

                                                   

二、古诗文积累与赏析(20分)

1.默写:(共8分,每空1分)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         ,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         ,志在千里。《龟虽寿》(曹操)

(4)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朱熹)

(5)《次北固山下》(王湾)这首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6)《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这首诗颔联的第二句是           

(7)《咏雪》一文中,主讲人谢太傅给听众出的一道考题是        ?”

2.根据理解填空。(共2分,每空1分)

《西江月》这首词描写的是农村   的清新景色,抒发了词人的   心情。

3.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文后各题。(10分)

陈 太 丘 与 友 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学而思则罔         邑八景一也

A不                  B之

     尊君在                      下车引

儿女讲论文义             幸甚

C与                       D至

陈太丘友期行            日中不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待君久不至,已去。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简答:(4分)

①在本文中“尊君”和“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②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读朱自清《春》的选段,完成各题。(10分)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③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④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⑤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第①句突出花的__ ______特点;本句中与“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相照应的词是    。(2分)

2.第③句中“仿佛”一词不能删去的原因是什么?(2分)

                                             

3.第⑤句里把“野花”比作“眼睛”、“星星”,描绘出野花怎样的情态?(3分)

                                               4.作者描写春花 ,不但抓住特色,而且顺序井然。从文中找出能体现由上到下的描写顺序的词语                  。(3分)

(二)读下列语段,完成各题。(15分)

雪 夜

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房主人说着,向楼上望了一眼。

   “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心他把身体搞坏了。”

“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楼来的。你就别操这份心了。父母的过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头脑负担过重,反而不好。”

“也许你说得对。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我真盼望孩子能顺利地通过这一关。”老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

   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

   “有人来。”

   房主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来。

   “谁啊?”

   “别问是谁。老实点,不许出声!”  

   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你要干什么?”  

   “少废话,快老老实实地进去! 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

   房主人只好转身向屋子里走去。

   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咽了回去。

   “对不起,我是来取钱的。如果识相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们。”陌生人手中的匕首在炭火的映照下,更加寒光闪闪。

   “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你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但请您千万不要到楼上去。”房主人哆哆嗦嗦地说。

   “噢?”陌生人眼睛顿时一亮,露出一股贪婪的神色。

   “不,不,是我儿子在上面学习呢。”房主人慌忙解释。

   “如此说来,我更得小心点。动手之前,必须先把他捆起来。”

   “别,别这样。恳求您别伤害我们的儿子。”

   “滚开!”

   陌生人三步两步窜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两位老人无可奈何,呆呆地站在那里。

   突然,喀嚓一声,随着一声惨叫,一个沉重的物体从楼梯上滚落下来。

   房主人从呆愣中醒了过来,慌忙对老伴儿说:“一定是我们的儿子把这家伙打倒的。快给警察挂电话……”

   很快,警察们赶来了。在楼梯口,警察发现了摔伤了腿躺在那里的陌生人。

   “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害得我一脚踩空。真晦气。”陌生人一副懊丧的样子。

   上楼搜查的警察很快下来了。

   “警长,整个楼上全搜遍了,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可房主人明明在电话中说是他儿子打倒强盗的,是不是房主人神经不正常? ……“不是的。他们惟一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死了。可他们始终不愿意承认这一事实。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

    谁也没有再说话。屋里也很静,屋外也很静。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

  

1.文章叙述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故事的主人公是 ­­___ _      ___。(3分)

  2.文章第一自然段采用什么描写手法?它有何作用?(3分)

                                                   

                                                   

                                                     

  3.文章对歹徒着墨并不多,然而他的“匕首”却前后出现了三次。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歹徒为什么执意要上楼?(2分)

                                                   

                                                 

  4.老夫妇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就死了,可是他们始终不愿意承认这一事实。其原因是什么?(3分)

                                                   

  5.老夫妇失去儿数年却不愿意承认事实,如果你是他们的好朋友或邻居,你将怎样去帮助他们?(4分)

                                                          

                                                                                                          

                                                    

四、作文。(30分)

人的一生,要跟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告别。同学离散,友人远去,我们不得不依依惜别;童年美好,我们还是要跟她轻轻道别……在生活中,我们还要跟烦恼、软弱、不良习惯等等告别。在告别中,我们不断成长,走向成熟。

请以“告别”或“告别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如果你以“告别    ”为题目,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要求:

(1)要有真情实感。

(2)文面整洁。

(3)不少于500字。

重庆市育才中学初2006级初一(上)语文期末考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亲爱的同学,考试只是老师了解你掌握知识多少的一种方式,请你放松心情,认真、细心答题,相信你定能在这里展示出你的风采。注意哟,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语文基础知识和应用(25)

  1、(  )(3分) 2、(  )(3分)  3、(  )(3分)4、(  )(2分)

 5、(  )(2分) 6、(  )(2分) 7、(  )(2分)8、(  )(2分)

 9、                            (3分)

 10、                               

                              (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赏析(20分)

1.默写:(共8分,每空1分)

(1)             (2)          

(3)             (4)         

(5)                         

(6)             (7)         

2.根据理解填空。(共2分,每空1分)                

3.(10分) (1)(  )(2分)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3)简答:(4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读朱自清《春》的选段,完成各题。(10分)

 1.___    ___ ;       。(2分)

2.(2分)                                 

                                   

3.(3分)            

4.                     。(3分)

(二)读下列语段,完成各题。(15分)

1.         ,                   ,

­­  ____      __     _。(3分)

  2.(3分)                                               

                                                   

                                                     

  3.(2分)                                                 

                                                 

  4.(3分)                                                 

  5.(4分)                                                        

                                  

                                                                                         

四、作文                                                   

重庆市育才中学初2006级初一(上)语文期末考试题

案:

一、1.C  2.B  3.B  4.C  5.D  6.A  7.C  8.A

9.例:柳条在温柔的春风中翩翩起舞。

10.要点:①要真诚地向小林表示祝贺;②表示自己要继续努力的决心。

二、1 .(1)明察秋毫   (2)有朋自远方来  (3)老骥伏枥 

(4)为有源头活水来 (5)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6)谁家新燕啄春泥 (7)白雪纷纷何所似 

 2.夏夜 闲适  

 3.(1)C

 (2)①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②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或“跟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3)①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② 言之成理均可。

三、(一)1.繁茂(或花开得热烈);赶趟儿。  2.这句话是从闻到花的甜味联想到果实累累,是虚写。如果删去“仿佛”,就变成春天的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不符合实际,也没有丰富想象的意味了。

3.描绘出野花在阳光的照耀和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摆动的情态。 4.树上、花下、遍地。

(二)1.冬夜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   房主人和老伴。

 2.景物(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的颜色和情态,烘托了一个幽静而美丽的夜晚。   3.为了刻画陌生人凶残的嘴脸,他以为楼上有更贵重的东西(或他贪婪)  4.因为他们深深的爱着他们的儿子,儿子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5.略。

 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