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七年级(下)语文竞赛试题卷

2014-5-11 0:09:42下载本试卷

文本框: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_______文本框: 密文本框: 封文本框: 线七年级(下)语文竞赛试题卷

题号

附加题

总分

(一)

(二)

考生注意:①本卷满分120分,另有附加题1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②请在答卷前填写班级,姓名等。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用正楷字默写(8分)

  (1) 江山代有才人出,              。《论诗》(1分)

  (2)            ,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1分)

  (3)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1分)

(4)我们要表示“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之意的时候,可以用来源于《木兰诗》的一个成语          来表达。(1分)

  (5)默写吴均《山中杂诗》。(4分)

                ,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第2至4题。

  事实上,对于我们的感觉能力来说,(A)五官即使不愧为大功臣,但绝对不能被封为君王!这至高无上的称号,应当留给大脑。在五官废寝忘食地sōují ( )外界信息的同时,大脑的神经细胞更为忙碌,它们通过横向连接和反馈的回路,飞速地传递有用的信息,(B)它们无时无刻在进行着错综复杂的计算。大脑fùyǚ( )我感官多彩的性质和多种多样的本领,它所发挥的作用,没有谁能够比得上它。所有这些,科学家们还只是刚刚开始破解。

2、请根据拼音在括号处填入恰当的词语。(2分)

  sōují(       )    fùyǚ(       )

3、“它所发挥的作用,没有谁能够比得上它。”这句话中划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用一个成语来表述,这个成语可以是            (2分)

4、文中划横线的A、B两个句子均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

  A句改为:                               

  B句改为:                               

5、语言综合运用: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有位主人请客,约定时间就要到了,但只来了三个客人。主人很着急,便自言自语道:“怎么回事,该到的都没有到。”三位客人一听此言,很不高兴,便各自找借口走了。尔后,其他客人陆陆续续到齐了,但不见前三位客人返回,于是主人伤感地对客人们说:“不该走的又走了”结果,客人们在宴席开始不久,纷纷找借口告辞了。主人感到非常地尴尬。

(1)为什么先到的和后到的客人都纷纷提前告辞?(35字以内)

                                       

                                        

(2)如果你是主人,该怎么说,才能把客人留住?

对先来的客人说:                                 

                                   (30字以内)

对后来的客人说:                           (15字以内)

6、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2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告诉我们要谦虚;

一群蚂蚁抬走面包,那是在告诉我们要齐心协力;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7、《伤仲永》的作者       。这篇文章除了借事说理之外,还运用了叙议结合和前后       的手法,突出了方仲永变为       的不幸结局,令人警醒。(3分)

8、下列句子停顿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B.其父利/其然也。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忽/啼求之。

9、下列名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借旁近与之  B.卒为众人际  C.于舅家见  D.传一乡秀才观

10、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请在文段中用曲线标出来。(2分)

11、文段中的“受之天”和“受于人”分别指什么?(2分)

“受之天”指            ;“受于人”指          

1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13、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2分)

                                         

                                          

三、现代文阅读(33分)

(一)(11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蝴珠cuán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甚要好得远。

1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汉字。(2分)

(   )   cuán(    )成

15、百草园的自然丰富多彩,作者是抓住景物的                    和滋味这四个特征来写的。(3分)

16、从“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来看本段的写景顺序是(   )(2分)

A.从静景描写到动景描写。        B.从概括全景到突出局部。

C.从美丽的植物到可爱的动物。      D.从近的景物到远的景物。

17、文章连用两个“不必说”意在说明(    )(2分)

A.开头所写的景物不是主要的,“单是”后面所写的景物是最主要的。

B.这是用欲扬先抑的写法,着重衬托所写的景物。

C.这种撇开的手法,先对园中的景物作粗线条的勾画,为下文具体描写“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作铺垫。

D.这里运用排比,写出百草园中最主要的景色及其迷人程度。

18、详写园中“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特别是详写何首乌,其作用是表现儿童的

             心理和对           的热爱。(2分)

(二)有什么比捉迷藏更好玩(16分)

每天中午吃过午饭,总有孩子的(xī)闹欢笑声在隔壁院子里响起。那是我的新邻居索尼亚,在同她的三个孩子玩着捉迷藏的游戏。我有午休的习惯,他们欢呼的声音,每每将我从美梦中惊醒。有时,我也会好奇地将头伸出院墙进行观看。

索尼亚正在给其中大一点的女孩蒙眼睛,她一边系纱巾,一边喊:“杰瑞、迈克,你们都藏好了没有?”两个小男孩的声音就从院子的另一头传来:“我们都准备好了。”索尼亚又小声地叮嘱身边这个女孩:“琳达,你可不准偷看哦!”琳达脆生生地回答:“妈妈,我没有偷看。”

索尼亚将琳达轻轻地往前一推,说:“好啦,你现在就去抓住那两个小家伙吧!”琳达小心地迈开步子,抬起双手,摸索着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索尼亚则远远地站在后面进行指挥:“琳达,小心!那里是台阶。注意!你的左边是公路,右边是商场,再过去就是电影院了,前边左转,很好,你已经到学校了。现在,杰瑞站在公路边上,迈克蹲在商场附近。琳达,你只要往后一点就可以捉住他们了。”琳达转身,果然就捉住了迈克,很快又捉住了杰瑞。这时,院子里就会爆发出巨大的欢笑声。然后,索尼亚又将纱巾蒙住杰瑞,让他去抓琳达和迈克。

文本框: 密文本框: 线文本框: 不文本框: 准文本框: 答文本框: 封文本框: 内文本框: 题我看得吃惊,这样捉迷藏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要知道,那宽(chǎng)的院子里其实空无一物,而索尼亚所说的商场、公路、电影院和学校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出于好奇,也因为他们这样的玩闹,实在是打搅了我的睡眠,我决定去拜访下这位新邻居。我心里盘算着,如果她能答应每天中午都带孩子们去电影院,我很乐意为他们支付电影门票钱。

我敲开了索尼亚的院门,表达了想请孩子们去看电影的意愿。我的眼睛不经意间穿过了索尼亚的肩膀,我看到她身后院子里横七竖八画满了线条,三个孩子在线条构成的奇怪图形里玩得正起劲。

 “哦,看电影?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这是乔克叔叔,他说要请你们去看电影。”索尼亚向孩子们介绍我。尽管看上去索尼亚很热情,但她好像对我的邀请并不感兴趣。趁着孩子们玩得入迷的当儿,她向我眨眼睛,示意我随她走到一边说话。

 她告诉我,这三个孩子是她从孤儿院里领出来的。由于担心邻居的孩子对他们不友好,也怕人们知道孩子的身世后对他们有偏见,她跟先生才决定迁居到此。喏,在这里我们就你一个安静的邻居。她对我笑得友善。她说最近她正在以捉迷藏的方式,教孩子们如何在这个小区里生活,如何独自去上学。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院子里画的原来就是这个小区的地图,而索尼亚所说的那些公路、商场和学校,其实是图画里建筑的称呼。

 “不瞒您说,现在,琳达已经能够独自一人往返于海德学校了。”索尼亚说起来十分骄傲。

 “海德?你的意思是……琳达她是盲童?”我非常吃惊,因为海德是附近一所有名的盲人学校。

 索尼亚点了点头,补充说:“不仅是她,杰瑞与迈克也快要入学了。”她招呼着孩子们过来。三个孩子摸索着慢慢走到她身边,拽着她的手唧唧喳喳地问:“妈妈,妈妈,看电影有捉迷藏好玩吗?”索尼亚对我一笑,说:“这个我们还是请你们的乔克叔叔来回答吧。”

 我突然被一种不知所措的情绪感染,觉得自己很对不起这些孩子。我抚摩着他们的头,看着他们仰望眼神里的无忧无虑,高声说:“当然没有,有什么能比捉迷藏更好玩的呢?”

 当我走出索尼亚院门时,我轻声向索尼亚说:“对不起,我不知道情况是这样的。但我还是想问一个问题:既然孩子们什么也看不见,在捉迷藏的时候,为什么你还要给他们用纱巾蒙上眼睛呢?”

 索尼亚认真地说:“因为他们的心灵永远是明亮的。在母亲的眼里,他们跟常人一样,什么都看得见。”

19、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①(xī)(    )闹  ②宽(chǎng) (    )

20、“我”决定拜访新邻居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                                     

21、“我突然被一种不知所措的情绪感染,觉得自己很对不起这些孩子。”“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3分)

答:                                     

                                        

22、对于孩子们的提问,“我”高声回答:“当然没有,有什么能比捉迷藏更好玩呢?”“我”为什么这样回答?(3分)

答:                                     

文本框: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_______文本框: 密文本框: 封文本框: 线                                       

2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对索尼亚这个人物作一评价。(2分)

答:                                    

24、读了这篇文章,你最想对索尼亚和三个盲童说的—句话分别是什么?(4分)

答:对索尼亚说:                              

                                       

 对三个盲童说: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25、这首哲理小诗是选自       (作者)写的《繁星》,我们曾学过其写的一首诗《       》,用于寄托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在这首诗中,作者主要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中将       比喻为花,把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比喻为花的“芽儿”,把       比喻为培养花的“泪泉”,把自我牺牲比喻为滋润花的“血雨”。(4分)

26、 作者将“现时”与“当初”进行对比,目的是什么?(2分)

                                      

                                       

四、作文(50分)

作文题目:我找回了       (自尊、自信、友谊、母爱……)

要求:1、请补全题目再写作。

2、立意自定、书写工整。

3、叙事具体,描写生动感人,表达真情实感。

4、不少于550字左右。

                                  

以上 500字

以上 600字

文本框: 密文本框: 线文本框: 不文本框: 准文本框: 答文本框: 封文本框: 内文本框: 题

附加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10分)

匡横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勤学(勤奋读书)而无烛    B.邻舍(邻居家)有烛而不逮

C.邑人(城里人)大姓文不识    D.(借)给以书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3、此故事包含着匡衡为读书而做的两件事,一件是               ,一件是             。(2分)

4、本文重点写了匡衡             的精神,文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两个句子是:(4分)

                                     

 

 

 

 

 

 

 

 

 

 

 

 

 

 

 

 

 

 

 

 

七年级(下)语文素质检测试题卷参考答案

一.1、(1)各领风骚数百年(2)正是江南好风景(3)凭君传语报平安(4)扑朔迷离(5)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 搜集   赋予(各1分;要求完整写出词语,错1字该词语不得分)

3、“无与伦比”,或“无出其右”。答“举世无双、天下无敌”之类可得1分。

4、A改为:五官虽不愧为大功臣,但绝对不能被封为君王。(或“五官即使不愧为大功臣,也绝对不能被封为君王。”)

  B改为:它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错综复杂的计算。

5、(1)  由于主人说话指代对象不明确,客人都误以为自己不受欢迎,因此纷纷告辞。
(2)你们按时来,我很高兴,请稍等,其他客人很快就到。

人已基本到齐,我们开始吧。

6、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那是在告诉我们要勤劳;江河日夜不息地奔流,那是在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

7、五安石,对比,众人(庸人或普通人)

8、B  9、B   10、“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

12、人的天资,后天所受的教育

12、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13、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

三.(一)14、qí ;攒。  15、颜色、声音、形状。 16、B 17、C  18、幼稚天真 美丽的大自然

(二)19、①嬉 ②敞    20、①出于好奇。②新邻居的到来打搅了我的午睡。

21、听了索尼亚的介绍,“我”对孩子们的处境非常同情,被索尼亚对孩子们的爱心深深感动,并为自己因不知情而想责怪对方的做法感到惭愧。

22、这样回答,是对不能看电影的盲童的尊重和安慰;对这些盲童而言,捉迷藏不仅是有趣的游戏,而且是在活动中培养其适应生活能力的好方式。

23、索尼亚热爱公益事业,富有责任感,充满爱心和同情心,懂得教育艺术。

24、示例:对索尼亚说:你不是盲童的亲生母亲,但你是世界上最有爱心的母亲。

  对三个盲童说:你们失去了亲人是不幸的,但你们有了索尼亚这样的亲人,又是最幸运的。

(三)25、冰心 纸船

26、人生事业的成功;奋斗的辛劳

27、突出花的成功的来之不易。告诫人们不要去羡慕,而要去奋斗、付出。

附加题:

1、C  邑人:同县人

2、匡衡于是就到他家去做工,但不求报酬。

3、为读书凿壁借光  为读书给人做工不求报酬

4、刻苦读书学习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