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月考试题
说明:全卷共四大题,共5 页,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得分 |
得 分 | |
阅卷人 |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请将下面一首古诗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右边的方格内。(4分)
, | |||||||
。 | |||||||
, | |||||||
。 |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是( )(2分)
A. 油蛉líng 嫉妒jí 脑髓suí 木屐jī
B.丑陋lòu 骊歌lí 相宜yí 宿儒sù
C.花圃pǔ 肿胀zhǒng 博学buó 讪笑shàn
D.污秽 huì 衣襟jīn 怪诞 yán 确凿záo
3、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花圃 懒惰 徘徊 骇人听闻
B. 幽寂 伫立 鉴赏 瞬息万变
C. 轻捷 澜语 书塾 挪动
D. 芦苇 迸出 忧郁 宿儒
4、下列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秋天到了,远远望去,草原上一片枯黄,真是芳草萋萋呀
B. 同学们习作文章时,一定要从实际生活出发,千万不能循序渐进
C. 下课的铃声响过,操场上顿时人声鼎沸
D.大家认为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 )(2分)
A、初升的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
B、谁能否认地球是绕太阳运行的呢?
C、通过老师教育,使我有了新的认识。
D、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
6、仿照下列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2分)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①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
②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
7、语文活动:请你以一个活动主持人的身份,为本学期的以《黄河,母亲河》为主题的活动课写一个开场白。(2分)
开场白:
。
得 分 | |
阅卷人 |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默写。(6分)
(1)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 白《春夜洛城闻笛》)
(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3) ,云从窗里飞。 (吴均《山中杂诗》)
(4) 独坐幽篁里, 。 (王维《竹里馆》)
(5)《木兰诗》中,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共9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于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① 收族: ②宾客:
③扳: ④泯然: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是( )(2分)
A 不能称前时之闻 B 余闻之也久
C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D 邑人奇之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
4、方仲永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
答:
。
得 分 | |
阅卷人 |
三、现代文阅读(共27分)
(-)课内阅读(9分)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记住他们的语言 , 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懂。他讲得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1、 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修辞手法。句子中“监狱”指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钥匙”指的是___ _______ __(2分)
2. “今天我全懂”的原因是( ) (2分)
A. “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 B. 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讲解过。
C. 今天讲得容易 D.“我”的心灵受到震动,思想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3、这段文字分成二层,请用‖标明,并写出各层大意。(2分)
(1)
(2)
4、韩麦尔先生“好像恨不得把自己……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你从“恨不得”和“一下子”可以体会到韩麦尔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课外阅读(10分)
18英里的惩罚
我成长在西班牙南部一个叫伊斯蒂普纳的小社区里。16岁那年的一个早上,父亲说我可以开车载他到一个叫米加斯的村庄,大概18英里之外的一个地方,然后我需要把车开到附近的一个加油站去加油。那时候我刚刚学会开车,并且我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可以用车,所以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我开车把父亲送到了米加斯,说好下午4点来接他,然后我去了附近的一个加油站,把车放在了那里。因为我还有好几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我决定去加油站附近的一家电影院看电影。然而,我完全沉浸在影片的情节之中了,以至于忘记了时间。当最后一部影片结束的时候,我看了看手表,下午6点,我迟了整整两个小时!
我想父亲如果知道我一直在看电影的话一定会非常生气,他肯定不会再让我开车了。我决定告诉他车出了一些毛病,需要修理,可是他们花了太长的时间。然后,我把车开到了我们约定的地点,父亲正坐在一个角落里耐心地等待着。我首先为我的迟到道了歉,再告诉他我本来想尽可能快地过来的,但是这辆车的一些主要部件出了毛病。我将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他看我的眼神。
“对于你认为你必须对我撒谎这一点,我感到非常失望,杰森。”
“噢,你说什么呀?我讲的全都是实话。”
父亲又一次看了我一眼。“当你没有按时出现的时候,我就打电话给加油站问是否出了什么问题,他们告诉我你一直没有过去取车。所以,你瞧,我知道车根本没有任何毛病。”一阵负罪感顿时袭遍了我的全身,我无力地承认了我去看电影的事实以及迟到的真正原因。父亲专心听着,一阵悲凉掠过他的脸庞。
“我很生气,不是对你,而是对我自己。你看,我已经认识到我作为一个父亲其实是很失败的,如果这么多年你仍然感觉你必须对我撒谎的话。我很失败是因为我养了一个甚至不能跟他父亲说真话的儿子。我现在要走回家去,并对我这些年做错的一些事情进行谴责。”
“但是父亲,从这儿回家有整整18英里。天已经黑了,你不能走回去。”
我的抗议,我的道歉,以及我的后来所有的语言都是徒劳的。我不得不让父亲走在车外,并将要学到我生命中最痛苦的一课。父亲开始沿着尘土弥漫的道路行走。我一路上都在祈祷,告诉他我是多么难过和抱歉,但是他根本不理睬我,继续沉默着,思索着,脸上写满了痛苦。整整18英里的行程,我一直跟着他,时速大约为每小时5英里。
看着父亲遭受如此肉体上和情感上的双重痛苦,是我所面对过的最令人难过和疼痛的经历。然而,它同样是生命中最成功的一课。自此,我再也没有对父亲说过慌。
1、“我”当时产生“负罪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摘录出文中能够反映出父亲当时心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父亲在尘土弥漫道路上行走的情景。(2分)
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的性格特点。(2分)
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不得不让父亲走在车外,并将学到我生命中最痛苦的一课”,为什么“我”说是“最痛苦的一课”?为什么在文章结尾处,“我” 又说它是生命中最成功的一课?(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每逢山溪水涨,他就守候在溪边,把他的学生一个一个背过小溪。惊悸的浊浪,滑溜溜的卵石,使他名声远播,某报撰文颂曰:《人桥》!
不久,他被提升为文教办主任。
接替他的,是一个娇小的姑娘。姑娘没有勇气涉过小溪,更谈不上背孩子渡水,于是一到雨天黄昏,对岸就排着一支家长的队伍,一律裤腿高挽。
姑娘开始了奔波。她给文教办写信,向教育局长报告,跟乡长争吵,掏出自己的工资带头集资……不久,小溪上架起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桥。孩子们可以顺顺畅畅上学了。
姑娘至今还在山村小学,教着四年级的50名学生。
1.请你给短文拟一个标题。(2分)
答:_____________
2.短文中两个人物做的同一件事是什么?各自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问题?(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两个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删掉短文末段行不行?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 分 | |
阅卷人 |
四、 写作(40 分)
两题任选一题
题目一:美丽的心灵
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是自然之美;忧国忧民,兴利除弊,是社会之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是艺术之美;诚实守信,善良宽厚,无私奉献是人性之美,是心灵之美。人们身上还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体现了他们的心灵之美。成长中的你,一定在人生的旅途中,感受过身边的人,他们身上的人性之光,他们美好的心灵,一定使你的心,受到过强烈的震撼。请你以“美丽的心灵”为题,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题目二:我的好______
要求:在横线上加上恰当的词语,补足题目,写一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初一语文月考试题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略 2.B 3、C 4. C 5、B
6.略 7、略
二、古诗文阅读(一)默写 略
(二)1、略 2、A
3、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4、(1)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努力有关。(2)不管天资有多好,都要重视后天的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意思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
(一)1.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法国语言;
2.D 3.①②③‖④⑤⑥⑦
4.是一个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热爱祖国的教师。(意思对即可)
(二)18英里的惩罚
1、原因是 答:“我”的粗心和父亲的关心所形成的落差深深地刺痛了“我”,
2、能够反映出父亲当时心情的句子是“父亲专心地听着,一阵悲凉掠过他的脸庞”,“他根本不理睬我,继续沉默着,思索着,脸上写满了痛苦。
3、父亲车灯照着尘土弥漫的道路,父亲被裹在那团昏黄的光里,他努力使自己走得快一些,再快些,……
4、父亲的性格特点:严于律己,严格教子,有责任感。
5、“我”亲眼看着父亲遭受肉体上和情感上地双重痛苦,“我”也因撒谎而饱受煎熬,这比肉体上的惩罚更为痛苦。
父亲用自虐的的方法教育我,使我再也没有对他说过慌。这心灵上的震撼,带来的教育和深远影响,使最成功的,令“我“终身受益。
(三)1、桥。 2、同一件事是帮助学生过河。“他”用“背学生”的方法,姑娘用“想方法架设桥”的方法。 3、略。(不论选择谁,只要言之成理都可酌情给分,但二这是由差别的:一个是采用了“老黄牛”式的笨办法,另一个是选择了科学的新举措。前者陈旧落后,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后者开拓创新,能够顺应今天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姑娘理应成为首选人物。 4、不行!这一段交代了姑娘的结局,它与第二段构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借此含蓄地讽刺和批判了某些基层领导的陈旧人才观及官僚作风。另外,删掉着一段话后,全文在结构上也欠完整。(意思对即可)
四 、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