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期中测试卷2

2014-5-11 0:09:42下载本试卷

初中语文七年级()期中测试卷

  一、语言积累·运用(25分)
  1、经过七年级一个半学期的语文学习,你的字一定写得更漂亮了吧,请你请将下面一段话,写在下面的方格中。(注意:此题书写文字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后面的答题文字都要认真书写。)(5分)
  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受嘲笑、受打击。但他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高尚的白天鹅。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彷(pánɡ) 补(jiào) 哽(yàn)  石(pán)

B.重(hé)  深(suì) 归(xǐnɡ) 不 (dān)

C.痛(chì)  步 (duó) 气 (fēn)  祷(qí)

D.古(ɡènɡ) 鸣(háo) 意(qiè )  然(mò )

  3、作家作品。指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2分)

A.法国作家莫泊桑,他的代表作有 《 项链 》 、《 羊脂球 》等,他被称为长篇小说巨匠,。

B.《社戏》的作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 呐喊》、《彷徨》、《 朝花夕拾 》等。

C.《邓稼先》一文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写的一篇人物传记,杨振宁曾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D.《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作家都德。

4、积累名篇佳句、成语,可以提高文学修养。请按要求填空。(12分)
 (1)《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及其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均的《山中杂诗》中通过写鸟儿和云彩,来描写山中有趣生活的诗句是:                      

(3)独坐幽篁里,          。(王维 《竹里馆》)

(4)韦应物《滁州西涧》 “                     。”两句真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5)、士别三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峨嵋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嵋山月歌》)

(7)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8)请写出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两句:                  
  5、请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横线,并说说理由。(2分)
  ⑴把中原大地______(劈、分 )成南北两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那田垄里______(埋葬、飘荡 )过我的欢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口语交际。(2分)
  上课铃声响了,某同学还慢吞吞地往教室走,进教室之后,依然不紧不慢地走到座位上,此时老师笑着对大家说:“xx同学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上次他在楼道里乱追乱窜,老师批评了他,你看他现在稳重多了,连打了上课铃,依旧沉得住气,都不快走两步。“教室里爆发出大声哄笑。
  读了这段文字,你认为老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说?
  ⑴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你说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分析(45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9--13题。(11分)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象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象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7、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是小小的大人”一句是否前后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9、“爸爸的花儿落了”有着怎样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0、根据当时的情况,你觉得“我”去了医院,该对妈妈说些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18题。(12分)
   在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民窟里,一个男孩非常喜欢足球,可是又买不起,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拣来的椰子壳。他在巷口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有一天,当他在一个干涸的水塘里猛踢一只猪膀胱时,被一位足球教练看见了,他发现这孩子踢得很是那么回事,就送给他一个足球。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卖劲了,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远处随意摆放的一只水桶里。
   圣诞节到了,男孩的妈妈说:“我们没有钱买圣诞礼物送给我们的恩人,就为我们的恩人祈祷吧。”
   小男孩跟妈妈祷告完毕,向妈妈要了一只铲子跑了出去,他来到一处别墅前的花圃里,开始挖坑。就在他快挖好的时候,从别墅里走出一个人来,问小孩在干什么,小男孩抬起满是汗珠的脸蛋,说:“教练,圣诞节到了,我没有礼物送给您,我愿给您的圣诞树挖一个树坑。”教练把小男孩从树坑里拉上来,说: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礼物,明天你到我的训练场去吧。
   三年后,这位17岁的男孩在第六届足球世界杯上独进21球,为巴西第一次捧回金杯。一个原来不为世人所知的名字----贝利,随之传遍世界。
   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
  11、本文最后一段说的“爱心”,在文中具体体现哪三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划线处说的“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礼物”指什么?(2分)
 
  13、本文最后才交代男孩的名字,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怎样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怎样才能成为天才?请写出一句有关成才的名言警句。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当一位记者问贝利:在你所进的球中最满意的进球是哪一个时,贝利答到“下一个”。你从中读出了什么?(2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①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②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③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④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6、给文中黑体加点字注音。(2分)

   间 (   )   许许(   ) 

17、下面句子读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8、下列加点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即使)人有百手      B、几欲先(逃跑)

C、但当涉猎,往事耳(了解) D、泯然人矣(群众)

19、下面与句中“中间力拉崩倒声” “之”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学而时习之  B.撤屏视之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于厅事之东北角
2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21、按要求摘出原句:(2分)
(1)、第③段中对声音作概括描写的句子:                               

(2)、第③中文议论的句子:                                  

(四)(9分)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1)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2)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宋学士文集》)
  (1)曷:通“何”,为什么。 (2)策:书本
 
  22. 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3分)
  ①暮      ②父怒挞      ③
 

23.翻译下列句子。(4分)
  听已,辄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2分)
 
  三、写作实践·体验(50分)
  25、“当吹完生日蜡烛时,我想许个愿,许什么愿好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请以《我想许个愿》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500字左右。
 
  26、 在美国作家狄斯尼写的《勇气》中,美国伞兵因智慧而产生勇气,法国妇女由信仰而产生勇气。在现实生活中,吃生鱼是一种勇气;大胆亮出自己的不同的观点是一种勇气;揭露别人或自己的疤恨是一种勇气;敢于斗歹徒是一种勇气……勇气常闪亮在你不经意的方方面面。请以"勇气"为话题作文。
  提示和要求:
  (1)可以选择你最擅长的一种文体,写你最熟悉内容,表达真情实感。
  (2)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3)不少于500字。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期中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 语言积累·运用
  1略
  2、c  3、c  4略
  5、⑴“劈”能显示出黄河雄伟的气势和磅礴的力量。⑵用“埋葬”多了一份沉重和悲愤的感觉。
  6、⑴批评那位同学松懈拖沓,上课了不按时进教室⑵说话要体现亲切平和,讲清事理,避免讽刺挖苦。
  二、 阅读理解·分析
  7、反复;突出了我的焦急心情。8、不矛盾,“小小”是从年龄上讲的,而爸爸去世的噩耗使我突然成熟了起来。9、既指夹竹桃的败落,又指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10、略,开放性题目
  11、 小贝利喜爱足球,教练关爱小贝利 小贝利挖树坑回报教练12、 指圣诞节小贝利给教练的圣诞树坑和他对教练的回报之心。 13、 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14、成才者要富有爱心。那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 鲁迅 天才的作品是用眼泪灌溉的。 —— 巴尔扎克15、 一种进取精神,不知满足,不自满,永远追求更高的目标
 16、 略     17、A 18、D  19、D 20、客人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21、(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2) 虽有人……一处也。

 22、①归来;②代词,代王冕;③拿 23、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24、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