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2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躯壳( ) 骸( )骨 静谧( ) 莽莽榛榛( )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崩tā() yīn( )哑 hài()人听闻 苦心孤yì()
3、按课文填空(5分)
①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②莫言下岭便无难,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④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⑤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咏雪》)
4、文学常识(4分)
①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该书的作者是 ______(国籍)昆虫学家 (人名),本册课文《 》选自该书。
②《山市》选自 (朝代)文学家 (人名)写的《 》。
③“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句话出自 (人名)写的《风筝》一文,该文选自《 》。
5、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请在你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3分)
书 名 | 作 者 | 名著中印象最深的人物 |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
6、仿句续写(4分)
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 ;钱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 ; ,
; , 。
二、现代文阅读
(一)(15分)
父 亲
我有一位慈祥而沉默的父亲,他的工作非常特殊,不是商人,更不是公务员,而是从事音乐工作——餐厅的小号手。
父亲有一双大而亮的眼睛,但是我有几次看到他的眼睛布满了血丝,心里想着:他为了工作、为了赚钱而损害了眼睛。父亲的嘴巴更是特别,本来他的上唇就稍突,现在就更是突起了,这是可想而知的。小号是用嘴吹的,而父亲吹小号的历史已有二十几年了,嘴唇怎能不突起呢?①每次看到父亲的上唇,心里总是有说不出的感激,因为父亲是靠嘴巴赚钱来抚养我们五个孩子的。
②父亲工作的时间是晚上,半夜才下班。并且,一年中没有半个假日,而他却毫无怨言地工作。我知道父亲心里在想:多赚一点钱来抚养孩子,再辛苦也无所谓。
我一直认为父亲的工作是神圣的,这超过那些商人、公务员。因为在这现代工业社会中,忙碌之余,也该有时间来轻松一下筋骨,享受音乐是可见功效的。父亲是一位演奏者,奏出美妙的音乐让大家欣赏,使大家抛开烦恼,消除疲劳,你能说这不是一种神圣的工作吗?
父亲的音乐造诣很深。他曾说:“这个世界如果没有音乐,不知会变成怎样。”父亲平时管教我们并不很严,由于他的沉默,造成了与我们的隔阂,③但是我们仍可以感受到他的感情。
④父亲每天如此上班,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他为了我们,额上增添了皱纹,两鬓变成斑白,他燃烧自己,照亮儿女,是最伟大的父亲。
7、从文中选出两个概括父亲的性格特点的词语。(2分)
8、文中描写父亲的外貌,主要抓住哪一个特征?为什么要突出这一特征?(3分)
9、阅读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按顺序回答问题。
①“我”感激的原因是( )(2分)
A、父亲吹了二十几年的小号,上唇都突起了。
B、父亲工作很辛苦,以至上嘴唇都突起了。
C、父亲靠嘴巴赚钱来抚养我们五个孩子,实在不容易。
②这段叙述,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③文中的“感情”应理解为( )(2分)
A、对“我们”的教导
B、对“我们”的爱
C、对“我们”的严厉态度
④“千篇一律”突出了父亲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找出文中点明中心的语句。(2分)
(二)(15分)
跟托尔斯泰学积累
托尔斯泰妻子的妹妹塔吉娜,每年总带一家人来姐姐家的庄园避暑。塔吉娜见托尔斯泰总拿个本子写着什么,不解地问:“你往小本子上写些什么东西?” 托尔斯泰_ _①_ __说:“记的就是你们。”“我们有什么可记的呢?” 托尔斯泰耸耸肩, ② 回答:“这就是我的事情了,真实总是有趣的。你认为你在我这儿是白住的吗?我把你们的行动全都记下来了。”这就是从不离开笔记本的托尔斯泰。他在家里,散步的路上,和客人喝茶聊天,在孩子们中间……总之,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 ③ 注视着一切,观察着、记录着一切有意义有趣味的东西,为自己的创作提炼了思想,积累了素材。
由此看来,学会积累并不难,只要我们像托尔斯泰那样,平时注意眼到、耳到、口到、手到、脑到,那么,看似平淡的生活将变得丰富多彩。可以说,联系生活、思考生活、积累生活的语文学习并不是什么负担,而是快乐的享受。
(注: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1、下列短语的序号选择填写到文中横线上的依次为① ② ③ 。(3分)
A、眨眨眼 B、睁大敏锐、富有洞察力的眼睛 C、风趣地
12、说说画线句中人物之间的关系。(2分)
塔吉娜是托尔斯泰妻子的妹妹,托尔斯泰是塔吉娜的 。
13、托尔斯泰说的“记的就是你们”一句话的含义,可用下文中的哪一句作解释?
(2分)
14、在箭头之后连锁写出托尔斯泰“从不离开笔记本”的目的。(4分)
从不离开笔记本→ → 。
15、“像托尔斯泰那样”,这里的“那样”指代什么?(2分)
16、文中说“平时注意眼到、耳到、口到、手到、脑到,那么,看似平淡的生活将变得丰富多彩。”你怎么理解这“五到”的含义?请仿照例句任选一“到”作出确切的解释。(2分)
例句:“眼到”就是对现实生活及周围的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
三、文言文阅读
(一)(10分)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
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7、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分)
①亡而入胡( )
②人皆吊之( ) ③居数月( )
④将胡骏马而归( ) ⑤家富良马( )
⑥死者十九(
)
18、翻译句子(2分)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19、本则寓言的寓意是 。(2分)
(二)(10分)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
20、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乃令曰(于是、就) B、失汲道(取水)
C、士卒闻之(这里指梅子) D、乘此得及前源(到达、赶到)
21、翻译句子(4分)
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22、出自上文故事的成语“ ”,与另一句成语“画饼充饥”含义相仿,都比喻 。(4分)
四、作文(30分)
初中生往往充满奇思妙想,试以“我好想____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再看一眼”或“美梦成真”、“当一名作家”、“飞上月球”等;
|
(3)数字600字左右。
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qiào hái mì zhēn
2. 塌 喑 骇 诣
3.①问渠那得清如许 ②赚得行人空喜欢 ③似曾相识燕归来
④隔江犹唱后庭花 ⑤未若柳絮因风起
4.①法国 法布尔 《绿色蝈蝈》
②清代 蒲松龄 《聊斋志异》
③鲁迅 《野草》
5.略
6.前者是具体的,后者是抽象的,两者有联系。
二、现代文阅读
7.慈祥 沉默
8.抓住“上嘴唇突起”这一特征。这形象地告诉读者父亲所从事的职业。
9.①C
②为儿女不怕辛劳、忙碌,甘愿奉献一切的父亲。
③B
④简单、单调
10.“他燃烧自己,照亮女儿,是最伟大的父亲”。
11.①A ②C ③B
12.姐夫
13.“我把你们的行动全都记下来了。”
14.记录着一切有意义有趣味的东西→为自己的创作提炼思想,积累了素材
15.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记录和积累。(意思相近也可)
16.略
三、文言文阅读
17.①逃跑 ②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③经过
④带领 ⑤多 ⑥ 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18.他的父亲(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
19.祸福在一定条件不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们要正确对待祸与福。
20.C
21.前方有一大片梅林子,结着很多果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22.望梅止渴 ; 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